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众所周知,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所以京剧都被列入了中小学的课程,而书法被专家呼吁了几十年却迟迟不能“登堂入室”,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洪智:教育部正在在一些学校试点京剧课,这是好事情。我也比较喜欢京剧,喜欢老生和花脸,也喜欢程派的旦角,包括所谓的“样板戏”,我也很喜欢。电脑里存了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著名的京剧唱段,休息的时候打开听听。由于稍稍有一点了解,所以我觉得书法其实和京剧有相通的地方。 说到书法,有时候我觉得很有意思,它几乎围绕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即使不是搞书法的人,我相信他的身边也不会缺少书法的元素,但很奇怪的是,书法似乎很容易成为大家视野中的一个盲点。更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书法的态度就是矛盾的:很多人极其喜欢,但又在口头上故意贬低它。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大臣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可是谁都知道,李世民对待王羲之书法的喜爱达到了何种程度,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行书高手,《温泉铭》、《晋祠铭》就出自于他的笔下,也正是由于他的率先垂范,行书得以和隶书、楷书一样,跻身于常用书碑字体之列。 对于这一点,究其原因,除了历史上儒家以治经为本、以技艺为末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之外,我想还有一点也比较重要:把文字书写升华为高级的艺术形式,汉字书法几乎可以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其特殊性就表现在书法的表现形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而正由于熟悉才容易导致人们忽略它,甚至是轻视它。包括过去精于书法的老先生们,他们大多认为书法是做学问的余事,不必当正业来做,原因大抵如此。直到现在,许多人还对书法能成为大学里的一个专业而感到惊诧不已。 所以说,凡事(尤其是观念的转变)总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京剧如能真正进入课堂的话,这对于书法来说也是个好兆头。据我所知,有些省份,比如说广东,就已经很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而要想书法艺术能越来越被重视,还是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行。 [/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