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双龙 于 2010-3-19 14:05 编辑
《观刘京闻先生新作有感》
彭双龙
自古书成百家功,宋元明清难称雄;
此中真意谁能辨?且看刘公兰亭风。
(注:余尤喜魏晋书风,技法完善,气息最妙,尤以兰亭为最。宋元明清,皆自二王出,余同敬之。)
在网络和各级展览中经常见到刘京闻先生作品,大字豪迈不失雅致,小字有君子之风。是我学习并尊敬的一位书家。观其庚寅新作,较之己丑又有精进,具体有以下几点变化(不知所言是否恰当):
首先,其小行草更加接近古人状态,更有古味。传统的东西增多了,个人的习性少了,更加耐人品位。从其小行草中不难看出《圣教序》的沉稳,《十七贴》的雅逸,《书谱》的变化多姿,《阁帖》的连绵不绝。其入笔和收笔处,又略带兰亭遗韵,可以说是一位集百家之长的高手。这是我观京闻先生新作的最大感受。学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打进去,再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融汇各派功夫而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直是我的目标和方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京闻先生请教。
其次,其大字“两极”特征愈加明显。即厚重处愈加厚重恣肆,轻灵处愈加缠绵灵动,两极矛盾的关系处理愈加自然而巧妙,若无百家之功,手下难到此自由境界。但拙见以为,京闻先生大草还是有些讲究,可以再自由些,放开些,自然些。京闻先生是一位极其重视传统的书家,所以其大草常常囿于标准的草书体态,虽时有夸张连绵处,终非狂草的自由王国境界。当然,此话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无绝对标准,只是个人的一种看法和诚恳的交流。也希望京闻先生给与指正。
第三,最后要强调的是,此次网展,小楷虽少,但可以说件件精彩至极,天真烂漫,无欲无求,笔下似有魏晋林下之风,极其自然可爱,不拘谨,不做作,也不夸张。可见书写时的平和心态,也流漏出作者的情感。是我极其佩服的地方。
祝庚寅大吉!
地址: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航站四路深圳航空公司办公楼503室 彭双龙收
邮编:518128 电话:15986602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