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466|回复: 3

鲁迅书法的价值判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鲁迅书法的价值判断
" H0 B& i4 B% g; \% t1 m8 S( |文人书法■张瑞田  
/ F& \$ X2 v; K" H* ?/ ?- h, G9 W  高度的个性化5 b& h+ C1 d1 ~* ]; i
  具有个性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不管是谁的观点或出自谁口,这句话从一个方面确定了艺术的价值取向。
( H0 Y) g+ g2 _; q
' E; k! u  R3 b' }$ R* A) M  书法艺术是由东方文化的历史铸成,他带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成果和精神力量,既能承载中国人客观文化表述的需求,亦能在实际应用中表达人的情感、人的性格,使其进入艺术的层次。6 w+ C0 F# n0 x1 Y( z
! k( F2 \/ W' [/ }# z
  书法史对书法家的评判,也是十分看重个性的。没有人把那种呆板而规整的字迹视为艺术,也没有人对一成不变的承袭表示热情。中国书法美学对“馆阁体”的淡漠,确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个体精神和个性特点。这一点,书法艺术同世界上其他门类的艺术在美学追求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中国传统书法讲究师承,使书法艺术很难同传统分割,甚至书法家的个性也具有鲜明的师承性。但是,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忠勇奋进,在传统中求发展、求变化、求个性,求得一个丰富浩大的文化工程。
: e4 y9 L0 _$ U2 h( p
& x* R& [- {! j4 k) I, I  鲁迅便是其中之一。# T/ D8 t$ a0 P$ O* o$ R  _+ L% G

9 F% R$ ?, b- b& E$ W6 h  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伟人。他的世界性同他的民族性密不可分。鲁迅是用传统的毛笔,写世态炎凉,阅人间沧桑,析人析己。人们太爱鲁迅用毛笔营造的思想世界和文学世界了,甚至忽略了他用毛笔表现出来的一个传统的艺术世界。其实,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并且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优秀的书法家。. H5 z/ v! q% o4 Q3 T# p
. Y1 f) z) k( R5 M( {; t6 c
  鲁迅生活在中国新旧交替的时代,新文化运动使鲁迅喊出了“救救孩子”、“传统吃人”的醒世真言。但是,他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在赴洋深造的前夕,它拥有了深厚的国学根基。在绍兴小镇无数个早晨和黄昏,在“三味书屋”,他临习了不同时代和版本的碑帖。那时候,书法家还无法成为一种职业,他想当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拯救生命。然而,命运因现实发生变化,他没有成为医生,却成为我们民族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
9 |3 ^1 s. ^, }# e# n- t& m1 ?8 z7 [; U
  鲁迅试图选择职业,时代却选择了鲁迅。+ T8 z% q, \& `) ~1 p
. y' {+ c& x# o7 c! Y
  作为书法家的鲁迅,他并没有在传统中虔诚修炼,他十分清醒地审视传统,小心翼翼地接受其中的部分遗产。鲁迅不是虚无主义者,尽管有时他对毛笔表示失望,但还是珍爱变幻多姿的毛笔对个性的张扬和表达。他放弃了传统的思维习惯,他并没有放弃毛笔。
: k* O# d/ u# I' Q9 l
) L- a* m# n# w  O$ F3 h9 d  鲁迅是一名书法家,他有自己的美学追求。对笔法墨法并不过分讲究,对点画结构并不刻意追求。他以平缓、舒朗的心态作书,以情为造,以心为法,以性为家,行笔优雅,不以势胜,恪守文化的内敛,余味淳厚,意境深远,达到了高度个人化的生命形态和精神风采。6 H# D5 n8 S/ ~3 {1 H

4 E+ ^2 F" j4 e8 C+ W+ R9 G  他写给郁达夫的行书条幅(载《鲁迅史稿》第18页)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脱离传统,但是,细细品味,就会窥视到鲁迅书法独到的个性。职业书法家的创作多半是抄录古人的诗句警句,多半是在篇幅和形式上耗费精力,鲁迅不然,他将自己的书法和诗歌结合起来,创作时排斥一切功利性的心态,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书法、诗、情感统一起来,恰当地表现出鲁迅的人格和心理。另外,鲁迅的笔法和墨法也是顺其自然,尊重自己现实的情感和对传统的认知。
9 _( Q3 m+ N5 k- n! d1 F7 R* a$ ]* R( c8 J& z5 P
  鲁迅书法是个性化的,是不能重复的,是鲁迅整体生命的客观表现。唯此一点,就使鲁迅书法进入了不可替代的审美层次。
: ~* q3 ]  a: ~/ h9 j3 x8 W4 O, x) i
  随意性书卷气
, }. U. E! g6 d1 d4 v3 x0 L5 e6 L, g' a
  孙犁先生在论述散文创作时曾说,散文创作的技巧是无技巧,散文创作的规律在于无规律。孙犁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观点表明了他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散文创作如此,书法创作亦然,艺术规律是相同的。所谓技巧,是艺术家对艺术内在品质和存在形式的理解和把握,是艺术家非功利性的情感宣泄。有技巧就是无技巧,有规律就是无规律。; H. ^, K, C2 O9 v0 H
2 _) L2 c1 v1 x9 W7 D1 a0 v
  鲁迅是“远逾宋唐,直攀魏晋”,有着深厚传统功力的书法家。然而,鲁迅作为书法家却不在于他对传统的谙熟和继承,也不在于他哗众的创作方法。在书法艺术上,鲁迅是沉默的。他的书法创作没有沾染商业性(但是,这不等于说沾染商业性的书法创作就是低俗的),在高度个性化的感知世界里,鲁迅随心所欲地挥动毛笔,因此,我们很难看出他的一点一画源自哪家,他把传统融于骨肉,随意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 B! J7 h( y! r: W1 z1 k0 j1 I) ~: h- [. v
  鲁迅随意性的书法创作,是鲁迅对艺术的顿悟。鲁迅以渊博的学识,认识到书法艺术的非功利性、非操作性,淡远、清灵的品格与精神。他自觉反叛了书法艺术的传统惰性,将自己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和文化素养结合自己的书法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取得了迥异于他人的艺术成就。1 S9 Z. x3 m6 v% n' N7 e1 x( k
9 [2 }) c5 ?, L( U% J* _+ H' [
  他赠送景宋先生的行书斗方就是一幅随意性的佳作(载《鲁迅诗稿》42页),沉稳自然,落纸有声,题款本可以二行写完,鲁迅偏偏处理成三行,错落有致,舒朗大方,同四行大字形成反差,准确表达了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其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的心境。书法条幅《无题》(载《鲁迅诗稿》)是鲁迅信手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结字平缓,行气散淡,又偏左题写穷款,显示出这幅作品的妙处。
- I9 Q4 B+ J3 ~" ]( c
9 r- c$ j% w7 z+ L% _9 A/ c  鲁迅书法创作的随意性是同他的书卷气分不开的。随意是在不随意间表现。如果鲁迅没有高深的学问,他也就不敢也不可能在宣纸上随意书写,达到较高的艺术品位。书法艺术的书卷气是提高书法家品位的重要因素。单纯抄写不甚理解的古诗旧词,甚至是看一句写一句来完成书法创作,这不仅是书法家文化功力的匮乏,也是对书法艺术生命本质的反动。鲁迅是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使他的书法创作,随着他的情感起伏,时而激越,时而淡泊,时而热情,时而冷静。他不是单一地用毛笔写汉字,在他灵动的手腕上,他用毛笔展示了个人丰富的心灵世界。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学术研究没有忘记对人的追问和关切,他的书法亦然,创作的基点也是对着人。鲁迅的书法创作,是中国现代书法史值得深思的现象,应该引起当代书法界同仁的重视。6 Y% V' l4 F. _( H% a# L5 I4 c
  H  R' J- o4 e$ N  I9 |( O
  禅趣# p  z  U1 g9 q3 ?0 D2 d

0 }2 _0 C* ]2 ]8 z/ X7 I  鲁迅是痛苦的,他的心灵承载了我们民族的苦难。鲁迅也是孤独的,他对人类的思考,使鲁迅清楚人的选择和归宿。面对世界,鲁迅一方面积极入世,渴望真诚与美善;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地悲观和绝望。鲁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观念。
$ N% [% d; f( z$ T
2 m7 _& W" P& ?6 C  作为书法家,鲁迅是复杂的。他用毛笔书写了一篇篇热情、冷峻的文章,他又在幽暗、清寂的书房,挥动毛笔,在流动的线条之中,陈述一个生命独有的情绪。写作使鲁迅认识了世界,书法使鲁迅找到了自己。热情、冷漠、孤独、痛苦,鲁迅的世界性同他的民族性分不开。他对民族自身的深切思考,是他成为世界性文化巨人的基础。7 C( D" b8 m) y! H+ U

. n* F+ x4 m8 Y. y  F' m  书法家的鲁迅依然博大,他不是用书法求取功名的文人,他的书法同他的文章一样,是对人的终极意义的关注。析己不是目的,个体的人具有普遍性。鲁迅书法的高度个人化和随意性、书卷气,是鲁迅书法的主体精神,而赋予书法内在的生命力量则是鲁迅书法的灵魂。
; A4 S% V) b, s/ H. u) z/ |
0 v) \, T; Q$ M4 }* e% r  鲁迅书法富有禅趣,这是书法家的鲁迅走向卓越的一个重要因素。鲁迅不是一个仅能写好汉字的文人,他可以在汉字的布局之中找到民族血脉和个人价值的伟人。他在文学界永恒,在书法界也将永恒。6 O+ Y: B0 B* P# K9 _8 y
9 L  o; h! r# R4 P9 ]6 U; ]
  鲁迅书法的禅趣表现在旷达、幽远、宁静、含蓄的格调之中。鲁迅的横幅《李贺绿章封事》(载《鲁迅诗稿》79页)是代表作。鲁迅写了李贺的两句诗:“金家香弄千轮鸣,杨雄秋室无俗声”。鲁迅以平淡恬静的心态,自然走笔,点画结构均同鲁迅的精神节奏发生共振,似乎相同的线条却展示出超逸、稚拙的品性,于无声处见精神见气节见性格。《青源惟信禅师语录》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鲁迅的内心自悟,使鲁迅书法具备了禅趣,一方面体现了鲁迅大智若愚的处世态度;另一方面说明了鲁迅作为文化巨人对人生透彻的理解和觉悟。他用理性思考,他又觉得理性的沉重,他以自己的禅趣书法又一次赞扬了感性生命的率真、执着,孩童的天性、单纯,他沿着这条清幽雅逸之路再次走向自由。
发表于 2007-4-1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是无意成家之书法大家

分析透辟,入木三分。7 d. Y+ X5 I- l9 ^/ U3 m! l' v; s* J
    鲁迅是无意成家之书法大家。- n+ r+ {! q/ Q( H- b4 [
    他的书法宁静、冲和、简远、可人、含蓄,传统底蕴极深。尤其那充满魏晋格调的小楷文稿,字字机杼,不急不厉,令人百看不厌,字里行间充溢着大文人的气息,即使那些涂抹的部分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足以让当今那些胡涂乱抹的职业书家而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识鲁迅书法者为有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