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760|回复: 0

关于当下的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检验一种理论、学说是否还具有活力、是否存在危机的主要标准,不应局限于与其他理论、学说的话语系统或话语方式相比较,而应将其置放于现实环境中,看其是否适合现实的需要,以及适合的程度如何。

如果按照此种标准去考量当下的理论,我们的理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譬如:史观与史料两派的学术立场问题,古代书论研究中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问题。理论界被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围绕这些问题,理论界人士提出很多建设性构想。

在史学研究中,因学术观点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形成了以史料为主的史料派和以史观为主的史观派。史料派和史观派都认为自己所研究的是重心,是真正的学术。史料派认为史观派是夸夸其谈而不是学问,没有丝毫的学术价值可言;史观派则认为史料派是思想上的侏儒,只会整理一堆文献资料,下死工夫而已。两派都是强调自己的长处而忽略了自己的短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相互间的包容性和宽容性不够,而且在学科立场上的宏观把握与定位不够到位。这也是两派学者在观照对方时带有感情用事的成分的原因。针对此种状况,陈振濂先生的换位思考、换位补课是一个不错的药方。他认为,没有史料的支持,史观是空的;反之,如果没有史观的统辖,任何史料都将是孤立的,没有生发性的。从事具体史料研究的人应进行观念补课,从事史观研究的人,应进行史料常识和相关基本功的补课。史料的排比、整理与考证在书法史学中很重要,而在书法美学中也更需要做类似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由于基础性的史料整理工作相对滞后,一般古代书论史建构难免流于主观和随意,从古代书论研究的情况来看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问题。

在本体论方面,古代书论研究问题在于主体研究的缺失。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里,存在三种审美主体——宫廷审美文化主体、士大夫审美文化主体、世俗审美文化主体,从而相应地也存在着三种审美文化群体。前者以晚唐五代宫廷审美文化为代表,后者以明清市民审美文化为主体,而士大夫审美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主流形态。理论界长期以来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士大夫身上,相对忽略了其他审美主体的研究。

在价值论方面,古代书论研究问题在于价值的迷失与价值错位。认真考量古代书论研究现状,不难发现,仍有相当的研究者延续陈旧的价值观念,不断重复前人的言论,对书法的现实变化置若罔闻,从而失去了对当下书法的阐释力。僵化的研究必然带来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与错位。其表现为:一是陶醉于古代书论典籍资料中,一味地炒冷饭、死啃资料而不重视与当代书法的现实性结合;二是忽视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的具体对应性和审美实践的当下性,日益求玄求纯,与书法创作日益隔膜。

在方法论方面,古代书论研究问题在于重演绎、轻归纳。考虑到古代书论的民族性、文化性特质,我们决不能从概念到概念、用逻辑来说明逻辑,诉诸思辨和说理,而应当运用描述的方法,在书论事实的综合与描述中将研究导向对一般意义上的体悟。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研究语言系统的建立。古代书论研究需要新的话语系统,它应是从古典审美文化的事实与情状中归纳出来的,它应是真正的有创造性、原发性,因而具有了中国书论特色的话语系统。这就需研究者具备更敏锐的感悟能力、更强的理论创造能力以及更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