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443|回复: 0

王羲之叹“小子几欲乱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羲之叹“小子几欲乱真” / ?; y$ v! g" x* e
作者:梁江    2011-01-21 08:47:23    来源 : 东方早报 7 j) ^" D' ]- ~7 P& y# T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璀璨焕然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相继发展走向成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坛巨擘,无疑是王羲之。- ?" t* T, }, @* k3 m

0 t1 H3 F; L/ i$ `: Q8 o  王羲之兼习众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书体,尤其对楷书和行书的确立作出了极大贡献,被后人尊为“书圣”。作为百世楷模,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人人景仰的一座高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仅很早就成了人们仿效临习的范本,也成了宵小之徒作伪射利的对象。( `9 z8 V' H6 h7 O" C; D

  b! c8 j. w1 g  Z9 C' G  六朝时期,书画艺术品赏鉴收藏之风渐盛,名迹买卖开始成为普遍现象,造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别的不说,王羲之的传世书迹中就假货色甚多。南朝刘宋时的鉴赏家虞和,曾奉诏搜访二王名迹。他在《论书表》中说,当时上当吃亏者大有人在:“刘毅颇尚风流,亦甚爱书,倾意搜求,及将败,大有所得。卢循素善尺牍,尤珍名法。西南豪士,咸慕其风,人无长幼,翕然尚之,家赢金币,竞远寻求。于是京师三吴之迹颇散四方。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故三吴之近地偏多遗迹也。又是末年遒美之时,中世宗室诸王尚多,素嗤贵游,不甚爱好,朝廷也不搜求,人间所秘往往不少。新渝惠侯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而轻薄之徒锐意摹学,以茅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类久书,真伪相糅,莫之能别。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3 q# y0 n0 u& L" x. V2 v3 c6 L

# V  x. b, d) }2 m* {. U- |  这是较早记载书法名迹作伪的文字——先摹仿二王书迹形貌,再用茅屋脏水染色,加上搓磨作旧,还故意把真伪书迹糅杂一起,务求鱼目混珠,瞒天过海。这种种手段之高妙,实令人匪夷所思。看,类似的手法至今不是还有人沿用吗?有不计贵贱悬金招买的需要,才会有轻薄之徒锐意造假投其所好。& W; Q1 z/ @, ]1 O3 m( c- E

, S+ e( n+ F1 l% ~  南朝齐王僧虔(公元426-485年)在《论书》一文里提到,晋穆帝司马聃时,有张翼擅效仿王羲之自书表,观之者难分真假,令王羲之也慨叹“小子几欲乱真”。同时还记载说,“康昕学右军草,亦欲乱真。与南州释道人作右军书赞。”张翼、康昕、南州释道人等,均与王羲之父子时代相近。他们着意模仿右军书,均能达到乱真程度。王僧虔没有说到他们这刻意乱真意欲何为,但,即便不一定出售射利,也说明王书名迹之不易鉴别真伪。; ~( |3 O8 B; ~1 Z8 b* L: v
, h2 G0 p5 R# M- g. s
  梁武帝萧衍在位达四十八年之久,半壁江山算得上久享太平。张僧繇为其时名画家,深得萧衍赏识,凡崇饰佛寺之事,多命张氏主之。用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话来说,作为一国之君的萧衍,对名画法书宝器是“尤加宝异,仍更搜葺”,历代史家无不推许梁武帝时期文物收藏之鼎盛。萧衍所撰《书评》,列出汉至梁之间的近三十位书家进行论评,着眼点又在于作品,这种角度与他精于文学和乐律的丰富修养很有关系。在《答陶弘景书》中,萧衍很不客气地指出颇有王羲之赝品乱人耳目,乃至损害了王书声誉的状况。在鉴别王书真伪方面,他也每有警辟之语,如说 “逸少书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太史箴》如复方媚,笔力过嫩,书体乖异,上二者已经至鉴。”这显然是颇见心得之言。据记载,在着力搜访之下,萧衍时期宫廷所藏二王书迹独多,计有78帙767卷,皆重加装褫,题金饰玉,宝重备至。& R( L9 r% I7 K; _  m5 S+ @

$ n4 O7 I( _! e+ v, e* v  萧衍的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在艺文方面也甚有造诣。萧绎为梁元帝,自幼好学能文,以著述宏富见称,自己就是丹青好手,还加上极嗜收藏,仅藏书一项便达到十四万卷之多。由于南朝历代的积蓄,以及乃父萧衍近五十年的苦心经营,萧绎在位虽仅两三年,内府收藏的书画精品却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 o: |2 \/ o& G' H9 z
! z/ n1 Q( t/ I7 |3 G
  这丰赡的艺术珍品,最后落了个悲剧结局。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述曰: “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既而内府图书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宫嫔牵衣得免。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令折。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穷矣。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余轴归于长安。”/ h: y4 `0 p( ?0 u0 l  I: Z( w' m4 ?
+ A  o0 r) O2 p! \' v; ^
  所谓“侯景之乱”,是大宝二年(公元551年)由东魏归降的大将侯景叛乱,杀了简文帝萧纲。这是张彦远所说萧纲为太子时曾梦天下图书被焚,不意应验于侯景的典故。时任湘东王镇守江陵的萧绎,派王僧辩、陈霸先出兵讨灭侯景,萧绎即位,称元帝。仅三年,西魏军围困江陵,萧绎见城池将破,“儒雅之道,今夜穷矣”,挥泪长叹之下,斫柱折断吴越宝剑,“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几朝皇帝所集,连同其中的二王书迹珍品,悉数付之一炬。西魏将领于谨在劫后余烬中尚捡得书画四千多轴,是为仅存的九牛一毛。
8 o! c% r3 L6 t7 N1 H. |. V$ _% L& U# O& B; O4 p3 ]% _( E6 G
  这是书画鉴藏史上一千古浩劫,颜之推说:“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飏”。斯文尽丧,洵足惋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