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450|回复: 4

談 談 金 石 書 畫 大 家 朱 復 戡 先 生  ■徐志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談 談 金 石 書 畫 大 家 朱 復 戡 先 生
0 E- ^, {. Z( S- P# i■徐志遠
8 n+ l3 S  O- a% ~3 i6 e  K& i

  Z; {' S+ H, f# k8 ?% C* g
  |$ ]* G/ P8 ]1 _) [: F
; G  v  P6 t- m8 g5 V' e  燠熱的盛夏剛過,我便與朱復戡研究會會長、前濟寧市委副秘書長馮廣鑒南下──訪金石書畫大師朱復勘的弟子陳孟中。
$ \5 w3 n9 c( D& ]+ `
+ G# J8 S9 a8 ~8 P* _3 N  乘山東航空公司的1171號航班,晚六時許著陸到達廣州,一下子進入火爐裡。攝氏三十六度的高溫讓馮廣鑒和我如沐大汗淋漓。
' n1 O5 o( C1 `0 s4 y
, T2 g+ L$ }6 t  k7 z  在廣州體育學院的招待所裡,該院退休教授、七十八歲高齡的陳孟中來訪,一見面,我心中叫好:陳教授不老,腰不彎、背不駝、耳聰目明。我所擔心的採訪障礙是多餘的。馮廣鑒作了介紹。開宗明義,我說:「請您談談和朱老的經歷。」 0 l9 k3 r9 a% R; I2 b9 `# W
" l+ U3 ^; o+ Q" i/ \
  他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徐先生。六一年我到泰安打排球比賽,賽前泰安體委先安排了參觀岱廟並爬泰山。在岱廟天貺殿裡,我看到一個老人,那時候看上去也有七十歲了,站在高高的兩層桌子上正修復著著名的天貺殿壁畫。我當時不禁驚叫一聲。聞聲,老人在上方向下看了我一眼。這時,旁邊的人對我說:『這位老先生可不得了,金石書畫大家!』『你們是哪裡來的?』老人隨便地問了一聲。『我們是上海排球隊的。』我回答。老人說:『我也是上海的。』當時我很想跟老人多攀談一會兒,可是,整個團隊都等著我,只好向老人道聲再見,就匆匆而去。」 「擦肩而過。」我替他惋惜。   v% o& K- e4 N& o% P. d  {

# @+ x3 a4 r/ t1 z) y, _; b% d, s7 L  陳孟中接著說:「轉眼十一年過去了,這時我已到濟寧一中當老師,再次帶隊到泰安打排球,我有個好友在泰安教學,他叫宋遂良。他說:『孟中,你不是喜歡寫字嗎?泰安有個大家,我帶你認識認識。』我說,『泰安能有多高的水平?』當時我的書法在濟寧已經小有名氣,我半信半疑地就跟著他去了。去到一個路口,正碰上朱老跟一個人說話,我們在旁邊等著。朱老和那人說完話,宋遂良說:『孟中,我給你介紹,這位就是朱老。』我恭恭敬敬地向朱老道聲好。宋遂良想介紹,朱老擺擺手,說:『不用介紹。』朱老轉向我,『六一年那個帶隊到這裡打排球的不就是你嘛。』我非常驚訝,時隔十一年,沒想到老人記憶如此之好。朱老說,『走吧,回家。』走到朱老家裡,宋遂良說,『他也寫字,想拜你為老師。』朱老說,『寫篆嗎?』我搖頭。朱老又問,『寫隸嗎?』我又搖搖頭。朱老說,『你寫什麼?』我說,『我寫楷書。』朱老說,『你寫寫我看。』我寫了一行字。朱老看完,說,『你的字鬼頭鬼腦,小腳女人!』這一次我震驚了,自幼習書,這是頭一次聽人對我的評價,我當時就說,『朱老你這個老師我是拜定了。』」
! \1 U# C5 L2 W# _0 X0 N/ p$ I; F* Y1 V& H1 o; w% g9 l
  翌日,我去陳孟中家拜訪。喝完第一盅「功夫茶」,我抬頭欲觀雅室,卻被眼前的一條幅攔住了視線。那是裝在框子裡一幅水墨竹子。三根竹子交叉拔上去,挑著濃淡幾串葉子,寥寥數筆清淡文雅,左上方是一代金石書畫大師朱復戡題的詩:
' j0 U* W) E5 {, u, O  V
. p; ~; U& I. i% n: o! m; K  陳生初學畫,寫竹兩三枝。 " ?4 g5 M. n2 V( ]4 ~# @- x

  f. {$ e# d, T. h; h$ \  淡泊明其志,虛心以作詩。
+ r  h9 ~: M3 E
' \) K- x8 p' L8 g) H9 s' f  孟中妙繪,丙辰夏題,朱復戡。
& n. q; V4 q% F! T: l' l4 U/ Q: ~: {2 s
  陳孟中走過來帶著欽敬向我介紹:「這是我早年畫的,恩師題的詩。他老人家一直保存著,恩師仙逝後,師母徐葳說,『這是你畫的,你拿走吧。』」 # e1 |, s9 s) Q# G* K

6 S1 @* }+ k3 K* r  陳孟中把條幅放在沙發對面,想必是他的座右銘。 1 l( e0 w. A! B5 q, b5 L
: p/ W( R; y: ]) n! w/ s/ N/ G
  陳孟中先後就讀於北大、上海復旦中文系,曾任國家排球二隊隊員和上海男排指導,並擅書法喜繪畫。自拜朱復戡為師後,他謙虛好學、勤於筆耕,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大師的點化下,他的行草隸篆已屬不凡,出版了兩本個人書法專集。
. c. g) [6 ?9 I0 \! C
5 f& n  Q3 g" k/ m3 v; w  陳孟中談道,他第一次到泰安的朱老家裡,那時朱老正過著「牛鬼蛇神」的生活,一間屋從中間隔開,裡邊是床,外邊的一張桌子上成了雜貨攤,上邊什麼都有,寫字時現打場子,把雜物挪開才行。那時,朱老風趣地說,「我這是方尺三地。」
4 Y5 ^! \/ }1 Z. p  ?9 u! j$ r/ ^' Z/ h8 J
  隨後,陳孟中從書房裡端出一方硯台,讓我們看。
/ j9 m8 ^6 }! Y- d( a% x
9 H- a3 @$ V- V+ A. W  x' n  他說:「一九七五年,我攜著這方舊硯石讓老師鑒定。朱老摩挲良久,說,『當為汝刻之。』當時嚴冬時節,石質又堅細,朱老刻了一宿。」一九七五年朱老已是七十六歲高齡,所刻印章,大刀闊斧、雄沉精絕,非大師所不能。 馮廣鑒捧在手裡上下左右翻看著,嘴裡不住感嘆著:「這方印價值連城。」
( K9 D0 ?& k7 z0 |/ k0 A
' J8 Z1 B$ ^$ `/ o1 K: ^1 k  的確,這方高五厘米,長二十一厘米,闊十二厘米,重三千一百克的古舊紫端好比璞玉,經大師的精雕細琢,真如畫龍點睛!
  {/ G% {) ^2 d; `* l4 j, [0 G( e
  陳孟中又拿出珍藏的「作業」,是他當時用報紙寫的書法習作,上邊有朱復戡用紅墨水為其修改的筆跡。 8 ^8 ^; U4 o9 s
3 W; a$ x' Q. O
  馮廣鑒說:「我也有,也保留著的。」 1 D1 b  b8 U8 R. j

, k( R8 |3 T' f8 }( ^% A  睹物思人,可以想見,大師為弟子們用心良苦。而弟子們又是多麼細心。
) m1 `8 [' j, U# J. r
- `$ U! m* A; x" o  陳孟中說:「雖然那時候生活這麼艱難,可是朱老心胸開闊,該吃的吃,該說的說。」人活的就是個精神。朱老當時七十多歲了,單手提壺,毫不顫抖,開水直下,點滴不灑。
: c) K: K# {% _" S$ N% C/ f3 J+ M$ m7 \) b* g' N
  我說:「你當時在濟寧工作,有時間去學嗎?」 ! q9 z, h9 b1 V+ \4 i
. N1 T) c) \  w8 W
  陳孟中說:「星期天、節假日,誰喊喝酒都不去,就去泰安。就是回廣東也要先去那裡,回濟寧先到泰安。」 朱老很有個性,對學生、朋友和藹親切,據說,他的另一位學生劉承闓當時跟他開玩笑,說:「我們無產階級就是要把你們資產階級的東西拿過來。」 + F9 B: h5 v; _% I7 Y1 p
% p" a) U/ _0 ~5 E
  朱老笑著對陳孟中說:「你看這個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 V# W7 n# p$ G
% x. @0 R5 k4 ^  d8 B: R! Q
  一次,朱老到濟寧,陳孟中把宿舍收拾乾淨,然後指著窗台上,對朱老說:「牙刷、牙膏都給你準備好了。」 朱老張著大嘴:「你看我還有牙嗎?」
0 f; }! [$ x0 h+ Q  k& o% Z% B! X! ?5 l
  但是,朱老從不向權貴折服,當官的去求他的作品,難了!而普通人若是真心喜歡他的作品──拿去好了! 不過,朱老對弟子可不是這樣教育的。
& m0 O$ m9 }& j- V% [: C! c& c* D  q; x4 J! G4 U( @- K  A
  在談到這方面時,馮廣鑒插話道:「朱老晚年,有一次和我一塊吃飯,他頗有感慨地說,『你看不起官員不行,沒人支持你的工作。接受我一生的教訓!』……」 % m# S, m' W  z# G% X4 A# K  z' d
4 _# d8 z7 |/ n- j
  陳孟中說:「朱老說話很幽默,好打比方。他吃飯很少說話,他把這叫作『埋頭苦幹』。他把『怕媳婦』說成『怕酒壺』。大家不明白,他作了個架式,一手叉腰,一手伸出指著,他說,『厲害的老婆就是這個樣子的,一手叉腰一手指著你罵,像個酒壺』。」。
3 B9 Z0 R4 x: l# J+ G" P; n5 _9 f% j+ C8 K
  跟學生講書法朱老也愛打比方。
! S* x3 r" \1 G- P' `# s+ w/ U& n0 }$ v! n
  陳孟中說:「老師講,書法的『收放』跟打拳一樣,先把手收起來,然後再放出去。他說,一幅書法作品像一台戲,有主角,配角,有跑龍套的,《沙家浜》裡郭建光、阿慶嫂是主角,胡傳奎、刁德一是配角。一幅書法作品裡,寫得好的字是主角,寫得差的是配角。」
" h: C8 R% P! |) p+ Z. |  u
5 o- B# g2 L4 y- `  朱復戡不僅金石書畫堪稱一代宗師,他還是一位詩人。他一生寫了很多詩,僅他的弟子馮廣鑒主編的《朱復戡墨跡遺存》上就收入了一百多首。他的詩,格律工整、意境高遠、清俊峭拔、大氣磅礴。同樣是一代大師的劉海粟寫完詩稿常讓朱復戡修改。一次,陳孟中帶著朱復戡修改的詩稿到上海交予劉海粟,為了酬謝,劉海粟將桌子上剛畫完的一幅「松樹」題上四個字:「鬱勃縱橫」,送給陳孟中,陳孟中拿去裱了帶給朱老看,朱老看完,說:「一幅這麼好的畫糟蹋了!」
) _, V/ v% T5 h$ p0 H" E6 V: I2 i/ m7 k7 I  j
  陳孟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 ?! m( e, Q6 Y* E# s

' _+ S! C! u5 b% Y9 F  見弟子懵懂,朱復戡進一步說:「所裱,天留得太多,把畫中的松樹壓住了,沒有了那種高聳入雲的氣勢。」 + }& @* \+ M4 R

4 ~, c' I5 w7 P1 V5 H3 K! b  諸如此類,弟子們都受到了很多的啟悟。   m" i% `2 |; B* Q3 f

8 [6 @5 r3 k* h0 e5 z5 r$ R1 X  陳孟中說:「老師畫鷹,畫面上就一隻鷹,從不畫山和樹之類。他老人家說『鷹本來翱翔天空,天上什麼都沒有,你畫上山、樹,鷹飛的也只不過比山高一點!』」   g* E7 p! @& u1 z9 j

% N4 X8 }' H0 r, g' N6 @  採訪進行到中午十二點,我們去吃飯,飯局中的話題還是朱老。第二天,又採訪了一上午。談起和朱老在一起的日子裡,他的學生們總是情緒高漲。 6 }0 f  v; P' `: z6 z# w
7 @, L3 P6 c9 V3 i  r
  對陳孟中的採訪結束了。準備翌日到深圳採訪。朱老晚年連續幾年被深圳政府接去過冬,並留下了大作。晚上,我獨自走在珠江邊上,散尾癸以及高大的榕樹、樟樹、檳榔樹被江風吹著,我的興趣並不在於重遊珠江,滿腦子裡依然是兩天來採訪到的那些精彩的故事。我雖然沒見過朱老,但是,通過他的這些高足,我彷彿看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o2 S7 \* p" K3 _0 }5 B  V' V

) ^: _$ v: w4 h" I. d+ t" \[ 本帖最后由 貺道人周斯澄 于 2008-10-3 11:1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复戡先生当享大名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