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叶武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吴正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融碑参帖  韵意兼收
——吴正前书法赏析
天津   王炳学

晋唐以降,“二王”一系帖学影响中国书法一千余年,至清中叶大兴碑学,近现代以来,此消彼长,碑学与帖学贯穿了中国整个书法领域的发展轨迹。特别自何绍基以来倡导碑帖融合,熔碑化帖,在碑与帖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成为一些书家的艺术理想,吴正前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正前的书法将碑帖做了有机融合。看的出,他在帖学特别是赵孟頫以及隋魏墓志上是下过苦功夫的。在用笔上糅合了碑帖两家笔意,如他的横画起笔或露或藏几乎完全取法帖学用笔,但收笔以露锋为主,提按顿挫掺杂北碑用笔,将碑意的厚重和古拙巧妙地蕴含在灵巧之中。粗细笔道合理穿插,轻重缓急、精心布置,完全在掌控之中。运笔轨迹既吸收了帖系追求韵致和质感的特点,又摒弃了帖学平淡缺少变化的弱点;既吸收了碑学迟涩凝重和今人写碑富于变化的风格,又避免了碑学生拙丑怪一路的偏执。线条富于变化和弹性,墨色浓淡把握恰当自然。在字的结体上,看似出于北碑的扁方及向右上方取势,实际主要应该是得益于赵孟頫的结体形势。对于赵体字历来都归于帖学一脉,但赵体字的结体取势无疑是取法于北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这种结体重心稳定,便于安排章法布局,给人精巧妍美的视觉快感。将帖写生、将碑写巧,有机结合、巧妙融会,是吴正前书法的一个基本特点。
兼收韵意,直追晋宋。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这是对中国书法大的历史发展阶段艺术追求大取象的基本定义。吴正前走碑帖融合的路子,但他并没有把追求北碑的生硬古拙和线条的扭曲斑驳作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而是更多地融合了晋人尚韵的遗风,无论是用墨还是线质的变化都将书法线条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大部分小楷或小行书作品,晋人的笔墨意味非常浓厚,如《菜根谭节选》等;而在其一些一两个大字、配以较长篇幅的题跋作品中,把宋人求意的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如《礼仪》、《滴水穿石》、《肃静》等作品。在意象上取法古人、融会今意,逐渐形成个人书风,开辟了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路子。
章法布局用心经营。疏朗雅致是吴正前书法的主调,《醉翁亭记》、《梅兰竹菊诗》、《柳永望海潮》等作品都是疏朗一路,既有帖学的洒脱飘逸,又能沉实于北碑意蕴,令人赏心悦目,给欣赏者以愉悦的视觉审美感受。吴正前在章法上苦心经营,努力适应当代艺术审美需求和大众审美价值趋向,在章法上融古借今,并不断根据个人审美追求加入个性特色。如《苟利国家》对联加大篇幅比较规矩清爽的题跋、《道德》、《翰墨文思》、《兰石之性》、《源》、《兰》、《石》等作品均在章法布局上匠心挥洒、刻意经营、大胆出新。《杜诗》作品的书法只占半幅,上面四方闲章巧做分布,独具韵味;《草书》一篇的章法更是在**展览中不多见的书写形式,布白及装饰性的用印具有个人独特的艺术影响力。从整体章法风格看,吴正前努力在章法布局上寻找一种恬淡与悠闲、轻松与自然的人文情怀,如魏晋士子。没有疾风骤雨、没有云卷云舒,在平和中传递着国学中庸之道以及和谐平正的生命大意象。
书者,心画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归于平和淡定,也许是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决定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风格,但这种冲淡的艺术表现也正是大多数中国文人理想的心灵家园。



王炳学
斋号:墨雨轩
通讯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元纬路二马路82号天津二建办公室  王炳学
邮编:300141
电话:135020701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