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国展评审结果在网上公布后,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些未名青年作者的作品入展甚至获大奖,一些近几年频频在全国重大书法展赛中获奖、被普遍看好的青年才俊的作品未能获奖甚至未获入展提名。舆论对此反应强烈,有的人将此归罪于中国书协对评审工作领导不力,有的人则指责评委不公。
对这种强烈反差的出现,评委们在评审现场休息时也曾有过议论,即对一些本被看好的青年名家的投稿作品感到非常意外。我们很难想象某件作品是出自某位近几年声誉很隆的青年名家之手。别的书体的评审情况我不了解,仅就我所在的行草书评审组所遇到的情况而言,许多评委有同感。这就使我联想到近几年常被提出的书法事业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感到这一问题不仅对整个书法事业很重要,落实到个人的书法发展前途来说,也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针对九届国展评审结果中出现的这种强烈反差现象,我有如下几点分析:
一、某些青年作者曾在一段时间里以参展、获奖为目的作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追求短时效应,对某种表现形式有所领悟后锐意模仿,甚至加上某种辅助手段,达到某种强烈的视觉效果,曾在短时的评审过程中大炫评委眼目,夺得大奖,一时声誉突起。但由于其佳绩的取得并非建立在坚实的功底积累之上,故难以持久得到良好的发展。此次投稿九届国展的作品落差很大实为必然。
二、有的青年名家具有较好的功底积累,且天赋过人,但由于曾再三获奖,享誉日隆,面对新一届国展征稿,患得患失,精神负担很重,失去了应有的创作原动力。由于把握不住自己,其创作堕入装模作样,矫揉造作,在此次国展评审中当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三、有的青年名家则是由于不能清醒看待过去取得的佳绩,骄傲自满,以致狂妄轻浮,近几年来随着声誉日隆,作品有了一定的市场后飘飘然起来,染上了昔贤批评过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病,未能保持上进的势头,未能持续地锤炼功力,更未能常静下心来读书以提高学养,此次投稿作品远不及从前当为必然。
以上三点分析,基于我与一些青年朋友交往中所获得的感受。年轻人有朝气,有魄力,悟性高,反应快是其长处;易于自满,易于狂妄,易于轻浮则是其弱点,我们是过来人,可以理解。九届国展评审结果中出现的这种强烈反差现象本不足为怪。一些青年名家此次“摔跟头”,长远来看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青年朋友们是否也应该藉此作些自我反思呢? 周俊杰:一次成熟的国展评审
历届国展,或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种展事,书坛最为关注的是评审问题,因为评审的公正与否牵动着每位参与者的心,其结果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利益以至兹后的生活和艺术道路,由此也考验着主办者的公信力。从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展到今天,已走过27个年头,刚刚在广东进行的九届国展评审,无论从评审理念、组织领导、评委选择到评审程序以及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均较为系统和完善,可以说这是一次成熟的国展评审。
这次评审,总结了历届评审中的经验和不足,也吸取了报刊上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首先,在《评审实施方案》中提出了“遵循书法规律,继承传统,鼓励创新,兼顾多种艺术风格”的艺术理念;又提出“阳光、规范、学术与和谐”的评审方针。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口号,且在评审中一一落到实处。
此次评委会由书协领导和评委两部分人组成,并坚持评审、组织两权分离的原则。评委会正副主任、正副秘书长负责评审的组织实施,不参加投票。涉及评审的重大问题,由评委会主任会议解决,如遇特殊情况,则报请九届国展组委会裁定。此外,又设监审委员会,学术观察团,聘请国家公证人员,邀请多家媒体组成新闻团对整个评审进行监督和宣传报道。
评委的确定原则,一是书法复兴运动以来在创作、学术上有较高建树的实力派作者;二是照顾到老中青各个年龄段;三是吸纳了多种流派的代表人物。为保证评审不受干扰,在评审前两三天才通知评委,且在评审期间严格控制评委的形象出现在各网站上。为保证评审的公正,组委会还制定了严格的“评审委员守则”,若有违犯,将会对评委进行相应处理,直至取消评委资格。
为了照顾书法创作的特点,还制定了《关于书法评审中明显错字和明显繁简同篇认定的说明》,提出约定俗成多一笔、少一笔不算错字,异体字也不算错字的意见,这样就避免了过去因过份苛求文字的标准化而导致优秀作品落选的弊端。
此次评审尽管已经成熟,但评审中和评奖结果也有个别令人遗憾处,这就需要全面认真地对此次评审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艺术评审是门大学问,可否由此建立起一门关于书法评审的学科?我想,这应当是当代书法学术界深入思考并着手研究的一项课题。 邱振中:评审感言
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的论文征集,我想,是作为作品展览的辅助,是为了推动对创作的思考,促使作者更多地关心作品的文化背景,也促使理论工作者更多地关心当代创作,因此论文征集强调两个主题:当代书法创作与全国书法展览。
这是两个值得关注的论题。关于这样两个问题,人们已经发表过不少意见,提出过无数建议,但如何使有关的思考不断深入,并真正影响到当代创作,不容易做到。全国性的书法理论讨论会上,即使有相关论文入选,也不过寥寥数篇,因此有关文章的专题征集是有意义的。
要对有关问题获得深刻认识,个体的经验和体察不可或缺,但它们只是更深入思考的材料。来稿中谈自己创作体会的很多,但入选的极少。创作体验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全在于它是否在已被表述的无数体验之外提供了新的内容。
要跳出自身所处的层面,站在更高处观察创作以及与创作有关的活动、事件。这不仅是写一篇文章的需要,也是作者站在更高层面处理创作有关问题的需要。
这样,对创作的思考便不仅成为创作的附庸,而是创作的一部分,是创作生存于其中的空气和水——如果把作者比作鱼的话。 李 松:楷书比例失衡风格单调
经历了九届国展楷书评选的全过程,感觉当前的楷书创作的确非常需要反思。
首先是比例失衡。楷书稿件总计为7322件(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四,总体已经失衡)。我们把楷书分为四类:小楷约占百分之五十;唐楷约占百分之二十;魏楷约占百分之二十;其它占百分之十。小楷占去半壁江山,实在是不正常的比例。大批量的小楷作品流向国字号的大展,必然要导至“交通拥堵”。
其次是风格单调。唐楷主要追褚、虞、欧、颜;魏楷大多拟《张玄》、《张猛龙》、《二爨》或《元倪》和《元略》等墓志(尾随当代名家比例不小);小楷尽趋钟繇、文征明、王宠、赵子昂及写经等。泥古型的作品占领着主航道,工整娟秀类的(主要指中楷以下作品)风格满目。加之,巧饰作品之风盛行,已经成漶。
这无疑反映了我们的作者存在对传统楷书的误读与误判,同时也反映出楷书创作在“笔墨当随时代”课题中的迷茫与困顿。 范正红:篆刻作品的入展数量太少了
九届国展评审已结束,这次评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来稿的情况看,大多数作品具有相当高的篆刻素养,处于低水准或不入门径的作品很少。且稿件风格多样,面目纷呈,印屏制作也大多精致考究。基本反映了当今篆刻创作的状况和水平。特别是入展、获奖作品表现出了国展应有的风采。本届国展的篆刻作品总体水平是高的。作者们对当代篆刻艺术的理解与表现力普遍有所深化,这是一个全面的进展。时风之下相互借鉴与融合较为显著。但具有独创性品质的作品,有震撼力的作品缺乏。因此总体水平不低,且较为平均;获奖、入展、入选的作品在水平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距。
本届国展采取了分书体评选的机制,这是一次改革。对篆刻评选则是一次解放。以往篆刻是与书法评选一并进行的,从事篆刻创作的评委往往仅占很少一部分,从投票的结果看,不从事篆刻的书法评委在客观上起到了很大作用,非专业因素的影响很大。专门的篆刻评委则从根本上改掉了这一弊端。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均能严格按照评选要求公正、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遇到新的情况时又能恰当地进行解决;在评奖阶段为避免出现获奖作品风格单一、雷同的局面,进而对今后篆刻创作的发展产生误导,篆刻评委会及时召开会议,最终采取了先在获奖提名中根据风格分成三类,然后再投票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有些遗憾的是:篆刻作品的入展数量太少了。当然,从不同书体的投稿量确定相应入展比例数,是不无道理的。但全国“书法”、“篆刻”展,并列的两项显得的确失调了些。80件入展的限额,分均开来,每省市不到三人,这在客观上不经意间导致了不少省份出现了零入展的局面。
(注: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分体评审,最好是不限制一人一次机会入展,可以一人多体入展。
这样更可以发现人才。 好讨论!!em1 em11 face18 有的说的还是人话。 em1 em1 em1 em1 face18 em1 em1 好气象!有话想说的都只管敞开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