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33|回复: 4

晚成须大器 彩墨抒平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晚成须大器  彩墨抒平生
--记青年画家王来胜

初识王来胜大约是在十多年前,那时他正专注于花鸟和人物,见到他的第一幅画是传统的设色牡丹,四尺整宣,三朵“富贵”,花团锦秀,姹紫嫣红,作品构图精巧、虚实得体、色彩明亮柔和、用笔老到、细微处尤见功力,栩栩如生、灵动鲜活,让人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审美情感,悦人耳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接触多了,对其人品艺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师法传统是王来胜绘画的一大特点。自幼勤于绘事,遍临《芥子园画谱》;拜津门宿儒臧颀先生为师,学习古典文学、古文字学、书法及积墨山水;师从著名书画家梁崎先生,深研画理,用功于“四王”、石涛画法,师承于娄东画派。从拿起画笔那天起,王来胜就一头扎进传统绘画领域,不断参悟、领会,深得传统技法精髓。在他日臻成熟的绘画作品中,无不表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从构图到色彩搭配,从笔法到技法,传统画法的影子无处不在。一段时间,临摹传统、嫁接传统,把传统当作作品的主题和灵魂,每一件作品无不出于“四王”和石涛左右,中国传统山水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厚积薄发,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也为自己以后的进一步探索与尝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执着是王来胜为人为艺的又一特点。“人生执着方精彩”,这是王来胜的心声,也是他为人为艺的真实写照。他的勤奋努力在天津书画界是很出名的,他总说自己笨,就要下笨功夫。三更灯火五更鸡,二十余年默默耕耘,甘于寂寞,无怨无悔,为了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每天作画十几个小时,他用过的画笔可以用捆记,颜料和墨汁可以用桶装,用过的画纸可以用车载。屋外世事纷杂、熙熙攘攘,画室内安静恬淡、墨香飘逸。置身闹市、心归山野、青灯相伴、日耕夜作,专心于自己笔下的花鸟鱼虫、人物和山山水水。这份耐力、执着与勤奋常人很难做到,而王来胜做到了。
不断突破、求新求变是王来胜持之以恒坚持的艺术目标。总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创作,不断探索、悉心研究、大胆突破。早在十几年前其花鸟作品已经初具新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造诣,特别是他的牡丹得到了很多书画界朋友的肯定与赞赏,他本可以沿着自己的路子走下去,在传统花鸟领域占的一席之地。但是,他却突然放下了,转头研究人物画法,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仕女在笔下成为他那一个阶段的创作主题。人物画法逐渐成熟之时,他又一头扎进了山水画的天地。在传统技法烂熟于心后,他背起行囊、轻装简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写生,西到华山,北到五台山、盘山、太行山,南到普陀山、泰山,每一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坚韧执着的身影。
游历增加了阅历,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抒放了胸廓;游历积累了一摞摞的写生稿和数不清的照片资料,万千山水了然于胸,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阅历的增加,其创作风格也不自觉发生了变化:笔法技法越来越老辣,构图大胆,用笔沉雄,线条在细腻中不断揉入粗旷率意的艺术元素。这种变化是在不自觉中悄然发生的,日积月累的东西,不自然地随画笔飞流直下,所谓成竹在胸,胸中有山、笔下有物,笔墨随着心灵在宣纸上才能飞动,才能活起来。没有造作,没有刻意求变,没有在脱离传统的基础上去为了创新而创新。这种变化,这种创新是纯自然的,是勤奋努力的艺术回报。看王来胜最近创作的大幅山水,一改过去细山细水、精雕细刻,逐渐摆脱了传统意识的束缚,大开大阖,尽抒胸怀,大气磅礴之势扑面而来,多了自己的东西,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他的花鸟画,色彩浓烈,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注重鲜活和灵动。观其画,让人能感觉到花朵开放和鸟儿的思绪,仿佛能听到花儿次第开放和小鸟嘶鸣的声音,赋予了画面生命的律动。他的仕女人物画,线条细致、形神兼备、清新亮丽,静静地欣赏一个个或站或卧、或静或动、或活泼或文静、或嫃或怒的仕女,衣带飘飘,神采毕现。他的山水注重色彩搭配,构图的呼应与协调,在细节精描细绘的同时,注重画面的气韵流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由注重传统而气散到笔墨传情达意而气聚,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只会青睐这些努力勤奋的艺术追求者,他的坚韧与执着也得到了回报。王来胜先后被中国工艺家协会和天津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现为天津书画院一级画师、大运河书画院院士;作品在多种报刊发表,并在全国电视书画大赛等书画赛事上获奖;2007年与友人一起在北京荣宝斋成功举办了画展,得到了书画界广泛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天津)书法节上,他的作品受到了收藏者的青睐和欢迎。
如今,王来胜正专注于自己的画事,努力吸收新的艺术元素,丰富自己的绘画主体,不断思索与创新,领悟绘画真谛。我想,假如用笔构图再大胆一点,打破传统意识的束缚,尽情地把自己的艺术感知转化为强烈的艺术张力,让艺术的生命力更加鲜活一些,在艺术的山峰上他一定会攀的更高。


2008
1215

  
发表于 2008-12-2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作品吗?发上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笔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运河上 于 2008-12-25 09:17 发表
em1 em1 em1

承蒙夸奖,还请诸位师友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东丽书法 的帖子

朋友的作品照片我现在没有,有了一定发。练习写写评论,还请主席多指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