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寒巢___寒石

[独家] 思想与创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颠不及狂,狂不及颠.em2
  D) Z) e0 A3 x( Q' s================谢谢二位光临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尚未成功,寒石仍须努力!栖息寒巢得自在,癫狂任他说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一个革命者,是一个下岗职工,一个艺术追求者,癫狂任他说去!  w6 `: a9 q( k$ S. v" r1 t
==================谢谢光临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寒巢___寒石 . b- ?  E1 }2 m
# _4 a+ s1 w6 m* ~: c
3 {7 n; i  {! u7 q9 a: M( r/ x
    楼主的“白日依山尽”此幅作品有错字哦,欲穷千里目的“里”字不应该用“裏”,繁体字不能乱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卖作品的时候就不会那样写了.
' G- P' E! r9 `- Z1 z
2 [* j$ X( r; Z% O6 ~==================谢谢光临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于佳乃佳-------使其佳则必佳+ g* p$ a5 |( T8 l
+ x& s6 X" H5 g, j5 Q# O* V& ?- p
艺术创作,要求艺术创作者在不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积累探索下,其创作行为当超越无意于佳乃佳的范式,升华为使其佳则必佳;做到理法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从而完成由量变到质变并不断完善发展的艺术创作完美的哲学统一.; @2 D% ^7 b+ E2 C9 N6 w
====================================={:1_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10-6-18 18:50 编辑 8 [9 h: m* P5 r/ G

5 S' B" M6 O0 I秘论+ h7 k: Y. E2 e! L: T, m
苦悟四帖已半生4 X' D* K- z5 |5 u
不得其间真要领
( R) M" b& @; I% }5 x闲来翻看石伽画
. S6 Z8 V; t2 q4 a恍然又一道德经6 A0 y) f/ F& S5 I& e, p3 A; F) N
草颠平生书学识
, y5 F6 X3 N3 n淋漓动情映心影
) _& `, o( I4 C3 h# d狂草秘法何处寻
  n/ B( S: Z3 x. ?张旭古诗任后评
! @6 s# d. r2 W8 a3 A& `% O% N2 ]0 A谁能解透此帖意8 ^$ s4 j4 E+ j" `* m  [
自出草圣得青名
( b' m: p, M/ B. {==========================={:1_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的“自负”与妙悟
6 ~; J0 s# A: y
1 _- Z& P9 N, N* [. t! y" J+ @) C7 e/ z——黄庭坚书学思想探微 7 ^5 b, k( n! t+ N

! e5 o2 X3 b/ m( z文/张忠田- s; L9 t* W  N

. N' V- E4 ~% B9 g3 }& k, N$ B- f1 X. E0 |# B" q+ C

" c- R! m6 J7 x随着6月3日一幅黄庭坚《砥柱铭卷》在保利拍卖行以4.3亿元人民币落锤,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高,人们在震惊、诧异之余,也不得不对黄庭坚及其书法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究竟处于何种地位,竟让他的一帧书作如此光耀夺目。
* S# f  u% X6 O0 v' @3 n" e9 T0 A
3 g# L( C, O8 \, M0 @6 g# z一、雄才共多舛
& q! h) j& B+ Y. O: I+ E; p, w9 d8 S% R) J) e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n6 e4 h( ?* ]  A

* A, K% \2 A" i$ R+ e
7 ?# u" ~9 W  \3 L& ^0 a+ I' [8 u0 {: w0 [/ @9 b8 V

  O5 V# {& ~: J/ n+ U7 D5 X黄庭坚亦是才难共命的人物。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开山人物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阙脍炙人口的惜春词最能见词人才情。绘画精鉴赏,书法善行草,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自小聪慧过人,但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23岁进士及第,任汝州叶县尉。赴任因逾期,被镇相富弼拘系。28岁参加四京学官考试,任国子监教授。35岁,因与苏轼有诗文往来,受“乌台诗案”的牵连,坐罚铜二十斤。36岁改知吉州太和县。40岁监德州德平镇。41岁奉诏为秘书省兼史局著作佐郎编修官。49岁母逝居丧分宁。50岁因“实录院所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54岁春,迁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安置。56岁复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57岁得知改复奉议郎权知舒州之命,后又召为吏部员外郎,因体弱多病,辞免恩命,乞知太平州,留荆南待命。58岁蔡京定包括黄庭坚在内的元祜党籍120人,立元祐奸党碑。59岁,是年在鄂州,被诬以幸灾谤国之名,遂除名,编隶宜州,诏毁文集。61岁,在宜州九月三十日甲子卒。也是在他辞世的当年,他的冤案得以昭雪。
# N5 P3 A6 V! }' a
& z' P6 b$ w4 o中国的文化艺术史总是如此悲壮!一代又一代的雄才之士,在忧郁、悲愤中寄情翰墨,从而在史、文、诗、书、画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颠峰。
% A) P) R, v# P* F) F2 O6 V* y5 q( h2 ^% ?
二、山谷的自负
+ T5 m5 I; j: W. f) R) j" x/ Y7 A; ~; Z1 t0 \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黄庭坚《跋此君轩诗》)。 & R8 `+ N, s1 ?; H8 X; O9 L

1 K  Q( w+ {7 M/ f4 ?
& ~/ h7 u9 _9 f# \  q; F+ z6 {( j( v, y
4 S* D0 ~4 f. G" ~% u  ^- p
黄庭坚之于书法,特别是草书,是相当自负的。山谷所处的北宋,是中国书法史上高峰林立的时代,从宋徽宗赵佶到包括山谷本人的“四大家”。如果上追到有唐,又有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初唐四杰”,更有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熔铸古今,“颠张醉素”草书称雄,还有书文双绝的《书谱》作者孙过庭,五代的杨凝式等等。黄山谷如此断言,即使拿到900多年后的今天看,也着实令人诧异。然而,这就是黄山谷。
3 m; s3 m4 _. j0 J& `
& r( V% \8 q8 ^) z+ C定位自我。“数百年来惟三人”,尽管他把比较的平台限定在草书的范围,但这也涉及如何评价他的老师苏轼以及同为“北宋四大家”的米、蔡之书法成就,如何评价唐代以来除旭素以外的书法诸名家的书法成就的问题。众所周知,苏轼以“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名世,但草书不及山谷;米襄阳创米家山水,以“臣刷字”自嘲,但在草书上亦无大的建树,蔡襄亦然。而上溯到唐代,以颜真卿书学成就最高,除楷书外,他的一篇行草书《祭侄文稿》享誉古今。再往上溯,在黄山谷看来“大令草法殊迫伯英。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如左氏,大令似庄周也。”他认为汉魏以来,只有献之的草书接近张芝伯英,书圣王羲之其草书成就在献之以下。“余尝论右军父子翰墨中逸气破坏于欧、虞、褚、薛,及徐浩、沈传师几于扫地,惟颜尚书、杨少师尚有仿佛。比来苏子瞻独近颜、杨气骨。百馀年后,此论乃行尔。”(《跋东坡帖后》) 可见,山谷的自负实则自信耳。在他看来,中国的草书史,惟张芝、献之、张旭、怀素及山谷他本人真得法也。 + |+ H- U/ K( N% w

6 }" S. e' ?* `" ?* @惟求用笔。山谷认为,“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黄庭坚《跋与张载熙书卷后》)“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写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 j8 N1 V# F! l7 d$ I

! F- E) s; i* h( L- B学古变古。研究黄山谷书学渊源可知,虽然他自称初学时人周越,但他对羲献父子是颇有心得的。“《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然他主张学古不泥古。“《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跋兰亭》)。 9 ~2 B0 O$ ^& @5 j' b

/ d* ^% `" u2 O" w5 D" W' |超越自我。他亦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自评元祐间字》)“余在黔南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注:是年54岁),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书右军文赋后》)他对书法的追求是脱凡超俗。在《跋杨凝式帖后》有诗曰:“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余尝为少年言,土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书增卷后》); \( `& [$ w, S' M9 ]4 E8 b2 d
$ t) ]* @( z4 ?8 P5 H" \
三、禅思得妙悟
  ]9 Z- V+ r3 g6 K: @! r1 @  b
; n: k2 ?4 v7 v“余学草书三十余年。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 R) U: p% J  d
! P2 g' B7 f  @% v' G8 j. T; Q, z6 S4 u+ H  n8 k: v4 V* o* [

4 m, v& `* ?: o# t7 B/ V; F  W. d1 L
古人认为,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须悟入。所谓悟,即豁然贯通,焕然冰释。悟,具有禅宗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书法之法是难以言表的,而且,书法之法亦时常体现为一种“顿悟”。张旭见公孙氏舞剑,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这与山谷老人从“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悟得笔法真谛异曲同工。
6 S/ ^' e. |+ ^7 N" R
7 F. [% n9 e+ k9 ?  R9 Z以禅悟书。也许是命运多舛使他在醉心书法的同时,对禅宗也多有研究,而且他善于用禅悟书。“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至如右军书,如《涅口经》说‘伊字具三眼’也。此事要须自体会得,不可立论便兴诤也。”(《题绎本法帖》)余尝论近世三家书云:“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当以右军父子书为标准。”观予此言,乃知远近。(《跋法帖》)“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自评元祐间字》)
. u& Z% Q; Q1 J) X; N4 Q; h! H" I  b. P( b8 D; K) w3 W3 P
惟求意韵。生于尚意书法的宋代,黄庭坚亦是尚意书法的拓荒者。何谓尚意,尚意即崇尚意韵。何谓韵,韵即风度,风致,情趣,意味,是反映事物特质最为要紧的东西。犹如相马,求千里马,公和母不重要,黄和黑也不重要,它那藏于骨子里的特质才是重要的。“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跋法帖》)“颜鲁公书虽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军父子笔法。书家多不到此处,故尊尚徐浩、沈传师尔。九方皋得千里马于沙丘,众相工犹笑之。今之论书者多牡而骊者也。”(《跋洪驹父诸家书》)“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盖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题绎本法帖》) : j4 w  z7 h1 [- O8 ?3 ?

+ a' f+ G  N$ J; @山谷妙悟。“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书赠福州陈继月》)认识的飞跃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长期对前贤书法的对比、摹拟、探究中,黄庭坚终于得“草书三昧”。“余谪黔南道出,尉氏广道持以相访,茫然似不出余手。梵志所谓“吾犹昔人非昔人者耶”!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昧,觉前所作太露芒角。”(《书自作草后》)然此时的山谷已经50岁。他认真比较了亲友、自己及当世士大夫书法。“幼安弟喜作草,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书家弟幼安作草后》)“余书姿媚而乏老气,自不足学。学者辄萎弱不能立笔,虽然笔墨各系其人工拙,要须韵胜耳。病在此处,笔墨虽工不近也。又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研往往工左尚病右。”(《论书》)“数十年来,士大夫作字尚华藻而笔不实,以风樯阵马为痛快,以插花舞女为姿媚,殊不知古人用笔也。下笔痛快沉著,最是古人妙处,试以语今世能书人,便十年分疏不下。顿觉驱笔成字,都不由笔。”(《书十棕心扇因自评之》) $ b4 d8 [- @1 x% k" \5 J" L
# ~7 P, [+ l) |* U; K
四、可敬的山谷 * K" r  M! |/ `
4 L) o+ G$ A; E5 c) M
才难共命黄山谷,诗书双绝风流殊。元祐修编遭贬谪,黔南山中书《砥柱》。攻书志在得三昧,为人耿耿远乡俗。当年遗墨成世珍,群丁拨棹载千秋。(本人《忆山谷》)
- Z+ F; w9 `' d1 F2 e
9 }/ `3 N: T* v& E2 R7 ^0 x, T" v1 j2 n

& N) |8 L5 n8 v/ k, S' y1 N, f6 q4 h: t- o# b7 Y1 G
黄庭坚为官是失意的,但为人是可敬的,作为诗人、书法家,他是杰出的。文征明跋山谷《李白忆旧游诗卷》云:“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矣。”今天,作为书法家评之,山谷老人的书法成就,其草书远胜行书。他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藏美国钮约大都会博物馆),书于元符三年(1100)的《诸上座帖》(今藏故宫博物院),应该说是创造了中国草书史上继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自叙帖》后的又一个颠峰。对于草书,山谷是自负的,然而他又是成功的。今天,虽然我们对于“长年荡桨,群丁拨棹”内涵的奥秘仍不得其解,但山谷的不懈求索,成就了山谷的自负,也给后人留下启迪。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 Y+ V9 Y, l9 \" J3 U+ ]=================================复制过来学习{:1_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10-6-20 18:27 编辑 6 J5 e' Z( M8 q: Z6 k$ c% U

0 r2 |9 c+ |2 x使其佳则必佳时
7 X: I+ [: s; s) L. X% a" u5 H居高处远信由之! h- V& c( t8 ?2 f% N5 p) Y$ |
虚和无为穷造化5 f4 {3 g3 e3 y
不言而喻至无思- f! F* n6 v1 [6 e* v
==================体“道”弘“道”。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采说:我的野心(“野心”与“雄心”在英语里是一个词)是要用一句说出别人十句话要说的话,而且要说出别人十句话说不出的话。
8 f$ Y1 G0 T" r
' F+ t7 k% k& ]5 M: {, t, z====================={:1_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