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8-4-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34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或许,自《曹全碑》一类书风出现,人们对于书写的实用美观方面,向美观倾斜的角度加大,就如王羲之的行书一变原来的质朴一样。. i5 E- @! H0 \: q f \
几乎每种字体的发展过程都如此:质朴——美观——印刷。0 ~8 f& _1 c. e' u, t! Y
小篆这东西,装饰性强,除了限制书写速度外,不宜于抒情。
% N+ W/ I! u1 G# z1 _ [1 R不少人强调书法要讲究感情,这也太玄了吧。同样是流泪,一种是高兴,一种是悲伤,都是情难自控的表现。如果将感情改为情绪波动,应更为直观。4 R6 Y$ E5 N/ D, |! C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习书亦然。书写如演戏,越是投入,代入感越强,人们越是相信所陈述的事件接近事实。
, j, d' A/ {+ O0 h' @0 Z K9 b0 h大家都在装B,无意中的B最成功,装到连自己都相信了,大概就是自我欺骗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入戏。
) P0 q5 l: t5 w# }临米芾就演米芾,临二王就演二王,都在演戏,如萨满的请神上身。
* Q" I6 E9 O( {! ON年前看过英国BBC广播机构拍的一出关于内蒙古萨满的纪录片,当时还写了一篇感想。
: E8 J/ x" z A! b, T, c3 Y0 F) h9 h0 |此后偶尔也查找一下关于萨满的资料,及附近乡村关于扶乩问米一类的故事。
! E( ^3 g# d; r W6 I. J/ `中国所有习俗都离不开拜神,显然,它不是除四旧那种短见那般肤浅,更不是辩证唯物主义那般片面,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重要构件。
+ \1 |& d' e" d5 e0 L, T祝福祈祷若无神灵作为媒介,变成虚伪。过去人们相信有神灵的存在,祝福与祈祷能令内心安宁,现在的祝福是做给他人看的,过去的祝福是面对神灵的。
0 D' h$ f0 S& V* J, C" e! e2 r& H2020.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