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淡然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以前也曾看过不少金鉴才先生的大文,关于继承与创新、流派与个性。。。。。等问题的见解,立论精辟。还记得他有文中提出的书法不等到于写字的观点,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先生也是主张和赞赏文人字的而不屑于民间书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好帖,受教!先生评康有为的那一段实在是精彩,说出了很多人云亦云的人的不敢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好文章!真恨自己孤陋寡闻,对金鉴才先生如此缺乏了解,实当刮目!
淡然君荐贴之举有功德,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好帖,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此帖好象是从深圳某书法网站转过来的,我看过一次,今天再读还是受益匪浅,如果在能帖几幅金先生小字就更好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言谈一家之言,可为广世之鉴。所言自有琢磨之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领教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不敢苟同 临贴没作者说的那摸肩负重任 临铁---创作 只是书法创作方式及风格之一 守其创作法的人感觉如果不临铁感觉就没根了 所以以偏带全 书法创作成了感悟贴字的演绎作品 片面片面 林铁要取其所用 锻炼用笔 感悟结构 体会作者 归纳篇幅  碰撞灵感 都可但不是唯一 作者又是康公第二了 教教大家怎么按须林贴比在这里空喊和臆断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金鉴才先生谈临帖

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