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13-3-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7503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1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8.折木。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 e5 a1 J: @; Q( B# F2 }' C" @4 t6 ] K1 `2 g
% l+ e; `, G/ y q r6 O1 @* G. ]6 s* W1 ^' J9 L" L3 l9.柴担。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大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n; N( R$ U* n- s6 ~- C: F
" U" x" A# x. [% c$ W/ O3 ?. j : ]: n" S: ^+ {! U+ E7 j# Y8 V: G
( b) o2 ^8 K4 n' x R. N. ^10.锯齿。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 X9 g6 e! _0 \4 k' ?: N5 W0 Y7 M* G* V
/ s5 o- O1 O9 h( E- [1 B& _- |& o2 I
11.尖棱。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1 O2 D6 p" c, D3 y* I3 m, s1 d/ y1 P' Y1 [ 7 j2 h2 l: ^* z0 x
! G( {/ ~- g5 L2 p: ^12.发丝。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 S" T8 Z/ P, n6 r) B# |: l( @1 Q& c9 [1 | k! T3 o9 n$ Z* U * Z ^ t, r2 I
% L1 @% `8 _8 I13.垂尾。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a# j& v2 A \; r2 P, X' m
8 m2 L3 m# E4 {% N; C4 y. p. J
' f ^$ K6 A# p5 m, c: f* c$ w G' j6 p' J: w' R- j8 f7 f' |' w14.耸肩: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L! ^; E0 O, b) S3 d# i) [: p$ }* k; C# \
4 ~5 Q6 d% q/ D
3 g0 N3 `1 f$ g! C g1 Q! N5 e15.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p$ }% m- N- ]" B: E3 u- E
; F# c2 m' A1 ?/ J,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