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8838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N* p+ e* Y, U! ?, U) X5 W( V感 悟 章 草! `; I8 r" a9 \, e; p' g0 R
薛明辉 # R" d( J3 V7 x# J& P( d1 Z
关于章草,我一直对这种书体很感兴趣。. z5 t, e- p1 w* `9 X
# T5 G' s5 f8 c) D5 _% [* t/ Q+ p
最早学书,可能脱离了颜体的临帖阶段,我直接下手的就是章草。那时先父还健在,我写当时流行的隶书行书时,父亲说我可以写章草,我的用笔比较接近章草。
- w0 i/ K/ [0 l; Y2 i; A& J2 s+ k* M* P/ A0 {; f
那时家里就一本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我就专门照章草的临,果然上手的较快。但后来我嫌赵的章草花哨,不古,就想找些其他的章草字帖看看。可是我们小地方也没有卖字帖的,问了几个人,都说是没有或者是不知道。
+ I4 y8 y6 R4 U
$ n+ e) O7 a X" C4 B4 p0 a1991或者是1992年,孟懿之从北大书法专业班回来,带回一些字帖,并且他写的章草,我感觉写的很好。我看了他写字,也有一些启发,并且感觉很受用!可惜,孟懿之现在已经不写了,原因只是为了稻粱谋。9 D+ L {& c# c4 H3 v
# E; e# R5 K0 d2 E2 ~+ f+ C
后来眼界开了些,知道了王遽常、王世镗,也看了一些展览,稍微也知道了别人是怎么写章草的。
I, b7 J7 j7 m& o) G3 g
, P* i4 d4 S. l4 u1995年的时候,曾经拜访过王澄先生。王先生在办公室和我交谈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说到章草的时候,专门说王遽常章草不可学,不是不好,而是个性太强,不易出帖。写久,则为奴书。这段话对我影响很深刻,从那以后,我没有学过王遽常的章草,不去跟风。: i$ u+ A% w; ?
+ W: I0 j0 ]; [
我问到学谁的章草时候,王先生说是郑诵先。他说郑的字雅致,有文人气息。我回家后就找郑诵先的作品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朋友家的书法杂志上找到了零星的郑诵先章草,一看之下,大失所望,郑的章草写的很松散,不是我喜欢的那种,遂就此作罢。
?5 {5 R% s# r6 |/ T0 ?
' S" \6 o- `9 a- F3 s+ W: A当年还看了黄河老人谢瑞阶的章草,也有所体会吧。
: A+ D: L6 q* u6 Q7 X; f% ~" I3 x) p5 s m0 F
后来迷上其他书体后,章草也就荒置一旁,多年不写了。+ @7 [, E" x& p" E! B; K; M
1 I+ g5 I9 O, C最近,又开始写了章草,临了一些帖,也抄了些书论,权当创作。) t: M, c0 F5 w1 T! a
& v% ?* Y) o, ^# X% _0 }- g喜欢章草的简洁而不简单,喜欢章草高古的气息。张怀瓘说,章草是杜度写的,是汉章帝是很出现的,因为是章奏,所以叫章草。这个说法不敢苟同,其实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不可能是一人之功,而是那个时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7 n0 d! |. I0 q
) M% G2 h& k. d: A* h8 }+ U/ k
章草出于隶书,从西域出土的简牍和残纸可证,那时的草隶,以隶书为基,用笔生辣飘逸,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处,远非后世赵松雪、宋克的章草所能比拟。赵松雪的章草,更多的用笔是行草书的用笔,只是在笔画的末尾用燕尾挑出加以区别。0 f) w# q" P. G0 n4 N+ X' W
* r% d# I7 F p+ W# `' u2 [3 O: m. ]
平复帖是目前公认的晋人的墨迹,关于其文字的断句,至今尚有不同意见。平复所表现的章草,则是浑厚苍茫,线条刚劲,字的右下角稍下坠,更多的透露出晋代士大夫的素养。
. D) c* _! l( s6 _$ }4 ]/ U4 `8 W: X9 ~- C2 O6 i
至于出师颂,无论出于何人之手无关紧要,但作品的精彩程度,足以让人折服。
* k5 I8 G' v, V, B; S
2 d0 v( Z2 M. E$ L: G% X/ A躲进小楼成一统。在这炎热的夏季,在小楼里品读古人法帖,心摹手追,似图找到与古人对话的途径,破解先贤的密码,这是我的幸事,我乐此不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