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template/comiis_x3dfmh/comiis_pic/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2005.01.09答江湖一石《书法江湖》)临我二件,猛一看真像回事呢.但第二件临古就差点.可见临今容易临古难啊.0 f9 l4 {/ M2 \, _( r
十三、(2005.01.11答野狐禅临米《书法江湖》)已在"深南道"拜读过.深感近来贵道同仁的学风很好,大家临帖十分务实,不尚空谈.由此各人都有进步,我喜在心头.尊临结构较准,所欠在笔法的稍觉简单.老米控制毛笔的本领,是从无一笔不悬手的高标准做起的.因此他的用笔自由度极大.你或许为搁臂,殊多牵制故也.; V9 L D Q, W& ^
14日又:我一般对临也不悬手,所以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但必须明白象都市野狐禅这样的掣肘是不悬造成.因此要想法使手腕在不能悬的情况下更灵活一些.4 O) k# _% A- X; r0 ^: h+ B
十四、(2005.01.12答无尘道人《书法江湖》)仅谈谈所临苕溪诗吧.笔力较弱,线条似浮于纸面,入不了纸.然也许与所用纸张有关.至于结构,较少难度的字临得不错,反之则多有毛病,如长撇捺交叉的结构,涉及到撇和捺的笔势关系,那么撇的长度和弧度以及与捺的交叉点便不是可以瞎撞的.只有分析其特点并了然于心,才能屡试不爽.
/ M, q, @/ k+ h- ~2 b* w* t. h+ _13日又:我很久以来一直认为笔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所说的笔性,其实也包括了笔力在内.这当然不是说初学者便有什么笔力,而是笔力的体现要在掌握了初步的技法之后.性格柔弱的人笔力必不会雄强,其反定律也成立.传闻赵孟頫是翩翩佳公子,那么就和其笔力完全合拍了.2 I6 h5 Y) U$ n( i, z3 ~- Y
十五、(2005.01.14答雅墨斋《书法江湖》)大字比小字要难写得多.你小字还未写好,大的更不能看了.故望先攻小字,毕竟动作的幅度要小一点.& {' U! F, Z( M6 G
十六、(2005.01.15答孙光松《书法江湖》)虽然不错但稍微均匀了点.黄王的祖宗即是钟,何不沿波讨源?钟太傅的一些刻本尽管多有失真,然而还是天真烂漫的,字型亦不一伦.
0 |8 j! Z3 O/ h2 m十七、(2005.01.15答小妖《书法江湖》)很对.例如"夏"复"这类字的最后撇捺,各大家因结字的重心高低不同而使此两笔的交叉点有差异,但基本笔法并无不同.
; B H, U- p: C' Q+ P. E) [又1月16日:你未将此帖(韭花)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 \+ ?' D/ @ L5 W" P# ^) g* P& i十八、(2005.01.16答sxh8731035《书法江湖》)你未将此帖的精神还原出来.杨凝式的笔调充满逸气,笔短意长,而结字则奇正相生,出人意表,山谷赞美他已到乌丝阑,我觉决不逊色于神龙本.希望你认真临好.
5 H3 J$ L6 c1 E20日又: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a: r# @$ p# U+ s) R
十九、(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 x* x" L, G, r: `: U
二十、(2005.01.17答河马长老《书法江湖》)张铁林应聘本校艺术学院院长,我热烈欢迎张院长履新,并接受他的领导.这个消息我在一月前就得知了.艺术学院作为暨大新的建置,正需要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院长.张先生是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的脱颖而出具有必然优势,我想他已有迎接新挑战的心理准备,看看自己能否在角色置换上做得更好.预祝他取得成功!, e5 B( ~* Y9 K" {6 ]( l
又:其实悬肘并不难,这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我曾为诸生示范站立写蜀素大小的行书,照样得心应手.如果不畏难,练成之后的好处是受用不尽的.6 x0 U! v( o7 i$ Q) t" n
二十一、(2005.01.20答旭生《书法江湖》)你这一类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草书,我以为可以钻研下去,但必须力追高古之意.
3 k' w( k. t8 C( f m% E, n二十二、(2005.01.20答海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 h$ g! l7 h* X/ D, ?/ r
二十三、(2005.01.20答紫蓬山下客《书法江湖》)两件中范成大诗好一点.共同点是结构不稳健的毛病较多,章法还缺乏经验。
2 x r- v' u; a5 d3 c6 V0 A0 m二十四、(2005.01.20答石星人《中国书法网》)看来学的时间还不长,其表征是比较幼稚.望加强临摹,弄通笔法和笔意.
3 X/ C5 W% f% T# k二十五、(2005.01.20答都市野狐禅临蜀素帖《中国书法论坛》)精微还差了一点.有时笔好象收不住,如"爱"的一撇." L" [* p0 o+ O! g" V/ U% u
二十六、(2005.01.20答梅松《书法江湖》)写得颇顺溜,但要防止轻滑.必须注意节奏和多种对比,前者旨在造成势的不同,后者则是营构丰富的内涵.9 e6 P4 r1 n6 V, J. k
二十七、(2005.01.21得之辑帖《书法江湖》)$ Y% M- D4 E% r2 f4 P
1、谈写米芾:教人从老米学起,这绝对不是鄙人的观点.我在学米之前,已写过一段时间圣教,只是文革之中迷上赵字,被戴尧天先生训斥,才改学米而已.右军我一直奉为圭臬,也以此纠正米的跳荡习气.但米的笔法最为丰富,可谓对王有发扬光大之功,因此,学行书而绕不过米,这句话是我常挂在口上的.
( b( `4 ~) c* |6 a$ ^1 n9 k, Z2、评来楚生:来楚生书画印俱臻一流,虽不以书鸣,窃谓断不在沙孟海陆维钊之下,以其品高且真也.文革前,上海凡是画展,来公展品之下预购的红纸条往往贴得像胡须一样,其他人无此风光.另岭南派黄幻吾也较多,当然是惊诸俗眼了.9 @- Z+ z1 I! \' W
3、评王伯敏书法:他真可谓辱没了其先师黄宾虹.看看林散之人家怎样.8 y, q3 b0 y& F2 r
4、评田英章书法:写得规矩,并非没雅俗之分.田先生的欧字,窃以为是比较俗的.* [9 {; }- w1 W# V
5、评费新我左笔书:第一:我教过一男一女两个学生都天生用左手,我看得极其别扭,但他们非常自然.是所谓习以为常而已.正因为手写体是右手"发明"的,所以他们在初学时要费力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才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第二:费老虽有面目,但窃以为格调并不太高.林散之私信中称其为俗而出席展览又大叫其妙.那么毕竟前者更准确一些吧.
. A" a3 L' Y+ U+ g$ K, f6、评黄绮书法:这位先生自称是山谷后裔.我曾亲见挥毫,那难受劲真不用说了.
( g8 B# T% @7 O% R8 X7、谈王裕民之死:我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颇觉震惊.王裕民半年前曾寄我《假国宝》那本书,可能他知道我和李郁周的关系吧.他应是期待着我的反响,但本人疏于礼节,迄未回复.王氏才华之初露锋芒,是其为乃师李敖执笔的关于周越真迹的那本书,我曾托张建富从台湾购得.读后深为学问做得细致而钦佩,知他才二十几岁, 真觉少年老成,前途无量.但他最后那本书,尽管今天再说已有对死者的不敬之嫌,然而他心气的狭窄,恰恰是自寻短见的伏笔吧.言辞激烈甚至于冷嘲热讽,毕竟 不是学问之道啊.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 V4 V! ~" O8 }- g/ Z
8、评网友师古斋临兰亭:这位朋友的直觉不错,你的字海上味太足,倒不是象沈,而是近任.任政有一方印"认真",上海话与他的姓名谐音.但窃以为他坏就坏在太认真了.他的点画功力可谓无以复加,然而笔笔到家但气息低俗,终究不入清流.书法毕竟不以技法比试高下吧.上海一位老先生评任字为"油头粉面",真是切中要害.尊临的笔法无懈可击,但结构君只需与神龙比较一下便可看出出入之大.兰亭其实有不少字写得很丑,山谷说如圣人不无小过,有人骂他放肆,但他是真懂书法的,并不为书圣的光环而眩目.想想不是吗,有差的作陪衬才能更显出好处的非常人所及.被怀仁所集的几十字,试探寻它们在原帖中的位置,便可悟出大多处于上部或中间,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我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不想让它成不传之秘,不妨公开,使年轻的朋友少走些弯路.从这儿也可见临摹时章法之重要.你似乎不认为章法是不可改变的,但一旦打乱,章法部分又要从头学起,何不一次完成提高效率呢?
: h2 q7 Q3 U7 O3 ^6 m, ~" k$ r9、关于转指:关于转指,我愿参加讨论.这个问题,古今聚讼不已.传说刘石庵当客挥毫时不转笔,而有人偷窥其独自写字就转得笔都脱手落地.斯其然乎?愚以为,转指是必然的,但不是为转而转,而是调整笔锋.所以这种转,也只是微调,且是书者下意识的动作.这一其实可忽略不计的镜头,有些人抓住了而有些人却视而不见.若问所见则言人人殊.我 想这似乎可以如此认识.望指正.
t" O2 {& b9 j3 W; {10、评郭沫若:印象最深的是当时 作为正面报导的一件事,郭夫人于立群曾用一张四尺宣纸写一个隶书字的形式手抄全本《毛主席诗词》并进呈,竟得到毛的睿赏.这 些汗牛充栋的"墨宝"想亦存档吧,何时"解密",也可让大家开开眼.六十年代是郭氏最丧失人格的时候,于此可间接地略见一斑.
, p" H. n E Z0 `; g11、评周慧珺书法:以周先生的身体条件,如必须站着写的话,倒是只适宜写横的.上海的有些招牌还是写得不错的.但也许较少纵向的训练,一旦作条幅,便上下左右失措,甚至于气脉都很难连贯得起来了.这是一位才女的悲哀处。
3 b: m1 A* g% x12、评刘新德落款:第一张落款"所书"二字可谓蛇足."所"字的意思还要查看古汉语读本.
# G$ W* q' M* O3 v7 _5 v二十八、(2005.01.24平陈静辉答方岚《书法江湖》)尽管与粱炳伦的距离似乎有接近之嫌,但他对书法的理解显然非昔日可同年而语了.这是一个飞跃,向他祝贺!基本的东西解决了,那下面的路就好走了. 我所指的是笔意.笔意似乎有些难以言喻,但学到一定程度的人所追求的正是这个.
5 ~& V m9 t1 e: f# k, i二十九、(2005.01.24答王泽中《书法江湖》)写得好!我看你所贴淳化阁帖的眉批渊然有味,今方知亦出君手.用黄宾虹法写黄氏语录,正是为自己设定一个贴近的氛围,较易切入.我学苏较浅,远无学米那样寝馈于斯,但一录苏的手札,便不知不觉会使昔之所学自然流出,颇以为怪.5 ~, A. M" K* Y+ B- ?
三十、(2005.01.27答逸斋《书法江湖》)隶联有趣味但不敢妄评.拟王铎的,第二行下部则败矣.戈法尤差.. W5 F0 A) }* p& A( M
三十一、(2005.01.28关于《蒙诏帖》是否真迹答江湖感觉《书法江湖》)我认为是.曾与徐邦达为此笔讼.有兴趣可阅吴鸿清所编《中国书法全集.柳公权卷》附录拙文.3 w& ^! K" ^" f: ]
三十二、(2005.01.29关于八面出锋答臣本布衣《书法江湖》)八面出锋和他自夸的"我独有四面"是一个意思,都是针对别人的"一笔书"或"一面"而言的.无非说人家是单一而他是各个方位都有起倒的动作而已.但别人是否如其所言呢?我看也未必.老米有时是大言欺世,颇为自恋的。
3 Y9 F4 `( a* y, s# O$ \" c2 Z又1月26日:就你现在的情况来看,必须以临为主,以创为辅.表现欲强不是坏事,但你目前还没有表现的资本.# e+ [2 H& W" e
三十三、(2005.02.19答无畏人《书法江湖》)你看到庙门就烧香,应到隔壁潘家还比较合适.
4 `/ v! J' q) d1 E$ A三十四、(2005.02.23答ttttjjjjhh《书法江湖》)望多临几遍再贴上来.字形尚未似哩.4 K( o5 Z. a' {% p
三十五、(2005.02.24答方岚《书法江湖》)炳伦临作已参入一些自己的意思,可谓之意临.由于笔墨技巧过关,遂无适而不可.
$ H j2 j6 f0 L' ^3月1日又:第一张比上次带给我看的粤韩展的还要好.各种对比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只是"头"字左侧稍简单了些.9 a' ~( C3 f' y" i( J; J+ ?
3月1日又:临钟的有些呆了,他的巧须体会.临阁贴的两件不错,有精神.( ?7 A' N6 }. u7 V( |& n* m
三十六、(2005.03.01答有聊《书法江湖》)轻重缓急方面还须注意,否则就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