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1195|回复: 187

【问答书坛】对话李洪智(读帖获赠名单已出,#166楼李洪智先生回复!新增20名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问答书坛】
对话李洪智

- 公社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关 注 书 坛 各 层 面, 每 个 人 都 是 当 代 史 !

2009年5月号(总№3期)
时间:2009年5月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本次对话李洪智专题特别与李洪智商定,将在5月底6月初的时候,
由李洪智与网站联合选出共20位最佳评论奖:
各获得李洪智签名版《李洪智书法》一本。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专题高质量评论获赠名单公布

快讯:好消息,【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专题读贴赠书活动至今日告一段落!本次读贴活动经由李洪智与网站联合选出共20位最佳评论奖!以下跟贴者将各获得李洪智签名版《李洪智书法》一本。(以下没有提供地址的请务必在6月30日前提供详细个人信息,过期不候,已经有地址的将直接邮寄您)

[quote]
相关阅读:

【问答书坛】对话李洪智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12429


1)xiejichang
132500  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  谢吉昌

2) 乐勤居
王英志(053200)     河北冀州市银海化肥公司

3)ZRD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 张任东 邮编:237300

4)2787202
江西省宜丰县信访局  杨 辉    336300  

5) 云山楼主
寿建刚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  ( 321100 )  电话 13706897290

6) daxia  
061001  河北沧州市运河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冯喆

7)闲散墨人
(344700) 江西省南城县建昌镇黄家源1路86号2--2--1    熊新华

8) 有兰人家
山东省五莲县新华书店   索世波   262300

9)残壶
马可
河南省禹州市花石中心学校
461691

10) 幽谷风
435400
湖北省武穴市后坝街8号佳佳大厦书画小屋
张胜华

11)檬楼
江苏吴江屯村实验小学
215216
李宗洪
13771870317

12)木叶
河南省禹州市褚河高中  白朝辉  461675

13)雊瞀子
河北省涿鹿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建卿    075600

14)黄旗田草堂
吴顺红:福建省泉州市许厝埕13号方志文献
邮编:362000

15)智冲威马
NAME:王震
ADD:上海市万航渡路1278弄1号709#
PC:200042

16)贝儿爱书
262515  山东省青州市马氏初中  王志超(收)

17)醉卧兰亭
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初级中学  孙金广   276301

18)宝象斋主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碧江路14号  谭洪俊  邮编:650231

19)凡俑
通联:湖北省武穴市实验高中美术教研组435400

20)老庄子初
请提供详细地址,以便寄书!
[/quote]
DSC_5880.JPG
DSC_5877.JPG
DSC_589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赠书内页

DSC04505.JPG
DSC04506.JPG
DSC045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赠书内页

DSC04508.JPG
DSC04509.JPG
DSC045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赠书内页

DSC04511.JPG
DSC04512.JPG
DSC045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李洪智简历

[fp][/fp]洪智,字石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文字学(含书法)专业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
1993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师从秦永龙教授,2004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师从启功教授、王宁教授;2006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
书法长于楷、行、草等体。
研究方向:书法学、汉字形体学。
担任“行书概论”、“行书技法”、“草书概论”、“草书技法”、“汉字学”、“书法教学法”等科目的授课工作。
在《中国书法》、《书法丛刊》、《书法赏评》、《书法之友》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quote]
李洪智主要文章

《谈谈与书法教学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二作者),《中国书法》2002年第9期。
《草书散论》,《鸡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关于今草字形来源问题的辨析》,《书法赏评》2002年第5期。
《试谈草书符号》,《书法之友》2002年第12期。
《谈谈“一笔书”》,《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24日第4版。
《李邕的行书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隶变过程中的字形歧异现象及优化选择》(第二作者),《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版。
《浅谈启功先生的“破除迷信”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从书斋走向市场的书法艺术》,《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1日第4版。
《从唐代著名碑刻看异写字的使用与美化之间的关系》,《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谈谈对联的落款》,《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4日第4版。
《略论字体的典型——从隶草、章草之间的关系说起》,《中国书法》2006年4期。
《关于北魏<南石窟寺之碑>的释文及书法艺术》,《书法丛刊》,2006年3期。
《试论汉代草书的来源》,《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7月版。
《师古而不泥古——学习启功先生临怀素<自叙帖>有感》,《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游寿先生书法风格成因初探》,《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讨会书学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略论汉代草书的古文字特征》,《书法丛刊》2007年6期。
《从章草看权威人士对隶草字形的优化选择和改造》(第一作者),《书法汉学研究》(日本)2008年2期。
《不薄今人爱古人》,《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5日第4版。
《谈谈书法的“藏头护尾”》,《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12期。
《“藁书”辩》,《书画世界》2009年1期。
《谈谈唐代以来的草法变异现象》,《书法丛刊》2009年1期。


[/quote]
DSC_27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quote]关于教育----
书艺公社:李老师您好!您是北师大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  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您博士攻读的是汉语文字学(含书法)专业,博士后攻读的是艺术学,博士后毕业留校任教的。应该说您既是书法家又是一位文字学者,您能做到二者兼修,这在过去是密不可分,而现今书坛又是非常缺少。请谈谈二者间的关系及您的学习书法的体会?

李洪智:书法家不敢当,学者也不敢当,但作为教师,我想自己还是称职的。

您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书法和文字学(准确地说是汉字学)确实是密不可分的,过去的书法家大多精通文字,许多文字学家,如罗振玉、郭沫若、商承祚、容庚等都是书法家。
说起文字学对于习练书法的好处,一般会想到不写错字,其实绝不仅于此。文字学是一门学问,了解其基本概念及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汉字史上的许多现象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比如说,汉碑中的“竹字头”往往写得和“草字头”一样,什么原因?这和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隶变”关系至为密切。我的导师秦永龙教授是研究隶变的专家,他告诉我们,笔形的演变是汉字字体演变的先导,而从篆书向隶书的演变中,很多笔形的演变遵循了“化曲为直”的规律,所以原本在篆书中很不一样的“竹字头”和“草字头”变得越来越相像,甚至混同,这种变化完全可以通过古隶字形反映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中的隶书就是典型的古隶。当然了,“竹字头”和“草字头”的混同之所以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两个表意部件所表示的同属于植物这样一个大的类属,所以即使混同,它们的构形理据并没有完全丧失。但是,“竹字头”和“草字头”毕竟是汉字中两个重要的部首,他们的混同会导致许多靠这两个部首来分别的汉字变得混同起来,这对于实现汉字的社会功能来说十分不利,所以到了楷书阶段,“竹字头”和“草字头”又有了明显的区别。
我这里所说的“知其所以然”很重要,它可以决定我们能否把字写得很“地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经常跟学生们提到古帖里“有”字的行草书写法,其撇画的起笔处总有一横向的弯儿,这是因为“有”字横撇交叉的部件在古文字中是个“又”,知道了这个渊源,那横向的弯儿的存在也就明白了。临写时,您是把它当成“又”来写还是硬性模仿,其效果肯定不同。再如,孙过庭《书谱》中有“趋吏适时”一句,其中“趋”的草书写法对应的是它的一个异体字“趍”,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写这个字时只能是依葫芦画瓢,死记硬背,而且写不像。再如“吏”字,字形有残损,且有涂改痕迹,很多本子都释为“变”,实应为“吏”字。因为从字形上来看,“吏”与“变”的草书写法有明显不同,原帖虽然纸有破痕,但显然更像是“吏”字。另外,古文字中“吏”、“史”、“事”等原本是一个字,后来分化,“趋吏”即“趋事”,释成“吏”,文意也说得通。

所以总的来看,文字学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基础,是所谓“字外功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quote]
DSC_4730-1.jpg
DSC_58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quote]关于教育----
书艺公社:众所周知,因为启功先生的艺术成就及教育思想,使北师大的书法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请谈谈现在北师大书法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李洪智:如果往前追溯的话,北京师范大学的书法教育历史比较悠久,但近年来书法教育的发展确实与启功教授息息相关。我所工作的美术学专业书法方向同样是在启功教授的支持下设立起来的,发展至今已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间,北师大的书法专业(严格地说,书法目前还不是一个专业,我们姑且先这么说吧)的的确确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既离不开启功先生的影响,也离不开我们的老主任秦永龙教授的努力。我想这种特色大致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第一,以继承和发扬传统书法艺术为根本宗旨;第二,强调“书外功夫”,开设了很多与书法密切相关的科目,如“古代汉语”、“汉字学”、“古代文学”、“文艺美学”、“中国美术史”等;第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以向社会输出全面发展的宽口径人才为目标。由于这样的缘故,我们已经毕业的学生除了在大学或中小学、青少年宫教授书法的之外,还有许多从事其他行当的,如任职于政府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公司等,由于专业功底扎实,兼具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许多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最后我想特别补充几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是专业教师能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还是学生们如今所取得的成绩,都应该感谢当初启功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秦永龙教授十年间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
[/quote]
DSC_586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quote]关于教育----
书艺公社:在国内高校的书法专业中,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首师大、南师大起步较早且都具有较大规模,但各自的教育思想却不尽相同,请谈谈对各自的看法?您喜欢什么样的书法教育形式?

李洪智:实际上,相对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而言,书法艺术进入高校成为专业比较晚,所以总的来看,各个学校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处于探索过程中。各种教育形式或者说风格都有各自的长处,至于说哪个更好一些,我认为要靠将来各自培养出来的学生说话,现在还不明朗,因为书法人才的培养向来需要周期。从古人的情况来看,二、三十岁便崭露头角者寥寥无几。米芾《海岳名言》中自谓:“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以米芾那样聪明且傲慢的人尚且自谦地说四十岁之前“未能立家”,这足以说明一个书法艺术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但我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书法专业的学生(包括非专业而长于此道的学生,他们甚至更有实力)有信心,因为他们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字外的功夫和修养,高校的良好氛围也对提高学生的眼界和审美水准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保证一个真正具备学习书法潜质的学生在这个领域可持续进步。所以,我虽然不能肯定他们会成为将来书坛的中坚力量,但一定会是其中不可小觑的重要组成部分。
[/quote]
DSC_5841-1.jpg
DSC_58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quote]关于教育----
书艺公社:众所周知,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所以京剧都被列入了中小学的课程,而书法被专家呼吁了几十年却迟迟不能“登堂入室”,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洪智:教育部正在在一些学校试点京剧课,这是好事情。我也比较喜欢京剧,喜欢老生和花脸,也喜欢程派的旦角,包括所谓的“样板戏”,我也很喜欢。电脑里存了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著名的京剧唱段,休息的时候打开听听。由于稍稍有一点了解,所以我觉得书法其实和京剧有相通的地方。
说到书法,有时候我觉得很有意思,它几乎围绕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即使不是搞书法的人,我相信他的身边也不会缺少书法的元素,但很奇怪的是,书法似乎很容易成为大家视野中的一个盲点。更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书法的态度就是矛盾的:很多人极其喜欢,但又在口头上故意贬低它。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大臣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可是谁都知道,李世民对待王羲之书法的喜爱达到了何种程度,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行书高手,《温泉铭》、《晋祠铭》就出自于他的笔下,也正是由于他的率先垂范,行书得以和隶书、楷书一样,跻身于常用书碑字体之列。
对于这一点,究其原因,除了历史上儒家以治经为本、以技艺为末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之外,我想还有一点也比较重要:把文字书写升华为高级的艺术形式,汉字书法几乎可以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其特殊性就表现在书法的表现形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而正由于熟悉才容易导致人们忽略它,甚至是轻视它。包括过去精于书法的老先生们,他们大多认为书法是做学问的余事,不必当正业来做,原因大抵如此。直到现在,许多人还对书法能成为大学里的一个专业而感到惊诧不已。
所以说,凡事(尤其是观念的转变)总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京剧如能真正进入课堂的话,这对于书法来说也是个好兆头。据我所知,有些省份,比如说广东,就已经很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而要想书法艺术能越来越被重视,还是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行。
[/quote]
DSC_5848.JPG
DSC_58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书坛】之 对话李洪智
[quote]关于教育----
书艺公社:如果将书法列入了中小学正式课程,是否说明书法教育这门学科才真正完善或者说达到了良性循环?

李洪智:我想这是两码事。书法列入中小学正式课程并不等于书法教育既可以真正完善或进入良性循环。中小学如果开设了书法课,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部门对这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比较重视,但具体的书法教育则是另外一回事了。需要书法教育工作者们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方有可能进入您所说的良性循环。
[/quote]
DSC_5856.JPG
DSC_58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