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4

以理观景是中国画另一观察事物的法则,理就是画家在深入观察生活中,分析总结出来的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特征,也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中国绘画特点是画常理之常形(本质)兼及变则。物体是常理之常形,而物体的色彩、明暗是常变之变则,是虚象;是由于光线的照射所引起。一个物体因光线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明暗。物体表面是由面构成的,本来没有线,线是我们先辈观察分析和概括提炼而成的。它不受时间、环境影响和限制,用线表现物体外轮廓之常形,因此中国画的线是理性的,用线的眼光观察事物就是以理观景。中国画能“不似之似为真似”,虽变形而真实,能以墨代色,能计白当黑,计黑当白,能以少胜多,以小观大,以大观小。中国画第三个观察原则是以心观景。中国画画家就是以“见心之所见”来观察事物的,加上有意识的艺术追求和取舍,物象主体力求清楚明确突出,而其他东西及背景可以尽量减少、舍弃,甚至空白。这样得到的印象才能深刻、清晰、突出,否则,就会模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只要两三枝其他可以视而不见,这钟对事物进行提炼概括的典型方法,传统画论谓之“以一当十”,“遗貌取神”。用心观景便可以获得充分的自由,“竖划三寸,当于仞之高,横墨数尺,作百里之迥。”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5

记者:《周易》,儒,道,佛家学说等传统文化,对中国画理论体系建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构成了中国艺术包括绘画如何独特的审美体系?反过来,又如何推动了中国画发展,创新,再发展,再创新?
王西京: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及先贤们的思想。中华文化是最具美学智慧的。它是诗性的文化。说它是诗性的,主要在于中华文化重感性。重感性不是唯感性,中华文化也是乐感的文化,中国人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坚忍不拔地生活着,创造着,乐天,乐地,乐人,乐自然。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5

《周易》“……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于天以观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早出现的“文明”概念。文明,顾名思义,它是文与明的组合。明是火,是太阳,火与太阳的形态就是文。推而广之,自然的感性存在都是文,人的创造物也是文。孔子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善与美的关系上,苟子提出“美善相乐"。关于善,儒家学说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仁”;一是“礼”。儒家也看重“乐”,“乐”为艺术,它也是文“乐”则有所不同,它虽也具有:定的伦理、政治内涵,但毕竟是隐含的,其主要功能为怡情悦兴。中国人总是将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统一起来理解社会的进程,并且认为,这就是文明、这传递着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同时具有浓郁的审美色彩。它明确地提出最富有中国美学特点的“化”这一概念“化”的概念:一是表事物的演变。如《庄子》中讲的“化蝶"。邵雍谈变化,二是表事物演变的结果。中国人讲对立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一般用“和”来表示,“和”的极致是“化”,或者说’化"是“和”的本质。“化”所体现的和谐,与古希腊哲学讲的和谐有所不同,它不是那种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谐。在中国哲学看来,这种交感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5

西部墨潮书画名家---王西京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6

王西京:在中国美学中,情景关系很重要,情景统一是实现审美的必然要求,情景统一就是和谐,而且必然是交感和谐。王夫之说:“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即“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提出了“情语"与“景语"两个特殊的概念。化工之境,我们通常称之为“化境”。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6

中国美学似乎更多地关注美的存在。美的存在在中国美学中就是“象”以及由象组成的“意象”、“兴象”、“境象",刘勰说“窥意象而运斤"。还有以象为基础的“境"、“境界”、“意境"等。“境"本为佛教用语,说的是佛教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人生体悟。“境"这一概念首先大量出现在佛经中。佛教的境界,必须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及,也必须是六根所识。唐朝圆晖大师云:“功能所托,各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以眼识于色有功能故也。”“司空图说:“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中国文化谈象,并不取艺术的维度、审美的维度,而取哲学的维度。它不是在谈艺术,也不是在谈审美,而是在谈哲学。
记者:中国艺术的核心是处理形与神的关系,应该如何把握?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6

王西京:中国艺术中的象重在表现。中国美学讲的形与神的关系,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魏晋时代的顾恺之最早从艺术学的角度,也从审美的角度提出形与神的关系。顾为了突出神,将形与神作了人为的分离。他认为形可以不似,但神必须似。“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因而离形可以得似。所以,他可以给裴楷的画像上加上三根毛,也可以用飞白的方式为殷荆州的瞎眼藏拙。他的结论还只能是“以形写神”。形神关系,发展到宋代苏轼那里,有了重大突破。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清初的王夫之对形神关系作了总结。他认为:“两间生物之妙,正以神形合一,得神于形,而形无非神者。”王夫之不主张形神分离,认为得神于形。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7

记者:象是中国哲学的特有概念,得意忘象,得象忘言阐述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怎样的关系?境界说、《老子》中的“道法自然"在中国美 学中传递着怎样的思想?
    王西京:王弼在阐发《周易》“立象以尽意”时,自己还创造了“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王弼突出的是“忘”,认为只有“忘"才能有所“得"。这个观点来自《庄子》。关于“忘”,《庄子》一书多处提到,其中,最有美学意味的:一是“坐忘”;二是“鱼相忘于江湖"。“形”是肉体,“知"是精神,换句话说“灵"与“肉"。两者都忘了,然后与“大通”即“道"合一。这个境界才是最高的境界。引申到审美,审美一开始,在审美心理作用下,审美主体与审 美客体建立了相互交感的关系,审美主体主要以心作用于审美客体,审美客体主要以形以及它的意蕴作用于审美主体。心物交流的过程中,其间有许多冲突,实现了消融,但最终实现了统一。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7

《老子》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这个说法,直接启示了境界说,境界理论的核心就是“有"与“无"的关系或者说实与虚的关系。司空图讲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老子讲的“无”与“有”的关系有密切联系。

阎仁杰 发表于 2008-5-1 01:07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层次。何谓“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在中国美学品评理论中,有逸格、神格、妙格、能格。逸格最高。何谓逸格?提出四格说的黄休复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日逸格尔。"可见逸格之所以为最高品格,就在于它“得之自然,莫可楷模”。
    道家提出“贵真"理论。老子讲“抱朴守素",庄子讲“不精不诚不足以动人”,都强调真。真在境界理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真,既指诗人的赤子之心,又指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了解。王国维说:“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人于世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墨潮书画名家---王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