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551|回复: 1

李建中與北宋早期書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李建中(字得中,號岩夫),祖籍京兆人,後入蜀。太平興國年間登進士第,官工部郎中,因曾任西京留守御史臺,人稱「李西臺」。他以行書為長,兼擅草、隸、籀、篆、八分,中得唐代歐陽詢、徐浩法度謹嚴、筆力遒媚和骨肉停勻之格。黃庭堅稱頌他的【土母帖】為「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者也」。另外還有【同年帖】、【貴宅帖】等存世。
% W  k; _9 f# b- `0 ?  李建中的審美好尚影響了宋初至中期書壇崇唐少創的基本面貌。稍後有周越,字子發,鄒平人,官主客郎中;王著,字知微,成都人,累官至殿中侍御史,曾奉敕編訂《淳化閣帖》。黃庭堅評二人「蓋美而病韻者王著,勁而病韻者周越,誠皆渠儂胸次之罪,非學者不盡其功也」。/ {/ q) O8 I9 j$ d* j! K& P4 X& y6 P. V! T
  北宋四大書家1 M5 @: c; i9 Q6 \! f  n
  北宋後期出現的蘇、黃、米、蔡四大書家,打破了以往一味講求法度的格局,具有個性特徵的書風競相出現,王直《抑庵文後集》評價道:「至披、谷遂風靡,魏晉之法殆盡」,四大家的出現,標誌著宋代書法的高潮,實為中國書史的一大巨變。
3 C7 k8 L  u: r  四大家中年長者係蔡襄(字君謨),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學士,他的藝術活動可追溯到北宋中期。蔡襄通詩文,書擅各體,草書尤精,師法晉之二王、唐之虞世南、顏真卿、徐浩,故其書風多變。* a8 q$ j2 Y1 F. W- k+ o0 A! ~5 e
  米芾則是更具個性特徵的書家,草書得二王之韻,尤追獻之,《宣和書譜》評賞得十分得體:「篆宗史籀,隸法師宜官,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謂『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晚年書法則越加沈著痛快。書有【苕溪詩】、【蜀素帖】、【虹縣詩】等。其子米友仁亦傳父風。4 w' O, Q* a# P1 j
  米芾書論較多,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後人輯有他的《書史》是研究古代鑑定書法的重要書籍。他的書法理論,計有二十二條。書法尤重「得趣」,趣在落筆「自然」,氣格須「古雅」,辯證地建立了他的書法審美觀:「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乃秀潤。生布置,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變態貴形不貴苦,苦生恕,恕生怪。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皆字病也。」發展了自然舒暢的筆風。3 C% E1 f+ b% g5 E0 O0 M
  蘇軾「自幼好書,老而不倦」,其書博取古之眾長,擅長行、楷,從【蘭亭序帖】入手,後取顏真卿之神,故其書風綿裡藏針,他多用臥筆、偏鋒,筆形豐腴酣暢,筆勢在翻瀾中不失豪爽勁骨,恰如吳寬之評:「有欹傾狂怪之勢」,被黃庭堅讚為「本朝善書,自當推第一」。蘇軾今存有【洞庭春色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碑有【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
: R- n" r9 Q5 s0 a& L5 _( w" k  蘇軾的書風波及其弟蘇軾、子蘇過和當時的趙令畤、王鞏等人。蘇軾對書法的另一重要貢獻是他的書論,多見於他的詩、題跋裡,其核心是「自出新意」、「不踐古人」,以「天真爛漫」為師,他認為這些都必須出自於一定的「法度」和「妙理」,這就是「神、氣、骨、肉、血五者」和自我人格的完善。
5 ]/ M: v5 i! \" n% i# V  黃庭堅書法長於行、草,初學周越,後師法顏真卿、懷素、楊凝式,又得益於【瘞鶴銘】。作書以險為勝,奇崛不平,姿肆縱橫,風韻灑脫。結字內緊外鬆,筆勢伸張,與他開創的「江西詩派」文風有異曲同工之妙。1 _, L9 t& _4 q2 [7 K
  黃庭堅的書論大多集中在《山谷題跋》中,其中心是提倡用筆與字外韻。所謂用筆的要旨在於「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即「意在筆先」。字外韻是指通過書風體現出不同的節操和德行,即「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乃書可貴……。」
1 h% @8 K4 v1 ?  北宋後期其他書家
: b/ o& d! {: K  北宋後期,還出現了一批在蘇、米、黃之外而自成一體的書家,使北宋書壇出現了多種藝術風格並存的局面。
* K5 T8 T/ J7 _8 h$ [$ S  據明人張丑所言,「宋四家」中的蔡襄原為蔡京,因「後世惡其為人,乃斥去之」。蔡京書藝自成一格,始師蔡襄,後相繼轉學徐浩、沈傳師、歐陽詢,上追二王,雜揉諸角,好作大字,體勢豪健,痛快沈著。《宣和書譜》論作「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 `, T0 I4 d6 y
  蔡京有弟名卞,字元度,熙寧三年登進士,官至樞密院事。《宣和書譜》說他「自少喜學書,初為顏行,筆勢飄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於大字」。書風峭拔勁健,米芾譽為「卞得筆」。《墨林快事》認為「卞勝於京,京又勝於襄」,終因蔡京禍國,兄弟二人為世人所輕。
2 h1 I% t$ x4 V8 k, g3 z% N  宋徽宗趙佶也以其「瘦金體」的獨到書風立於宋代書壇,《書史會要》載:「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變其法度,自號瘦金體,要是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所謂瘦金書,其筆跡留取筋骨,細勁尖利,瘦峭方硬,有如金刀切玉。今之仿宋體脫穎於此。代表作品有【祥龍石圖】題句、【楷書千字文】、【草書千字文】、【行書蔡行敕】等。- B1 O- Y6 h; }9 E0 |. e! E- V
  宋四家影響下的南宋書壇$ N+ V) F/ X- l8 S( O
  南宋在北宋蘇、米、黃風格影響下,造就了一批書家,這與宋高宗的審美好尚密切相關。: b, q$ [. l  S! T+ F0 L9 j1 s
  吳琚,字居父,號雪壑,開封人,慶元初年官至鎮安節度使,留守建康,遷少保、位至少師,卒謚忠惠。聲震孝、光、寧宗三朝,屢次使金,為金人所敬。其書得米芾俊秀奇峭之意。鎮江北固山「天下第一山」大字出於吳琚之手。墨跡有【碎錦帖】等。2 ^: i# k$ ]& X2 n# C, M  h
南宋前期擅書的文人學士不在少數,還有陸游、朱熹等,他們不入蘇、米之臼,雖未以書家名世,然而留心翰墨,各得飄灑和瀟散之姿。6 u; \& V3 ?: V. l
  南宋後期,最值稱頌者為張即之。張即之字溫夫,號樗察,歷陽人,蔭授承務郎,歷司農寺丞,知嘉興,授直秘書閣。其書遠師歐陽詢、褚遂良體勢,近承米芾之縱逸,書格硬朗穩健,喜作大字,時露飛白,個性鮮明。傳世墨跡有【汪氏報本庵記】、【書杜詩卷】等。
: U( ]( ^( l8 E0 d* o6 {  宋代也是先賢法書廣為流傳的時期,皇室在搜求歷代名書的基礎上,大興刻帖,翻印成冊、賞賜重臣。
( \" j# Y% T" E! Y                 
发表于 2006-10-1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