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博览群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58).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59).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1).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2).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4).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5).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7).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8).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1).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2).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4).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5).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7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87).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88).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90).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91).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流韵

——赵山亭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兰州隆重展出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100).jpg
016赵山亭先生书法作品选。 (9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沉潜楚篆铸新篇
                       —赵山亭书法篆刻解析
                                  魏翰邦

    在书法篆刻界,赵山亭的名字总是与楚系文字书法篆刻联系在一起,别具风采、别有风韵的楚系文字书法和篆刻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是一道独具神采的风景。赵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篆刻代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一个艺术信徒的信念,容纳着一位书法篆刻家的艺术理想、创造力和思想观念,昭示着作者对已经淡出我们视野的远古文字精神精义的再发现、再开掘、再利用。值得关注,值得赏玩,更值得研究。
    当十多年前山亭转入楚系文字书法的研究、整理和创作后,他就全身心地沉迷其中,没有动摇过,没有犹豫过。多年前我盛赞过山亭对楚系文字书法的选择和深度研究,也提出过批评意见。如今,我对山亭更加充满敬意,这些年,他没有跟着书坛的种种流行飘忽不定,心无旁鹜地朝夕摸索,潜心发掘楚系文字书法的潜质,追着远古文字的踪迹奋力开拓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现在看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和篆刻,可以肯定的是,山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楚系文字书法篆刻创作独有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立品格的书法文本。让人不得不叹服持之以恒作为品质的可贵,以及所潜藏于其中的巨大能量,坚持和专一是一种可贵的品格,是成功者必备的良好品质。
    山亭接触楚系文字书法,首先面对的是楚系文字篆法的难懂和字数的相对较少,以及楚系文字现在能见到的多是简牍和金文文字,而且字的尺寸非常之小,为创作和借鉴预设了太多的障碍,可资借鉴的作品形式几乎没有。文字的认读是横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山亭首先从解读辨认楚系文字上下功夫,翻阅查找研究了大量字书,对楚系文字进行梳理归类,并进行系统整理,找出楚系文字书法的结构特点,运笔规律,自己按照字书字典排序用楚系文字进行书写和再造。他对楚系文字书法的整理工作已经进行十多年了,朋友们催促他早点将研究整理的内容出书,他并不着急,他认为整理得还不到位、还不全面,他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精,这是他的原则。他越往深里研究,发现楚系文字的来龙去脉越复杂,他不得不将楚系文字书法的研究不断扩大范围,把春秋战国诸国的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弄清楚楚系文字的传承关系,找出流变规律。因此马啸戏称山亭是懂七国文字的“外语”专家。以楚简为起始,扩展到春秋战国诸国文字,更上溯到甲骨文,延伸到秦简、汉简、瓦当文、封泥印,追着远古文字的踪迹找寻古代文字书写的形式技巧和精神感觉。山亭走的是文字研究与艺术创作相辅相成的道路。
对楚系文字的构成做深入研究的同时,如何在已有楚系文字书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书法形式,无疑是另一难关。楚系文字书法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如今能够见到的都是为实用而书写的,除文字的书写形式特殊外,没有更多的可资借鉴的内容。山亭选择楚系文字书法创作之路,就是选择了一条具有挑战的艺术创作之路,正因为具有挑战性,也许成功的几率更高一些。经过长时间对楚系文字进行重新构造,经过长时间对楚系文字书法特性的把握,对其他书体形式的借鉴和利用,山亭对楚系文字书法的创作日臻走向熟炼和自由。在看似平常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倾注着他对楚系文字大量的研究心血。另一方面,重新的整理和构造,也使他的书法创作包含了更多的原创性。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他的楚篆书法的文字,但作品却告诉我们山亭进行楚系文字书法创作的艰难和理性,展示着严谨的态度,奔涌着不羁的才情。
    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是他最用心最具创意的作品,但他又不仅仅拘泥于楚系文字书法,在楚系文字书法之外,他广泛而深入地涉猎章草、行草、汉隶、石刻墓志,相互揉合、借用,这些也是他进行楚系文字书法创作的灵感来源,所以,他的书法创作之路是开放的。更多的艺术家在从艺之路上更多地选择偏执的性情,顾此失彼,非此即彼,更孤独、更偏激、更狭隘,难于融合,这是艺术家的个性,也是艺术家的局限。古今能称得上大师级的书法家无不广涉博取,都是广博的偏执,都是融会的极端,仅此即可判定书法家能否成大器。山亭在书法创作上不拘于某一种狭隘风格和形式,使他的书法创作的基石开阔而坚实。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中有草书连绵和急速的笔意,有大篆的含蓄和朴拙,有砖文瓦文的野逸,行书中又有大篆的圆劲和楚篆的爽朗。
    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也不仅仅一种面目,在我看来,一种是比较忠于典型楚篆的形式,楚篆特有的露锋运笔和线条的直来直去,线条几乎不做起伏和曲折,显得爽劲挺拔,清瘦利落。一种是在楚篆中加入了更多的装饰性技巧,在转折处和收笔处增加趣味性的收放和点缀,行笔较为缓慢,厚重和凝炼有所表达,显然隐含了楚篆以外的书体成分,使楚篆有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还有一种是楚篆较多地带入了大篆的运笔和形式,线条多作回护,虽然收笔时山亭较多地一驻即收,但意味上还是起到了藏护的作用,线条焦墨和枯笔增加,生、涩、苍劲外露,不似前两种以清新劲爽示人,老辣和浑穆成为主要的精神支柱,甚至融入许多行草的写法,楚篆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在楚系书法的瑰异和飘动中镶进秦汉的霸气和凝重,让楚系书法的张扬得到收敛,浑厚得以增加,更加迎着当代艺术形式至上的风潮而上,使自己的楚系书法增加不少装饰性和纯形式的流变。
谁说同一个作者只有一种风格?在具有创作能力的作者面前一切都是可能的。
山亭的篆刻和他的楚系文字书法一脉相承,他的篆刻文字以楚系文字为主,但刻法更多地是汉印的刻法,在文字上恪守楚篆文字的篆法,但不似他的大多数楚系书法作品那样显露锋芒。山亭十分讲究刀法,我作为外行来看,最出彩处在刀法,在篆刻刀法和形式的细腻处。在精雕细琢中强化金石味,圆通流畅,文而不野,一尘不染,虽然面目有较大区别,但与楚系文字书法的鲜活和出尘在精神上十分相似。山亭的篆刻在当代可以说属于异类,他明智地跳出了当代篆刻一味追逐乱刀残边出其不意的形式创作法,心如止水地刻出形式淡定、印面安祥的作品,不夸饰、不霸野,平素、停匀,是属于长久把玩而细细回味的作品,是属于深识篆刻艺术的人赏玩的,不太适合当今的厅堂展示。山亭的篆刻印面字法的安排、对线条的精雕细琢,可以说向极至推进,我常常惊叹于山亭篆刻创作的耐心和毅力。他篆刻的《水浒传》108将名章,《孙子兵法》选,正在进行的《楚辞》全篇篆刻,对个人来讲不啻是大工程。这样的工程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凭一股***就能完成的,需要巨大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刻骨的痴情、长久的耐力、精湛的技巧和持久的创作***才可以完成。
    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和篆刻别人议论最多的是,他的作品看起来过于规整和停匀,相同的笔画太多,有点单一、单薄和刻板。作为多年的朋友,对山亭的书法篆刻和为人比较了解和熟悉。客观地讲,山亭的书法篆刻,特别是楚系文字书法篆刻,无庸讳言,存在一些旁观者看来明显的问题,别人的议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能力深入山亭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抛开成见和先入为主,平心静气地面对作品,我们就会体味到山亭创作楚系文字书法篆刻的严谨和处心积虑。试想,一方面要坚守楚系文字的特点,一方面要有独立的创见,在藩篱中自由舞蹈。这其实也是一切艺术家共同面对的难题。仔细分析,山亭在处理相同笔画时都试图最大限度地制造区别,在空间的安排上,在笔触的轻重起伏上,在线条的方向上,在线条的长短粗细上,在笔与纸的接触深浅上,都是费尽心思地,那种变化是细微地,不易觉察的。在楚系文字书法这样运笔单一的书写方式下,如何把它变得更加丰富和起伏跌宕,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个人是喜欢丰富和深度的,但我更倾向于赞美纯粹,对评品人也一样,我比较讨厌圆滑之人的,我比较讨厌什么都好象懂什么都不精不专一的人,我更喜欢术业有专攻的人。但纯粹不是单一。其实,山亭在楚系文字书法的创作中已经产生了不少创意,如果我们把楚系文字书法的原作拿来对比,就能真切感受到山亭楚系文字书法作品的完整性和新意。山亭的楚系文字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见的古楚系文字书法,而是属于山亭的楚系文字书法,是全新的楚系文字书法。只不过我们太习惯了粗读和视觉刺激,心无法静下来,感觉变得非常粗糙。
    当然,山亭完全有能力将楚系文字书法推到更加充满形式感和更具饱满内涵的境地,这需要时间。是否可以这样提一些建议,山亭可以更多地运用现代艺术构成原理经营文字的空间结构,经营更丰富的线质线性,走出对楚系文字书法原有形式的过分依赖。比如改变多个笔画呈平行或相向的排列,比如改变几乎每个字都呈圆式滚动的外形,比如改变笔画的先重后轻先方后尖的生理习惯书写方式,比如改变字字中宫紧收、弧度取势的原生状态,比如改变整幅作品字字独立字字极尽变化的谋篇原则。比如每个字的极度动感严重削弱了气势的贯通,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刻意的安排和制作,比如中宫的紧收使字在空间视觉上显得收敛而孤独。比如过于均匀干净的线条很容易让人产生刻板的视觉感受。我认为楚系文字书法的再造性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作为艺术家的山亭敢于直面人生和艺术。在他的性格中梗直和直截了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的眼睛是揉不进沙子的,他对书坛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和书法家们的种种不良习气,常常愤慨不已。在朋友的聚会上,常常为书坛的歪风邪气气愤而大加批判,在各种研讨会上,包括在他得奖的捧场研讨会上也会拍案而起,这是如今生怕不圆滑的当代中国艺术家所无法接受的,他不会因为自己获奖就违背自己的原则而奉迎应景。因此,他得罪了许多人,也得罪了一些朋友,但他并不认为那有什么不好,他认为听不进直言的朋友就不能算真正的朋友,不交也罢。我常常为山亭那份梗直和敢于坦言而感动。是的,朋友就是能说真话而不情面的人,不好消受,但受用无穷。我多年前为山亭写过两篇评介他书法的文章,将他的书法进行了分析,提了不少批评意见,山亭都坦然接受,并在多家报刊上只字未改地发表了文章,这是我多年写文章所遇到的接受批评最坦然的书法家。山亭不但敢于直面问题,批评别人,更为珍贵的是能够坦然接受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批评,这不是小事,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艺品、人品,是作为艺术家的大节问题。仅此一点,我坚定地认为,山亭是可以成大器的书法篆刻家。正是因为山亭的坦荡、勤奋和直面艺术的态度,才成就了山亭书法篆刻上的一骑绝尘,风格独标。
    我愿奉上十二分的真诚祝愿山亭的书法篆刻艺术日臻深刻、独到。

[ 本帖最后由 博览群姝 于 2009-9-29 22: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