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282|回复: 6

延伸书法寻找空间---略论刻字艺术的舒展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略论刻字艺术的舒展空间
延伸书法寻找空间
盛欣夫 2003-3-22
  中国刻字,应该寻找自己的位置。有着几千年历史,并且曾经辉煌过的中国刻字艺术,由于实用等原因,走入了低潮。然面对日本等国的现代刻字的兴起,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装饰,就感到压抑或挺不起腰来,这是没有理由的。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挺起腰来,能不能超越人家,超越自我,如何寻找问题,发挥优势,重振民族精神,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时代特色,在传统与现代间求生存、求发展。
    一、寻根问底
    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可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再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走,可以少走弯路。
    纵观中国的刻字史,无论从殷商甲骨、两周、金文,还是秦简汉碑,明清联额,都有它的时代功能。这个时代功能,包含着实用与艺术两个层面,首先为实用,如甲骨文,祖先们为了占卜、祭祀、记事等,把象形文字刻于甲骨上。商周的金文,由于那时时行铸造青铜器,如钟、鼎、盘、盂等,把祭文、记事等铸于青铜器上,造成自然天成的实用(艺术)器具。秦代著书于简,把文章刻于竹简之上,卷成一卷一卷,书读五车,就是指简椟。汉魏盛行树碑立传,宋元以降,考究于殿堂,尤其明清建庙筑宇,自然少不了中国书法这门艺术的实用与装饰功能。楹联、匾额,金碧辉煌。逐步由实用转到了审美为主的艺术上来了。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那么合情合理。使中国的刻字艺术达到了一个辉煌期。自民国开始,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冷落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三十多年里,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原因,很少有人去从事这门艺术,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自日本的一股风,吹醒了沉睡的中国刻字。书坛的年青人,面对的是日本模式的现代刻字。日本人很聪明,把我们的汉文化移过去,加进自己的现代技术,确有它的装饰作用。我们看到日本人用他们的刻字作品来装饰居室、书斋,刻字与书画作品一样参加展览。我国的从艺人员也动起手来,然而按日本的样式去模仿、去创作,这自然不如人家。因为他们的设备先进,他们的工艺精湛,看起来富丽堂皇,这是他们的长处。然我们也有长处,我们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我们有成熟的书法艺术。日本的书法本来就是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真正的根在我们这里,他们在某些地方先进,不等于我们不如他们,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修正现在的刻字态势,确立刻字艺术应有的地位,使之逐步成熟起来。
    二、构筑优势
    现在,人家好的东西摆到了你面前,你不承认也不行,问题是如何面对现实,把这事实当作动力,人家来推了,你还是原地踏步,那将不可救药了。当然也不要手忙脚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自己的优势,从而把优势做大,去覆盖、去改造劣势。不是也有人扬言,将来中国书法要向日本人学习,这么二十多年下来,在强大的中国书法阵容面前,谁还敢讲这大话。那话,反而激发了我们中国的学子,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奋斗,使我们的队伍更成熟、更壮大起来。使我们的书法家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战斗力。这里除了书法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还更主要的是靠一种精神,一种民族自尊。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世界各国,向我们学中国书法,这是好事,人家要来比超你也是好事,问题是你是否甘心情愿地让他们超上前去。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与市场经济一样,是很残酷的,你只要一放松,人家就上去了,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落后了,所以我们要自信、自强、自尊。我们有七千年文化积淀,这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根,也就是我们的优势。只要发挥得好,将有无穷的潜能。在刻字领域里,更能体现我们的优势,无论在书法上,在刻字上,在章法上,我们都能显现优势,这是人家望尘莫及的,因为这不仅是功夫问题,还有文化积淀问题。就是装饰、创新等方面,只要我们努力,只要能与作品协调,与时代合拍,并能借鉴外来的好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定能完善自我,使自己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
    三、与时俱进
    时代在飞速发展,文化应适应时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早为我们文化事业指明了方向。刻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与社会、与生活、与人民大众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合拍。这要从两个方面讲,一是其作品要有时代性,二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所谓时代性,应该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但不能去抄日本、韩国的形式,他们好的东西只能借鉴,不能硬搬。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内涵。而社会的认可,就是大家欣赏你,虽然现在有艺术品画与商品画之分,然真正的纯艺术是没有的,大师的作品也可搬到市场,国内外都是如此。我是要说,社会认可,是否有市场,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也未尝不可,起码是一个方面。在这两个层面上,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那就是辽宁的崔志安先生,他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时代的特色,既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内
    涵,又有强大的时代冲击力,可以说在国内,他是数最成功的刻字作者之一,国外作者更是不可比拟的。1999年韩国汉城的第四届国际刻字展上,他的作品可以说鹤立鸡群,众国的行家们都为之折服。所以他有市场。这次去辽宁目睹了现状,一万元一平米,供不应求。虽然这价与名家比起来并不高,但在老百姓囊中不是很鼓的时候,拿出这个价来很不容易的了。他的作品还以国礼送到好多国家,受到国际友人喜爱。事实证明,中国刻字是有希望的,是能发展的,是有很大的潜在力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做,能否像辽宁崔志安那样投入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表达出来,并以刻字艺术为载体予以阐述。这确是难的,但事实证明能达到的。
    四、弘扬书法
    要使刻字艺术发展,首先要做强自己。要做强,按老模式不行,按人家模式更不行,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找到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书法的传统优势,既是刻字,就不能离开书法,这是一个母体,与书法不能离开文字一样,一旦离开书法就不是刻字了,所以不但不能离开书法,而且要弘扬书法,刻字是书法的继续,是书法的延伸,只有延伸书法,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生命,以刻字的特有样式予发挥、予表现、予弘扬。刻字才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先要练好书法功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传统,驾驭传统,传统是博大精深,不仅是写好几个字。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内在的文化内涵,所以得钻进去,下苦功夫,日积月累。但不能下死功夫,天赋加勤奋,传统加现代。需要传统的学养,创造性的思想,开拓性的精神,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思维方式和广博的审美意识,只是这样,才能担当起当今刻字这重任,才能把刻字艺术从低潮推向一定的水平面,才能真正地做强自己,重振中国刻字的雄风。
    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把自己做强了,做精了,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就会感到有奔头了。崔志安就是走的这条路,他的传统功底相当深,字写得相当好,再根据他的字加入时代特性,无论是色彩、章法、刻法、选料上都有新意,都有个性,而又不失传统。让人家一看,是中国的,是高层次的艺术品,而不是粗制滥造的。
    从几届全国刻字展看,趋势很好,大家都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往弘扬书法、延伸书法的方面发展。三届刻字展好于一、二届,四届比三届更好,作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些作品确实很不错,如吕如雄的《不二法门》,作者赋予了一种意境;王志安的作品具有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张伟的《四重奏》有一种强力的动感;钟显金的作品《大肚纯容》寓寄予一种意象;吕燮强的《万壑争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王军杰的《透视经典》是延伸书法的典型。纵观这些现象,都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当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在三届刻字展中,太重形式,有的像油画,太阳月亮,五颜六色,太俗。还有错字、别字等错误的存在,当然这并非大事,但从创作态度讲,是不允许的,最主要的是把握方向,如何发展。
    从上述论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刻字的发展是有希望的,潜能是无限的。困难虽然不少,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是能克服的,所以担子是重的,任务是艰巨的,只要我们创建自己的特色,找到自己的位置,把传统扩展,把书法延伸,如主题性刻字、传统型刻字等多种形式共存。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原则,中国刻字或叫现代刻字,这“字”就是原则,所以任何形式不能离开这“字”,这书法,所以只能弘扬书法,延伸书法才能使刻字艺术得到发展,得到弘扬,得到延伸。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艺术源远流长,从做学问,从做艺术,要传统,要资料,要借鉴那到处有,俯拾皆是。但正因为太多,她的积淀也就太高或太深了。如要在这传统文化上发展就非易事。但前面已经论证,只要我们努力,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发展,是肯定的,只要我们沉得下去,钻得进去,中国的现代刻字定能走出低谷,定能再造辉煌。

发表于 2003-5-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延伸书法寻找空间---略论刻字艺术的舒展空间

舒展空间大有可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_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_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