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601|回复: 4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
6 J8 b" u7 E! Q5 |
' T/ v) V8 F7 H5 K5 |# k2 Z# |0 e6 ]( i2 E- Y& T8 ~
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几个我在书法江湖网中与网友探讨《汉字的综合之美》的帖子。
% z  |' m: L. {; J2 i2 {/ o7 m
) j5 U7 z+ B& b$ R& _《汉字的综合之美》中有关毛笔写新诗的原文:
( p$ E5 t- k1 _) ?' {# Y5 l      书家选择书写的文字内容,通常是一首诗,或者一段诗化的文字。在古代,古人行文大都注重文句简洁,抑扬顿挫,韵味悠长,与书法有着天然的契合,选择不是问题。而现代文体中只有诗歌还有可能注重节奏和韵律,所以选择很重要。我认为,一首简约、含蓄的新诗,完全可以作为承载书法内涵的文字载体。与旧体诗相比,新诗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格律(能否形成格律在此不进行讨论),没有平仄、对仗等具体格式要求,诗的节奏、韵律的形成只能依据诗人对现代汉语的语感自然流露,因而新诗的节奏的起伏迭宕,句子的长短参差等都较适合于书法对书写文字内容的需求。新诗中的一个音节、书法中的一次蘸墨(从吸墨到吐墨)与人的一次呼吸都有达成默契的可能。让现代书法与新诗一同成长吧!
% R5 i) C; K4 l% A5 Z  E% @      …………: F' ~) f* ]' K- Y) E* C/ z# X
  能够用毛笔书写新诗,甚至直接进行新诗创作,并形成为一种习惯沿续下来,就保存了一条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直接互动的通道。使书法与精神个体当下的生命律动的形成共振存在着可能。书写的文字内容替换成新诗,与古典的书法意境拉开一定的距离,不仅使现代人们对书法的阅读感到亲近,而且使许多现代人特有的如:孤独、焦虑等情绪有可能影响到书家书写时心境,进而有可能寻找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毛笔写新诗,使文言形式与白话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在一个创作主体的内部,呈现在同一个创作平面上,这就像在新旧文化之间架起了一道直接沟通的桥梁。从这里既可以通向古老的中华文化最幽深、精微处——道,韵味、气息等;也可以到达当下中国文化的最前沿部分(即由现代汉语浓缩与凝聚而成的新诗)。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就书法而言,有了一个新的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的阶梯与通道。对新诗创作而言,在毛笔书写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会向简约、流畅、充满韵味,追求意境等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方向靠拢。% l. u- q+ U2 L
  总之,由现代汉语实践所浓缩与凝聚的,具有独特气质与韵味的文字流(新诗等)将可以成为注入现代书法的一股活水。如果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现在做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能使书法艺术的存在状态发生重大的改变……
4 w+ l; g/ d7 l+ @( }. b5 {+ G8 E7 F. N) `) j
# Z1 w8 r0 }, O" x& P, k
森贺先生回帖:
5 Y6 T# K, Z" u      鸿文拜读再三,所论颇有精辟之见,是难得一见之好文!) v& {% z$ v1 y( P6 @# M% u" l$ |
      有关用毛笔写新诗,的确有难度,在这里也补充两句!: _6 N+ m. t( `) _6 d
      为此我们曾经做了大量之尝试,新诗入书之章法布局乃是个大问题,因为无法融入过去已经定下来之表现形式,新书法审美方式又尚未建立起来,再加上这里之实用功能要大于艺术功能(因为新诗既无法用篆书来表现,也无法用草书来发挥),再加上还有标点符号之累赘,要勉强结合起来主要还是要往实用之目的去靠。
2 K' ]7 \5 j* H  y! U      新诗不同于旧体诗词,旧诗词很多都为人们所熟悉,新诗无法朗朗上口,能让多数人背诵下来的,非常之有限,写起来缺乏一种互动之***,所以用书法来表现和进行创作,首先必须让人们能够解读,然后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无法看懂一切皆告徒劳。因此聪明如郭沫老,甚至敢于创造时势如毛主席之都没有去尝试,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E2 A9 [/ Y3 r! O( q
      另外简体字入书的问题,也因为简体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将文字进行无性割裂,这对古诗词意境造成一定程度上之破坏;所以,最少目前这一代书法工作者,是很不愿意用简体字来进行书法创作,其理一也!
9 {, f! Z% ]# S! g4 h      用书法来写诗、词就没有这些问题,就连用毛笔书法来创作其他之文体如对联、古文、散曲、歌赋等都能两得益彰,唯独为什么新体诗就不行呢?乃知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割裂性。
( c) s, F! x  e/ B/ G3 c
6 W4 ^8 g+ ^$ X# G9 q9 k# k& ]      原文中就说的十分清楚:"....其实,语言文字通常是一种成熟文化交流、记录、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中华文化更是如此。中国古典诗歌及诗化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汉语精华的浓缩与凝聚,它将古汉语的音与意的揉合之美推向了极致,书法则将汉字的形式之美推向极致。而形、音、意在人的大脑中是先天综合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诗歌与书法的结合就可以将汉字的综合之美推向极致,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在古人的书法佳作中,已经十分完美地体现出来了。..."% ]9 {  E# E3 x# C

- a: l/ L9 t! w7 ]    拜读本文,产生一些不成熟之感想,写下来就教于诸位大家,并希望诸位关注书法艺术,乃至中华文化之未来!8 W7 M" q" }: E( U8 `
; T4 f9 O1 Y0 Z8 G2 m% R
虫甬回帖:
6 T+ T1 F! o# m7 L      森贺先生所言尝试“用毛笔写新诗”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具体的难处,给了我好些启发。- S$ z8 n3 h  L6 W+ E  H8 U# o! O) i! {
      如何“用毛笔写新诗”的问题我也曾思考过,尝试过。
' k- Z% ]* y( q/ ^& j  H1 j* E/ B      有一段时间,我尝试着在自己的新诗作品中选了一些自以为简约且有意味的小诗,通过反复的吟诵,努力使自己的情绪返回到与创作该诗时的心境相似的情形,并将诗歌中的“的”字大都改为“之”字(“的”字在文句中出现的频率太高,写起来难免会雷同,而“之”字的写法变化多端,可以适用,且将“的”改为“之”后,对诗韵味传达也无大碍),然后用毛笔书写。总的感觉不是很对。
, g$ E: r1 t& D& k0 X      即便如此,我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养成的对书法的阅读、书写习惯所至,用“用毛笔写新诗”从理论上说并无不可。不妨将自己感觉不对的地方进行一些分析,原因大约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养成的对毛笔书写文言的心理定势很难摆脱;二是新诗与旧体诗相比,语言结构相对松散,句势的承接不够紧凑(新诗的创建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像旧体诗那样要求,可能过了),书写起来不对味;三是自己在对书法的结字、用笔、章法等的把握能力还很欠缺,写旧体诗尚且免强,想对新诗“以手写心”岂易哉!
* L1 d* n  f' a% a
# k8 c0 e8 ?5 G9 b! ^  t; U- c: @      “用毛笔写新诗”已非日常的书写状态,我的想法是,要和千百年来养成毛笔书写习惯相衔接,不妨用繁体、竖排(繁体、竖排,在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那里是十分自然的事),标点可以不用。通读一篇没有标点古文,非要有相当的古汉语功底不可。而通读一首没有标点的新诗,则相对容易得多。记得我读初中时,同学间传看繁体、竖排的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没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可见在具体文章中,阅读繁体、竖排并没有想像的那样困难,当然书写是另一回事。, l1 Q5 u7 s7 l& R
      再说,以我自己创作新诗的感受,诗歌(新、旧诗都一样)在吟诵阶段,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标点,而诗歌意味的传达也与标点几乎没有关系,只是在形诸于文字时,才考虑到怎样用标点。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首诗已经写出,而有些部位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标点才最妥当,所以有些诗歌干脆不用标点,而以分行、空格来提示。
! p4 j# a% X0 {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同样是用毛笔写汉字,新诗和旧体诗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心理差异呢?真想看看新诗草创时期,那些前辈们用毛笔书写的新诗手稿,可惜手头能查到的只有鲁迅先生用毛笔书写的小说文稿的影印件。+ v5 i: T4 p: z% J; x
      零星地想到这些,手头还有别的事要忙,疏陋处,请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两帖:& \2 T9 q0 e  _3 x+ d% N- K

2 G4 ?2 D: b: m3 w, i森贺先生:$ O9 A0 a( M% P* k6 \! h0 D
9 u# n3 N0 j- O8 p1 k
我有不用看法!
" P; q5 u. A- f1 g古体诗词不需要标点可以解读!
' u  t8 _0 v" P4 x9 V: u但新诗却非常依赖标点,因为标点如?、!、!!、!!!、!?、?1、或--,甚至....都会给字句赋予不同意义和感情,如果不用标点,非要猜上半天不可!这对于欣赏新诗书法作品将造成诗书无法融合一体而大打折扣.; j. l, C# O4 l  X4 U/ `/ `: p3 D/ m
浅见认为,可以直写,横写!- F3 o) `) r) F$ @9 M
但要加上标点.
' f& s2 H# f2 R1 n一句一段,
  W0 X; g. t% M% a  z竖写右起,写成长卷形式;
2 p& P" M  }9 V2 a横写左起,写成条幅.! ]$ ]  w4 D& g! @. K
如能配合得好,视觉上还不至于太差.
/ [9 H0 j4 c& t/ t但是,不能草书,篆书.
6 @6 o! w# s4 o0 C除了竖写外,连隶书都不适于.# i( o4 _5 n& @
只能以楷书和行书书法来表现.! t9 N- v3 A! h; t) r
可以试试看!# S' K) r3 k, B: e
/ x9 r& f+ S5 T- w3 l

3 L% N) i4 G* o; h) k- Z% R  ^& m& r虫甬:2 o! T& y7 z9 P( G

9 s& w$ p( `% a森贺先生对“用毛笔写新诗”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有许多经验和心得,值得参考与借鉴。
# X# h/ ?0 p0 ^* l    我只是在近两年来,思考了与“汉字的综合之美”相关的问题后,才开始进行“用毛笔写新诗”的尝试,尝试也主要是局限在行草方面。但我依然认为“用毛笔写新诗”,特别是在行草方面,繁体、竖排,不用标点,仍是我今后的尝试重点。3 t7 E" }' E6 y
    诗歌创作在酝酿、吟诵阶段,情绪的起伏、跌宕和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密切相关(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平仄就是根据声调的扬抑、长短、舒促来划分的,而平仄是构成旧体诗格律的重要基石之一,值得新诗借鉴),这也是与书写可能产生和谐共振地方,竖排、不用标点就可以使书写的行气更顺畅,也可能一路无碍地通向“以手写心”,甚至达到忘情、忙书的境界。. ^' R) a2 N' D3 Z+ S
    至于繁体与简体的转换,它不与文言和白话的转换相对应,只是在中国大陆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问题,但已既成事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我想在书法领域,不妨将“繁体”进行到底(这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码我会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几个在中国书法家论坛与杨光先生探讨的帖子。$ q! o2 r9 x- `/ l& E3 F' c5 G

4 z( i: Q6 d+ m* P' A1 `杨光先生回帖:0 M& J) b$ ]6 k6 R
( \- F  W" S9 @2 y& w; X$ e+ L
其实这个问题在书坛,2 F1 ~/ V, h) v6 `! x" J
不能说没解决。
( u+ c! O0 ^+ J. g# q问题是书者对笔法和新诗的认识和理解的深浅!5 K% S7 l: |- }3 \' @  h

6 [* V$ w, Q; a. U. J2 n月初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会,3 y2 D. x" M+ E0 N) m  \
有幸和旭宇副主席相见。  s6 `" c* [0 ^4 W- R* A; D* d
他是我国著名的新诗人,
0 `0 a2 P% h/ \+ \# Q* [( E他送给我的他的书法集,0 ?5 d6 |/ W3 j% @  W1 s
就是以书写他的新体诗,
1 Z0 Z5 b- Q" M8 r/ B很有二王气息。9 ^8 X# J  y0 ?1 p
旭宇先生现在是中国书协副主席,% d& D8 f% F% I! Y
他的书作是流荡着新诗人的***。+ z1 T7 z" J  u; z
我的看法是书者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书法之笔法,
7 W3 ]0 B$ K7 I) t和对书写的新诗的理解和把握。6 O8 }+ y; Y$ m8 E& {, O" s; z
8 ]( W0 \* l; ?$ p, ~
[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7-7-5 15:52 编辑 ]
+ C; ?+ y, t; `* L- g1 ^
9 B, D  t4 @3 V$ b3 ?0 H( d
  k/ f) N2 k* Q
2 h' h9 Z5 M& q' y+ c附件/ t: k, b  }. g/ R
2007-7-3 09:37* X0 J0 s" [: ], i
轻.jpg (35.21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虫甬:
  o! ~5 E' ~$ p9 T+ i" X/ Q拜读完主席的大作,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我要说:学习了!
6 z3 @9 a) X; y. a! U5 l但作为一个批评者,我也不妨再斗胆说两句:字似有流滑之嫌,诗未达化境。
7 Q! H4 b2 a" J: J2 D
" m: Z( u7 i' a! k: ~$ t杨光先生:) f. K0 A, S4 c/ Z8 g

: [9 O% ~" v) j( |( Z呵!5 w' t/ g+ b- U
现在确也难分“流滑”和“流畅”之意了。: Q9 L* d5 E6 Y) y: }. {
不少青年人,6 d6 Q/ a  l, E3 X
年纪不很大,. y2 X( I: I" M: `0 n9 g
过早求深沉," I7 X$ B' l3 G4 r$ ?# ]
以至小孩戴胡髯,
6 \$ d# W  ?; ?7 c5 v甚为滑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甬:5 c5 {# v" R- H$ z% s
6 }5 y. O8 y) S. z& C- Q
既然如此,就再斗胆说几句。- P8 y9 h; T& r  h8 Y5 |
如图中箭头所指之处的用笔,生硬且雷同,已经成为习气,说有“流滑”之嫌,不算太过分吧。+ P. ~7 `2 a! g# n* g
再说此诗,无甚深意,不过是在说爱诗、爱书法而已。8 G: E$ Q5 G* ?$ F4 Y4 |/ B
“书法是吾之月辉”,怎么可以这样修辞?
8 q* x( ]. v8 ?' F整首诗意象之间缺乏自然流畅的转换,有些别扭。
) F: n: P9 J2 u- I+ f9 d在音韵方面,诵读起来也十分拗口。8 D5 p$ N/ _7 \7 M
所以说“未达化境”。
- }8 L5 `) p# C, m8 n; v1 j不妨也粘贴两首短诗,对比一下:
/ `, ~. O8 G4 y, S+ F  L0 k2 i% u1 z2 L3 z% t
    《隔岸》; S) S1 a$ ?8 u2 }7 _

% m2 n* S; \4 v4 m% t, m隔岸的灯光照不见我眼前的路   x: [* A4 ?/ ^  t/ U. D
隔岸的灯光照见我内心的荒芜
9 o6 F0 W$ C; H# T( H: C( @$ V1 c, o- s& _, B
隔岸就是隔岸) n  {/ d) k+ ?. O/ \3 X
脚下的道路依旧山高水长- b" ?- m" G( V8 r$ t* a
4 H9 r# r5 C$ s6 s

6 r6 R* [% ^# j0 M% _, p   《开在高处的黄花》
! z" q& e& s9 @9 [
2 `1 Y8 a7 d1 Z# M夜晚2 P- S, d, |) y, v
我沉下如花之几瓣
1 Z( Q1 b# m4 W. t" u" l! r想知道的不多
6 D! ^5 _, k7 k一抬头
' I2 o- y) N, p; r却看见高处的凌乱
- ]1 j% y# A6 z6 I0 l' G6 ?
- n; w4 K5 u' b, e4 D6 o+ V  O7 ~0 x+ l/ J
0 C1 `* [2 N) ^) D. y
附件% G& v9 i4 C) w( R; |
2007-7-3 09:41* i- I6 _' h/ _. O
轻 副本.jpg (36.18 K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