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5-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关于“政”与“馆”答日知生)王羲之父名正,为避讳而书为政,如<十七帖>"先生今年政七十耶"即是.沿用至今也可谓是迂腐习气作怪罢了.至于"馆"从食从舍皆可。$ w2 N* ^! n# ]6 P; J- w# x
十五、(关于学米答书梦人)笔性近董。董自谓学米而得笔法,虽属第二乘,但仍然写出面目,卓然成家。建议你研究一下。6 u4 Y7 j/ H8 q4 d' f) ^/ N
十六、(关于学书答白云庄主)写到这样,已非十年功夫不办.虽略觉柔媚,但令友气质,或许近之,故不必违拗本性,强而为之.向他进一言,即注意格调的提升。我再要补充的是,这件作品用此书风录漱玉词十分合适.如采取颜体,至少是给人不舒服的.所以二者似亦不可偏廢.& D7 O- o$ `, y8 ~
十七、(关于学书答黄伟文)睽违已久,名虽犹记,但尊容已淡忘矣.别来无恙乎?君为我教过的最有悟性的学生之一,想君跨校修课,若非酷爱书法,当不至此.今览所示,益见精进.能得古人微意,亦属才难.唯石庵鲁公之绵中裹铁为稍欠耳。
& T4 O% \; `, i$ }& H8 u: R十八、(关于临蜀素答小辉)亦步亦趋的一比一对临,是我最为提倡的不二法门.望锲而不舍,必有悟入。
# m" U( z6 `8 F( t十九、(关于临颜勤礼答狼朗)一些难写的基本笔画,如平捺,折,戈法等都未过关.纸张似乎过滑。
( `; T& D8 V8 H5 t! s二十、(关于临王、米答庸雅斋)临得刻意平实,是优点也是缺点.时间未久,精神稍逊,但凭此刻意拟似,必渐入佳境.另外,章法虽未乱行,然字距有误,望注意。
" t8 `2 Q# m( d, u% K) P二十一、(关于学米答日知生)继续临下去,不要气馁,必能渐入佳境.。, k7 k% W9 P. V3 ?2 _
二十二、(评少主书)看到你的字很高兴.在暨大教室里后悔没告诉你(当然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我愈益相信"字如其人"这句古训.至今你留给我的印象,即是眉清目秀的模样.由此及彼可以想象赵孟頫必定是美男子.所以违性而为必然不会成功.你学美术出身,造型能力是不成问题的.望你继续努力。
k. m! z* O; v9 K( ?$ |二十三、(答梁雷)先看到创作,一目知为学苏,且有一定的功力.正如所言,苏不好学,其之所以如此,即因文气这种东西远比他相对程式化的笔法和结字为难以捉摸.而大作略具苏味,但不耐细看,笔法和结字尚有不少毛病,自己检查,具体就不说了.圣教临得还不错。
/ i+ Y1 }/ D% P: m5 z' o二十四、(答北溟之鱼评李文采)李文采先生是真正的科班出身,而本人却无师承,他更是受我尊敬的前辈.以前曾有通问,然迄未谋面.他所临米帖,第一次拜读,觉得比我临得地道,几下真迹一等.我之于临,往往浅尝辄止,故精神远逊.我想差距就在这里吧。/ S: S F( c1 a) z' y
二十五、(关于临摹答秋少痴)昨日从张家界培训班归来,迟复为歉.临摩方法是我在班上讲述的内容之一.其实很简单,就是孙过庭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十字箴言.要做到,只不过是初上手必须慢而准而已.我提倡一比一临写.学员很受启发,找到了长期临不准的症结所在.我想,对您同样会有一些触动。7 A; x* P' e% H& c3 h- Q
二十六、(答hexianliang)两三年而至此,天分可喜,望你珍惜.你的创作稍得王铎笔意,但未在他的来源上打牢基础,遽学驰骤之态,恐难为长久之图.仍要提醒你,写字不可鲁莽粗心,延头什么意思?头能延吗?故必为延颈之误.还有两处错误,自己找一下。
+ Y, k# H' U: _& ~0 G二十七、(关于学米答米贩子)要做到比较相似,只能亦步亦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端详笔法和字法层面上必须记住的东西,而这些又是对以后自运起关键作用的.但是我们又应知道作者下笔不假思索,这是熟能生巧因势利导的结果,所以速度不仅不必成为初始的忧虑,而且我们到时是觉得不得不应该快的。' K/ `! o" ^7 o- n
二十八、(关于米与二王答小小小小等)米芾<方圆庵记>确有大王意味,但他在此前风格已基本确立,其形成当受欧阳询沈传师褚遂良等家影响,而此基调基本上贯彻始终.大王对于小王而言,予米的作用似乎并非主要的.因此"若无圣教打底"云云是未必然的.另外,<兰亭>因是唐人半临半摹,故与几本响拓的精确度还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觉得学王不如从圣教入手为好的原因。
8 P, g0 F* c8 S碑刻不如真迹,何况蜀素又是五合交臻的杰作。2 a `% x1 M3 [
我虽不会劝你从一而终,但在某一阶段必须择善而从,而且心无旁骛.三心二意必然一无所获。: @# k0 o( Z o0 K
二十九、(关于用笔答网友)点画越长,越需要有变化,否则便失于单调.长横如此,其他亦然.按提按并使之波动,是常用的笔法,这似乎不必细述吧。: L5 Q6 t3 O5 t
三十、(关于学米避俗答山居读易生等)越易上手越易俗。我看学赵比学米更易俗。何故?因为赵平易近人,学者往往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貌合神离也就难免,乾隆即是如此。这种俗应归入平庸一类,尽管它还不是完全不堪入目。而浅层次的学米,弊端或许更多。米字个性强烈,点画跳荡,字势欹侧,而且带有一些特殊标记。初学者一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如果盲目拼装,虽能一目而知出于米,但其俗恐怕只可说是恶俗得俗不可耐了。这两种表现不同,其俗一也,都是“且学一家忘一家”其实是不可能的。学什么就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所以先入为主尤其重要。红袖说得好。后博就是博采各家之长,但须防止乱采,风格离得太远的不能嫁接。有的书家就这样给毁了。
* X: L& y: z# m7 o8 S; q 浅尝辄止所致。那麽如何医俗也就不言而喻。但必须强调读书知礼的重要性,因为书法毕竟不僅僅是技法层面的事情。5 C7 X! `5 y j" r
三十一、(关于用墨答wangxiu)我觉得墨分五色是借用国画技法名词。墨法在明代之前只有无意识的表现,如写得只剩不多墨了,却又要添写几句,蘸了点清水,不经意出现淡墨。明人从水墨画得到启发,有意识地引入书法。林散之善用淡墨,应是学过董其昌的缘故。
8 ^7 \ T2 W' n ~ d- _三十二、(关于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答周师道). @4 F+ S; h' P0 }' K
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
+ @% r! @+ ]) l. x奈尔白:窃见魏晋持卷书即书于弧面者也。 & x6 [3 ]+ ]$ \; d# ?: T9 N
如大王寒切一帖,其晚年书也,此类形迹仿佛能寻。
) R$ h8 {4 r- F" m- O" y$ }试以铺纸持卷两式分临,则后式较易逼近之。 : B& R0 A3 m' @* _9 i$ k, x
至北魏书碑,写于大幅平面,亦生面别开之契机耶? ' Y8 W$ H% s* [) L
今持卷书成此纸,作为回帖,参预讨论。幸甚幸甚) [4 E- X+ M/ e( m- \( \
曹宝麟:师道乡兄如晤:魏晋书于弧面,有不少人持此说,包括孙女士《书法有法》。这种执法虽有图为证(那些后人作的图能否为据且勿论),但左手执卷(除非纸下有垫物),右手挥运的姿势,愚总觉是不可思议的。吾兄能否用数码相机摄下演示过程以解弟惑,如何?
% I; z6 k% J6 b# V奈尔敬回 . m* a9 P2 ^- z+ J* ?8 z; x
宝麟兄道席:
: P) f* _0 i' G4 h甲) 窃自3-4年前上网得读大王等书迹清晰大图,2 ^& u8 u' u+ b! {3 X$ n
每追索其笔画笔势之起、承、转、收项。遇生惑若谜者,欲求解释,
, e2 l4 ?' V" u4 \' R乃自做各种自己设计之模拟试验探索。# j- l; J, O( v+ C+ r6 v
其中包括不据案持卷在弧面上书写及不据案持册在小平面上书写。
/ U! S! Y* x* B1 |7 o+ w乙) 私试持卷在弧面上书写,意在体会它同平面铺纸书写用笔之差别,
6 |% I. i" p3 }! ~寻求今人可能已不明白的古代笔法,看是否值得揭为今用。1 f4 V q2 U. `1 T" q% a8 j
其他试验皆类此。不为提倡杂耍或卖弄。
% O" ~/ {- F2 N" j丙) 私试持卷在弧面上书写时,左手执纸卷(纸下有垫纸),/ f- H: S, `$ @: q6 J9 ?
卷径约二寸时最便握。曾试过
6 B" O6 x7 X4 L--卷近腹部和近胸部两种位置;2 m9 A& x6 z$ | Q7 l( S
--又分试站立写和坐着写;
/ c) D- _( j7 M; u2 {' ?" j9 P--运笔的右手肘靠右腰或不靠。8 E6 C( }8 o3 f- \" o
由是已有8种主要姿势组合,恕不一一具图。! E: I- n x* J: @ P
丁) 点滴肤浅体会:) A8 x" I9 y v- k! J. T
有些魏晋帖可能非以铺纸而以持卷方式写成,如大王《寒切帖》。 V9 O; }; ]* O5 J8 D$ N* h
以持卷式想象其行笔过程起、承、转、收诸项较易理解,; l. y* D4 I* Z- l1 o" J$ @. x
以持卷式临写较易逼近。(鄙见《寒切帖》横画每每中粗两端细,
2 z: b+ j8 a0 S- p( l% M8 m* p8 S竖则无此特征;字迹在行轴附近墨量比较集中,
! O* h; X- A3 w为其可能写成于弧面上的物理线索。)
6 v5 A( v4 Y, I" n) }5 u其间或有今人已不明白的古代笔法,或可揭为今用。
$ W" S1 p* @' S9 |$ N2 f戊) 一个假设:" e$ b! A# }! {( Y+ N
左右手配合的书写运笔操作不同于只用右手运笔的书写操作。 [0 O* f/ n% H% p) \+ W8 A* T
例如,今常用的右手对笔的提按动作,在古代很可能有过的(恕不在此考据)
/ N& v7 j5 J# ?左右手配合的书写操作中,可能或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持卷或持册的左手
- c; x% _2 ^- p" O& u6 H$ [' l以反向的动作替代(左右手配合,形像些譬若打锣;
' f* i0 L* W+ A5 ~) m ~1 T左右手配合还譬若端碗吃饭,每个中国人都会,毫不神秘,根本不值得卖弄)。! l) `. V1 q4 t9 ~% \) |
在下于书法,业余玩票者也;参与讨论,重在参与也。知无尽,幸获教。
- |/ D4 u5 Q0 A7 N' |夏热顺候) P2 }6 B3 f$ u+ x
台安! 奈尔谨顿首 2003.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