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朝花夕拾|奖励积分 6|.|1139383246]--後世學劉墉字的.只認識他那豐腴的筆子和寬綽的態度.不曾注意到結構上錯落和挪移的妙處.所以一無餘味。. / `0 U) A' p; L" ]+ [, L
--古人草書.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俗書反是。.(劉熙載.藝概)
8 ^4 f" Y2 k; D* K" {0 c--尋常學顏字的.只知聚.不知散.只知含.不知拓.錢澧可是一個能聚能拓的了。* ~$ z" P6 H) R( j7 U, P n
--寫字貴在能變.魏碑結體之妙.完全在於善變.我門試翻開任何種魏碑.把他裡面相同的字拈出來一一比較幾乎沒有一個姿態相同的.唐碑就不行了。
4 N3 U! z) x8 ~4 g1 {--古帖字體.大小頗有相逕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吳興(趙孟頫)書則如市人入隘巷.魚貫徐行.而爭先競後之色.人人見於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包世臣)
5 o5 m; n, U& X7 i/ L3 n- d. W-- 何紹基寫顏字多用提筆.絞筆.運筆有一種空虛灑脫的神情。7 @9 x J+ H+ ?
--楊雄以書為心畫.我們也覺得任何人寫出來的字.都酷肖其人.而且這個人的某一時期也有某一時期的字。
. S: F Q# ?& k- E5 L, N; t--學書的.死守著一塊碑.天天臨寫.只求類似.而不知變通.結果不是漆工.便是泥匠有什麼價值呢 ? / q" C2 q u' X( K" k# u4 B* |
--
& [6 o' f3 \* O W6 X% m+ @先學歐書能先收橫平豎直之效.先學顏字能收轉折提頓之功二者各有所長.學雖分途.中間亦不能絕不兼習也。
: t) c7 y3 ?' R4 ]--書法創作,應重視文字內容,並且避免單一化,力求多樣化,滿足廣大欣賞者需要。
% z3 |! y$ _" s2 d9 _- Z7 _0 {--古者造書契代結繩,初假達情浸乎競美。 (述書賦)
( Q: A) ` U; X--持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間,象物于飛潛動植流峙之奇。 (廣藝舟雙楫)
' ]9 Q5 q R( I, e% a" p--內容千篇一律,毫無新鮮感,影響書法藝術的欣賞價值。
. a/ Q( V, ]$ d0 z--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姿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t' y9 V" L% Z4 q; J7 H
--在造型過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筆力融合在一起活動著;筆所到處,無論是長線短線,是短到極短的點和由點擴大的塊,都成為感情活動的痕跡。 (呂鳳子) 7 q2 V* W* G7 C6 P6 P9 n
--凡屬表示愉快感情的線條,無論其狀是方、圓、粗、細、其跡是燥、溼、濃、淡總是一往流利,不作頓挫、轉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屬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線條,就一往停頓,呈現一種艱澀狀態,停頓過甚的就顯示焦灼和憂鬱感。
0 A, L. I3 t; g. j' A6 y--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摘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徐渭)8 D; Q. {+ J( w% k' e
--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 (渾格)
) s6 R5 D' N7 A6 D% S--米芾的行草充滿了阻意,活潑中帶有凝重之感,在"鶴林玉露帖"筆畫的兩邊都毛而不光,可見其驚人的筆力.走處仍留,及處仍緩,而不是直而無味,一滑而過。
# c2 f+ `& Q4 k--輕重急徐四法,為徐為要,徐者緩也,即留得筆住也,此法一熟,及諸法方可運用. (淣蘇門)4 X3 k3 {2 u. Z3 o8 y8 z8 g
--不澀則險境之狀無由生也,太流則變成浮滑, 浮滑則是為俗也。 (授筆要訣)9 c( n1 ~. i1 ]0 ]' B0 M
-- 行處是"疾而不速"留處是"留而不滯"又動又不動,就處處豐實了。
% j. Q) S" Q: I e7 c6 f( q" X( u--信筆是作書一病,處處留得筆住,始免率真, 大凡一畫起筆要逆中間要豐實,收處要回顧。
" Z( \8 R$ E! @! ~2 c--直道易盡,彎曲無窮。2 R! k) w. t8 S; _4 u9 T3 K1 O* M
--拂掠輕重,若浮雲蔽於晴天;波撇勾截,若微風搖於碧海。 (筆髓論)1 v5 m; D7 r, t0 a: r# B
--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
2 n8 W6 J8 O" G! R4 O) Q--草書欣賞的特點就在於從追逐其無限多樣的變化中,使想像得以自由,從而使眼睛看著舒服。% Z# i, s3 E$ Q- k( f
--硬質處不可屈,應屈處不可直,若一味屈蟠旋便入俗格。
; c- a* v" o) n--曲直在性情而達於形質。 (包世臣)
& C# ~0 K, o$ c# U+ X) F! O--辛苦寒燈七十霜,墨磨磨墨感深長,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到圓時更覺方。 (林散之)
- z" B+ Y8 z X. ]--或正或斜,或伸或縮,或靜或動,或密或疏.鱗羽參差。
$ D' u/ A8 o# ^( b j--真書點畫,筆筆皆須著意,所貴修短合度意態完足,蓋字型本有長短廣狹,大小繁簡,不可蓋齊,但能各就本體,盡其形勢,雖復字字異形,行行殊致,乃能極其自然,令人有意外之想。6 I/ u; e3 P+ n3 ~3 A6 |% [, y1 A
-- 一篇中作為基準的第一個字,就有他的管領作用,即以上管下,以前領後。+ I8 S5 w8 }& }8 x; D+ j
--不要囿於模式,而要勇於探索大膽創新。
# z) B9 B- l; ^2 K9 w4 A ]--眼字;在行草中不能以字形的大小,筆畫的長短來定主次,但長大者往往非常突出,引人矚目,亦可以小映大,或和主題有關的文字寫得特別大。5 |( |. j+ E" A, h- [6 `( O
--昔人言為書之體,須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臥若起,若愁若喜狀之,取不齊之中, 流通照應,必有大齊者存,故辨草者尤以書脈為要焉。2 U# ^6 R9 u5 `; F, t& K' N
--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決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其道同魯廟之器,虛則欹,滿則覆,中則正,正則沖和之謂也。 (虞世南) 0 G) }2 x( m* Q6 Y: V* E) v
--妙在以自己性情.合古人神理.初視之.若不經意.而越看越不厭.亦其胸中書 浸淫醞釀所致。
7 J6 j& W0 K% B2 }, y7 ~9 D2 b---沈曾植晚年取法黃道周.倪元璐.但不像別人家的死學.方法是用這兩家的.功夫依舊用到鍾繇.索靖一輩子的身上去.所以變態更多. 他專用方筆. 翻覆盤旋.如游龍舞鳳.奇趣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