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李想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又两天,赵朴初泛舟太湖,远观大佛,题词中有两句:灵山今始显山灵,浑疑身在画中行。那天下午,船主素闻赵朴初的诗和书法,冒昧地请留下墨宝,赵高兴地为他写了4句诗:昔人骑鹤上扬州,独自腰缠十万贯。我今乘龙游太湖,喜得群贤来作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坦率地说,这首诗算不上绝妙,但我们看到了赵对众生平等,慈悲待人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赵的圆融通达,在接下来的19日,再度被我们领略。今天去灵山蔬食馆进食者,很少有人注意到赵在当日题写的匾额,与别的佛教道场有什么不同。据说,见他挥毫写下“蔬食馆”,旁边人提醒他错把“素”写成了“蔬”。赵面露笑容,说他乃有意为之:“灵山不同于其他寺庙,它还有文化和旅游的一面,旅游是弘法的一个方便法门,游客是众生。”

那一天,是赵朴初生前最后一次上灵山,他晚上禁不住写了首《再上灵山礼佛》,内有一句:再来愿海波澜起。

6日后,赵朴初别离太湖,转道上海虹桥机场,回到北京南小栓1号的四合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既然赵朴初生前有遗言: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为何在他辞世4年后,祥符禅寺还供奉着他的舍利,新造了他的无尽意斋?

2004年6月12日下午,有心人在太湖版“无尽意斋”中,读到两首他别离灵山大佛时写就的诗词:

其一:

秋去冬来青未了,佳卉新蔬俱可饱。

未来日日忆江南,今来更觉江南好。

其二:

不负名城十日留,太湖人作太湖游。

可能敬践年年约,报答灵山未肯休。

仔细品匝,一北京资深传媒人士若有所思地自问自答:这位乍看上去谜一样的爱国宗教领袖,为什么想践“年年约”,又为什么要不肯罢休地“报答灵山”?兴许,遗嘱中“死亦无憾”的他,从未期待过一个形而下的俗世灵堂,一个存留人间的最后归宿,他向往的只是一个形而上的精神皈依,一个堪以彰显“人间佛教”的道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一代宗教领袖的归宿

出差抽空回来,看到网站变化不小,特别感谢李兄这几日发来多个好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