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770|回复: 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周俊杰先生现在正在“书法热线”论坛解答网友问题:
2009年4月2日19时至21时

http://www.sfrx.cn/bbs/read.php?tid=13009&fpage=0&toread=&page=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师发出的第一帖;

这是我首次从网上回答全国书法界所提出的问题,谢谢书法道友们对我的关注和信任,初步看了一下大家的提问,其中关于书法学习是个大家普遍想要了解的问题,当代喜书者甚多,但能进入创作状态的,或者说能掌握一定创作能力的比例较低,为什么?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对,很多人问,学习书法有否捷径,应当说书法学习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古今许多成功书家的经验,我总结出来一个字,那便是“临”,这是学习书法入门的唯一路径,我曾为此写过一本书,系统总结了关于临帖的原理、方法,初学者要选临古代最优秀的碑帖,千万不可从今人入手,有一定成绩者,仍要坚持临帖,否则便半途而废,既使是大师,晚年也必需坚持临写,王铎从年轻到晚年,有一大半时间用于临帖,这是成就王铎的最根本的经验。

临帖第一步是选帖,一般入手较为工稳的法帖,如魏碑,唐楷,汉隶,且要坚持临一两年,甚至两三年临此一种,不可旁鹜,直至掌握住结体、用笔、行气及神采,然后再根据个人的性格、气质、爱好选临与此相近的碑帖,这就是固定一家广泛吸纳,然后逐渐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总之,一个“临”字,要贯穿书法家的一生。

临帖且忌蜻蜓点水,泛泛临习,未能深入一家。所谓遍临百家,实际上是一家也未学到。

作为书法,有篆、隶、楷、草、行五体书,入手篆书可先写大篆《毛公鼎》、《大盂鼎》、而后再写《散氏盘》;小篆可从李斯诸刻石、清人杨沂孙篆书部首入手。

隶书可从《礼器》、《乙瑛》、《张迁》入手,进而临《西狭》、《石门》或根据个人气质喜好选临其他风格的汉碑,且记一定要从汉碑入手,不可学汉以后尤其是今人的隶书。

楷书,可入手魏碑〈张猛龙〉和唐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诸帖,尤以欧〈九成宫〉、颜〈勤礼碑〉、柳〈玄秘塔〉为最佳。小楷,入手钟繇诸帖及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

草书,入手智永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后再上溯二王诸法帖。有一定基础后,再临写怀素大草〈千字文〉,黄庭坚诸法帖。

行书,入手〈怀仁集圣教序〉,此为行书学习不祧之祖,然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临唐、宋、元、明、清名家诸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100_37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DSC090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回答我的问题,里面的回答很精彩,尤其是对大师的回答,有深刻的教育意义。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