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石头的歌
----何国门先生篆刻写意
知何国门先生是始于九届书法篆刻国展,并为其作品所感染,从那时起在书法界我就对何国门先生多了一分关注和期待。
从我对何国门先生了解来看,何先生是一位值得所有印人都尊敬的刀客!!!!
何国门先生不虽是大师,但他却是印道中的一个举足轻重“名人”,按照时下风习,可称为锋芒初露的青年篆刻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任凭心灵与石头的沟通,用刀与石头碰撞出了一曲动人的歌。
看了何国门先生的篆刻展,深深的为他的精神所打动,试问现在有些所谓的篆刻名家又有多少能把印章刻的这样到位,刻的这样精神,刻的这样充满了古风呢?
何国门先生对刀法厚重、气韵古穆的传统印风特别钟情。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不难领略到婉约清新、精巧浑成的印风,也能豁然窥见刀法多变,转折灵动的神采。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如此年轻刻印的人,竟能在这方寸之间参以各家各派的技法,从而三合一,四合一,多合一的塑造着自己的“形象”,这一点也正是他的聪明之处和闪光点。
需要指出的是,身处浙江的何国门先生在印作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浙派之继,而是在走向承法----破法----创法---立法的道路上,亦并非亦步亦趋,而是谨慎的吸收前人的经验,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根基,博采约收,努力雕琢具有个性的、属于自己的风格。
篆刻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才是艺术。篆刻的文化性体现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易”、“儒”、“道”、“释”等古典哲学思想的包容性极大。它几乎囊括了诗、书、画诸艺术的所有内涵和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体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文人精神。黎翔君的印章就是这种文人精神味很浓的作品,那种儒雅高古,那种道法自然,那种清净无为体现在印面上是那样的富有睿智与灵气,观何国门先生之印大有“游艺方寸,巧夺天工”之感,果然名不虚传!
明代中晚期重要的篆刻家金光先在其《印章论》中说过:“刻印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今人妄为增损,不知汉法,平正方直,繁则损,减则增,此为笔法。笔法既得,后刀法运之。斫轮削镌,知巧视其人,不可以口传也,”这段话中包含了一个事实:明人尤重印之书写的格调与趣味,即让篆刻显示出文人化。大约到了清代的汪关、朱简,篆刻已求专业化与系统化了。学习汉印即专业化的一种表现,其旨在于寻求篆刻形式的生存基点。窃以为,何国门先生在汉印上再多下些硬功夫,真领其要,真得其髓,抑或更能增加其篆刻艺术的深度与厚度,而从现在的印坛“名人”走到“名家”而后攀至“大家”的,或可成为“大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治印难,创新更难,评印难乎其难,对我来说确实如此。篆刻作为一种最具传统色彩和保守意义的艺术,难就难在它太深奥,不易理解和把握。尽管如此,它还是最让人小觑和不屑,历来被视为“雕虫”。由是可见,篆刻是一门难度很大又充满矛盾的艺术。篆刻虽难,吾辈印人仍对它乐此不疲,因为它实在很有趣!我愿何国门先生咬定传统取诸家,由技而理,由理而道,由道而艺,终得其获。
能否为我题“川石斋”或“知风堂”一幅,不胜感激。(忍不住问一下:国门兄我的斋号写了吗?盼望之极。)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张任东
邮编:237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