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557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书法收藏家董国强也表示:“书法比起更为具象的绘画来,它的抽象性决定了它欣赏门槛高、不易被初入市场的人们把握的劣势,所以,收藏书法的群体又远远小于收藏绘画的群体,其带来的‘票房价值’较之其他艺术品类显得相形见绌得多。”
- A, |# T1 w+ V# N1 V2 H! X& d( M+ d: e; F
9 V9 k/ v P/ o+ u0 r, F' j* t
* r8 G6 `0 l3 n" t! f, S
北京荣宝拍卖相关负责人陆红梅补充道:“书法由于其本身价值不易评估,而且人们普遍误认为书法作品的创作相比绘画而言要容易,数量也会较多。目前很多人买书法不是可观地看中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是冲着书家的名人效应。相反,一些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由于作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够,其价格往往较低,甚至无人问津。另外,书法不易解读和欣赏自然就带来鉴定困难的问题,也是很多藏家和投资者不敢轻易涉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k6 k- B2 Q5 l+ V( e
5 F1 U/ D, ?9 K: e. ^
4 z& X/ \0 A! {+ L+ p/ I3 M7 f1 w# @& O& M
【最新行情】
6 c/ _; _( r7 p0 H2 j5 N3 }. i( E, ] Q% s# A' U
/ _$ a0 a6 h c L U+ f3 ]+ [ \% D: f
市场冲破寒流 显现投资机遇" s. j6 d4 G C% ^+ M
2 @( H" M L9 X7 u) u* l) f' |) \9 g/ P1 {# n
, Z2 Y' V+ Z# \. I7 E0 ?
其实,早在2004年,北京翰海拍卖的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就曾拍出4620万元的书法天价,随后宋米芾《研山铭》也以3298万元的高价拍出,但书法市场整体并没有因此被带动起来。去年年底以来,中国书法市场出现整体启动的迹象,拍卖天价不断涌现。2007年12月西泠秋拍一件王铎《草书诗卷》以1691.2万元高价成交,掀起了书法市场升温的序曲。
7 P& Q2 Z) q1 S) d, t2 F, S6 }9 z+ o( J" U5 K$ _, k
- w+ {# u& o1 L" m8 @
* ~3 ]+ k' w1 ] h( u0 S( M 在5月份刚结束的2008匡时国际春拍上,“截玉轩藏”宋元明清法帖其21件拍品总成交额达1311.6万元,超过估价一倍以上。其中,宋代洪迈《行书新茗帖》以324.8万元成交。“吴门书风”作品的17件拍品共成交2246万元,其中吴宽《行书杂诗卷》以694万高价成交。而唐寅的《行书自书诗》最终以1120万元执全场之牛耳。来源清楚、传世稀少的精品仍是市场的宠儿。! H' d' m, Y) J5 c; |# R; W
5 i) V M2 B5 x4 U0 Q+ a
# L {7 T3 L- n! Q# p6 v: S9 o$ b# j; z
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价格增长的势头也非常明显,不久前在中贸圣佳小拍上,一副郭沫若的对联拍了约145万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启功、赵朴初、于右任、沙孟海等现当代名家作品,价格也不断上涨。今年3月,于右任的草书《石鼓歌十四屏》立轴在北京长风以126.5万元成交,创下其书法作品拍卖最高纪录。
& v. P) b, @) U- K, t+ c
! F3 _9 u' L# G! p/ J5 O8 u R2 _8 j! f0 T0 w
6 I7 c9 X. Y7 H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部总经理胡研研女士表示:“从近几年的拍卖成交情况看,人们的收藏更注重作品的稀有与珍贵,无论时代远近,好的作品一定会产生好的价格,价格与价值更相符。书法作品的投资,需要参与者具有较好的修养和较高的财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