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10-12-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1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说书坛的山头现象8 V/ [0 Q* u" m. x5 I3 N$ x
——势利的书坛之六1 x ^) }, C4 E0 l5 c( h+ L
注:此之谓山头者,独立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之外的个人、教学机构、民间组织等,有着巨大的威力和影响力……
8 d# `0 V- }4 q7 K6 F6 F+ C @' N
% ~8 T* {3 X) K- ^ 回顾建国以来书法的发展史,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前,书法组织多在民间。如沈尹默及上海书法研究会,一个大家,一个地方性质的组织,但其流响不亚于书协主席,不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时代进入21世纪,似乎从刘公淡出书协、张飚强势执掌开始,历史似乎兜兜转转之后又拐回来了,独立于书协之外的山头渐次多了起来,而且大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社会的多元,在书坛得到了很充分的呈现。
7 |( D# j: v+ b! L4 ~- B* C$ f' ^- k- k) z* A$ I( z
其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 ?3 t9 G% A6 I1 j' W9 P 书画印俱佳的王镛,与石开等人一起从离开书协的核心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另外一个巍峨的山头的崛起。身为中央美院的王镛教授,在书坛有着非凡的魅力和领袖风范,其倡导的流行书风曾席卷整个书坛,对传统的书法审美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王镛身边都是巨头,如石开,如曾翔,如沃兴华,如何应辉,如张景岳,如张羽翔等等,其中无论是谁,只要愿意,都可在书坛刮起顶级飓风。以王镛亲自挂帅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从其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始,便尽显非凡,其气势似乎超出了中国美术学院等老牌高校。
* d+ x" u5 U+ [$ Y0 C& R" d2 ?) D# u9 l! y, b, N6 N t1 V& k) e
2010年年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邯郸阳光集团承办的 “中国书法院教学五周年成果汇报展”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隆重举行。中国书法院成立5周年,共计6届学员,100余幅书画印精品,是该院历届学员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现。在开幕式上,身为院长的王镛不无自豪的说,“中国书法院成立五年来,书画印齐头并举、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历届结业的学员回到各地后,在各种专业赛事中频繁入展,摘金夺银;已成为地方书协的中流砥柱,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有的通过同等学位考试、取得书法硕士学位;有的继续深造,在当代书画界崭露头角。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已成为国内最具成果与影响力的书法教育基地之一。”. T& j8 k5 q9 Z( H- g1 B, b% f
- U5 I: o* s5 V1 J 做为非学历教育却又十分专业、而且在专业领域中十分高端的中国书法院,给21世纪的书坛吹送了一股强劲之风。其全新的教学模式,独领书坛风骚的师资力量,半学术、半沙龙性质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书坛精英,如张东明、方建光等人,便是其中的翘楚。身边有朋友曾在其中浸淫,即使毕业了若干年,谈及中国书法院的日日夜夜,此君依然留恋不已。做为一个书法人,有着中国书法院的进修背景,该是一件十分幸福十分荣耀的资本。8 R& A5 }) v3 q, K4 Q
2 w6 k& {: y/ d4 P) [6 l
其二,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精英班及课题班
9 h. h8 }! ?: V4 X9 _6 o+ w. B6 w( O
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性质是否差不多?是否都是有着政府背景的艺术专门研究机构?这样的疑问暂且留存,但书法人对中国国家画院关注,大抵是从沈鹏精英班的出现而始的。我曾想,沈鹏先生从中国书协主席高位上退下,其德高望重,完全可以悠闲自在,“养怡之福”,尽享天年。一个八旬老人,是什么原因,再次出山,领衔“精英班”和“课题班”?这后面肯定有非凡的推手在。
0 y" F& w& e" O2 E* a
) P+ o9 q" g" d, G5 \ x1 y 前不久,书法网一痴就“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展”对曾来德先生做了个专访。专访的地点是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在这次专访中,曾先生说到,“一个挑起战争的人,能不能够结束战争,如何结束战争,藏风聚气,汇聚京华,这是最根本的。我们往往有些时候,把事端挑起来,后果就不管了,不负责任,这不行,所以一个人,首先就是要有责任,而责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彻底。你有再大的实力,也不可能把事情绝对做好。”曾先生的这段话可以算作是对“沈鹏班”开班的背景和缘起的提问而作的表述——原来,这便是沈鹏精英班后面的神秘推手!4 x5 s& R9 B# f+ f# b1 \6 j
7 ]; w e6 M6 \1 p/ w
对曾来德先生的关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曾来德好像在部队。我曾经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上看过曾先生的作品,是那种有着浓厚的探索意味和独特的创新意识的作品,大开大合,大枯大湿,在构形和用墨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很有张力,很有表现力。之后,曾先生似乎淡出书坛(或者曾先生一直没有离开,只是我辈孤陋寡闻而已)。而沈鹏精英班的强势出现,是书坛的不可小视的三山五岳之一。
! @' c# }, q* \& e9 `
) O1 d0 ^: P0 [% ~ 沈鹏精英班,又是书坛大腕云集的场,汇聚的大多是书坛顶尖力量:如书协高层的张旭光、刘洪彪、陈洪武、高庆春、王家新等;省书协的当家的陈曦明、李啸、范硕等,资深媒体人蔡树农、朱培尔、李金豹、张公者、李强、姜寿田等。沈鹏课题班汇聚亦绝非等闲之辈,大多是书坛新贵,如龙开胜、王厚祥、刘京闻、周剑初、方建光等。如此阵容,豪气可冲霄汉!即便不是沈鹏先生亲授,侧身其间,当属三生有幸!4 v6 F3 b7 Q+ Y- K9 P
$ ]- F3 h( ]# V- q$ n6 C( d) @ 《藏风聚气汇京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师生书法展》绝对是个空前绝后的盛世大展,展览汇集了沈鹏工作室两个班的全体学员的作品参展,据说在中国美术馆所用的展厅数量将达到书法界展览之最,多达十余个!如此奢华,中国书协是否会有压抑感?# U' w+ h! d/ e# y
6 I+ @5 B& g3 Q/ |
其三,陈振濂及中国美术学院
1 g& z: j s. e
2 A I% e4 n! D# B& h 其四,张旭光及北兰亭
5 t& P! a# o& S
3 N3 l- G' R+ _5 a, E" O6 {' ^ 其五,张荣庆及其组织的名家雅聚
/ h. p! b" z% Z% D% c3 A; x r1 Q+ |; g* ~
(未完待续,顺此祝各位朋友新年有新气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