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054|回复: 9

[原创] 我与一网友关于楷书方面的辩论(附创作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网友在QQ群上称看了我的楷书感到不舒服,并大力推崇田英章的楷书,就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辩论。& D. |# T: a2 v% @: o5 d
  
( ]9 l4 t+ M! g6 l& }2 ^  我:不舒服是因为你习惯了以唐楷为标准来看楷书  
5 w2 o2 L8 S1 S0 u  2 T7 T# P7 g2 X8 T$ E2 u8 d
  网友:也许吧    z. d4 f. ~, e: D, x
  3 w& [( }7 T- I8 z5 r
  我:讲求间架严谨,每一点每一划都不能背离流行的唐楷作品,你没有能力打破这种局限,就永远躲在唐楷的圈子里打转,眼界也永远提不上去,最终以馆阁体收场  
/ R) H# E3 ~" ~6 _, k7 w  % Y. t  m3 s5 c# e
  网友:有时候我想把楷书从别的角度来看一下,可是总做不到  3 N" x, `% b8 ^8 I7 E5 o# A
  # j, }# z, u0 u- V& V# M
  我:这就是思想的重要。从你将田英章那种以背临欧体为创作的观点中,就知道你有着这样的毛病了  
; @/ o+ X5 I7 }' _2 m8 @8 V  
- ]+ r1 [! `1 x. `* n# i7 ?0 h1 r  网友:可是我也不想从别的角度来看楷书  
" o3 n5 C- U) p4 Q  , r) w" i. |* Q8 @! ]- j; J
  我: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没能力做到,这亦是心胸狭隘的体现,(这时网友发了一幅田英章的楷书作品称:这样的字不应该我们学习吗?)前人学书,是从小开始,一笔一划,不敢变化毫厘,结果写的人多,称得上名家的少。田依附名家才出名的,这不代表他的水平高,只能说他写欧写得较熟练,在清代随便找个进士,恐怕也写得比他强  
9 p: u  x4 O* x" X5 ^. w; B% I  / O( R- k* \) E% H" l4 q5 N5 K
  网友:为什么田老师的讲座观看排第一?  
: f6 l6 S/ G$ r5 I  
3 s! n+ A* \9 {5 d  我:那是因为他的字跟印刷体中的楷书相近,就如搞钢笔的庞中华一样,田就是毛笔字中的庞中华  
/ |) s' R! {: v8 L/ ?& @  
: C( A8 r7 G# H+ m/ U5 H4 Q& z  网友:难道大家的眼力都有问题,因为都学他们的字啊    j2 g0 K# u6 D: Z/ A: A
  6 E8 V7 N2 c$ y
  我: 珠穆朗玛峰不是人人都能到达的,能经常上大酒楼吃山珍海味的,非富则官。(此时,我为了解答另一网友提的一个问题,以齐白石为例子谈了自己的看法). x' i0 s0 @$ H+ a
  
) i# M2 t: }2 H8 Y  网友:齐白石最早学的也是古人啊  
9 N5 {6 j) D# e$ g" Z9 Z3 p  3 B+ Z7 u' c4 G
  我:什么是古人呢?一句平常的话,只要放得适宜,就比什么名人名言的效力大  
- v) D! ]3 C9 j4 ]  @+ J  
6 H% \( j; X1 W) g, g0 f( n; o: D  网友:精于古人后才独自出新    n6 r* B' W- F! [% N. X5 U8 z
  
1 Z! g% g3 V% g/ C9 P/ ~, d5 ~9 f  我:佛性无南北,那来精于古人的道理,古人就是古人,自己就是自己,只要运用得好,将孩童涂鸦的线条组合起来,也可成为佳作的,这涉乎个人的理解力问题。刚才有人提出启功的书法如何,去看看尼采著的〈悲剧的诞生〉,体会一下日神、酒神所象征的意义就明白了,自己去找答案吧,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又如何呢” 。
* F; N: F, \+ n6 X. J. @- ^  / r* G( d5 ?6 m& p# |
  2008年10月2日
, ?1 s# z% @3 b/ O& Y- J. i' l  [7 e* {: J8 \* j, ^2 z
附一:我写楷书的心得. B1 P) D5 k" z# d' U7 W% V# j

2 m/ o0 @$ R7 b  我不喜欢那种“描”出来的楷书作品,描得再好,对楷书的理解仍处于初学阶段
/ L% C' `! R. B# W0 {" B  我之所以将楷书写成这样,主要原因是来自对楷书的理解, W: u( G* d2 J4 L" w4 H+ i2 A% B
  我认为,既然是写字,既然是楷书,那就是一笔就是一笔7 v; L$ s" U2 {2 T" x; U7 \
  于是就循着一笔就是一笔,去写出自己的风格来! F7 W  [8 \' E6 i0 e5 f8 J5 S+ X
  所以,我所写的每一笔都显出果断的意味
9 W5 u( R) q) M5 M/ s
  当然,对楷书的理解仍处于“描”的阶段的人,是难以接受“写”出来的作品的。
. G8 h3 s3 P$ K# R2 D+ p7 p  I, I
: @0 Z/ \/ a" ]/ k( V1 z4 I* I5 p- H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8-11-13 15:0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1 em21 e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榜书痴 于 2008-10-5 22:02 发表 , ~+ `/ ^) o4 `
em2 em2 em2
* o1 t+ }6 u- y9 j2 D) i1 k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是个燕雀和鸿鹄的知见问题。佛学里有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可能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些帮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听雨凭风 于 2008-10-7 15:32 发表
2 H* i( {* Y; B" q其实这是个燕雀和鸿鹄的知见问题。佛学里有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可能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些帮助吧?

; a* S% H, u8 M" B; A8 B  m& v; C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liverlu 于 2008-10-8 12:41 发表 : h/ \% Y9 o- J/ c
手上功夫不能让人服气,就只能靠嘴上功夫了。。。em4

) d' i( b# {( K5 [* k9 C) t! `手上功夫如无法让人服气,嘴上功夫也不行。一个人如果讨厌某种食物,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令他改变的。em4 em4 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不同的人对楷书不同的理解写出来,让大家去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