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11

首度曝光----孙伯翔等14位国展评委谈九届国展评审

首度暴光----孙伯翔等15位国展评委谈九届国展评审

__出自“当代书法网”及“中国书法通讯报”


孙伯翔: 书坛年轻有为后继有人

  我已经老了,多年没参加评选。这次中国书协对我很重视,请我参加九届国展的评选。对我来说,虽然老了,但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次评审差别在哪呢?以前那么多年是各种书体在一起,这次评选分书体把楷书单独弄一块,我参与楷书这一块,楷书来稿不少,并且精品也不少。可见整个书坛年轻有为,后继有人,这是件大喜的事。选出的作品,每人都有自己的创意,这也是件大好的事情。
我希望年轻的作者今后要踏踏实实地创作,为中国书坛做出新的贡献!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2-25 18:13 编辑 ]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16

周永健: “展览体”流行值得思考

    繁重而紧张的九届国展的评审工作落下了帷幕,众多的创作信息引起纷杂的思绪,在此仅对其中的一种创作现象提出商榷性意见。
    当代书法交流的主要载体是书法展览,故展厅效应催生“展览体”并使其快速演进,“视觉第一”在当代书法创作、评审中,正悄无声息的“颠覆”着既往书法鉴赏关于境界、气息、格调、笔力的品鉴标准。例如:在此届国展的大件书法来稿中,以成品宿墨为书写材料者有相当数量,且日渐流行成为一种创作时尚。宿墨入书或有特异之效:“落纸而驻”,宿墨可使点画产生沉重感;“和水而用”,笔兼浓淡可以表现毛笔运动的原初轨迹;“运之湿笔”,其淡墨渗出笔道之外,可以增加点画的修饰美感。但宿墨用误,书作未免“邋遢”,有“脏”的视觉反映。书作一旦与“脏”沾连,则清雅、清逸、清刚、清净、清新之境荡然无存。宿墨入书虽可收笔迹沉重之效,但这沉重若非笔力所因、情意以驭,则书作很难表现鲜活的生命状态。宿墨兼以浓淡,虽可记录毛笔原初的运动轨迹,但笔力不附,行气不贯,运笔如棉球擦纸,笔薄如败叶铺地,变书法艺术长、宽、深(因笔力渗透而有的雄厚感,非仅指干湿、浓淡等虚实关系所形成的空间层次)的三维艺术表现为平铺长、宽的二维反映,似此,必然弱化书法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宿墨用湿,渗出的淡墨如不具自然清润、无间化合之效,书作反显昏浊的“死气”,书法气格因之而沦下境。
    令人遗憾的是在“九届国展”的评审中,所见使用宿墨的作品其创作效果大多属于后所述者,这足为新奇是求、跟风为快者戒。
“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乔羽先生语)。在时风易就、时尚易追的当下书坛,人们在相当程度上淡忘了“取法乎上”的书学古训,当一种并非究竟的艺术现象演为时尚时,这时尚可能引导人们走入误区。“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可谓对症之药,它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至理名言提供了具有当下意义的注解。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23

陈振濂:书法进步之神速之迅猛

   九届国展在发动之初,已有一种较明显的“策展”意识。持续半年的发动与不断宣告筹备动态,使本次国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动面——其计五万五千件作品的投稿量,表明这种“策展”的成功与宣传的成功。它更进一步表明,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书法热”还没有丝毫衰退的迹象,它还是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蓬勃向上的极佳势头。
    连续办了九届的全国展,记录了当代书法走向繁荣的历史进程。遍观本届展览的投稿作品与获奖作品,我们不得不承认书法进步之神速、之迅猛。记得在1980年第一届国展(沈阳)之时,书法刚刚复苏,其中还有许多今天看来十分幼稚的作品。即使当时拥有一批老前辈的力作,但就整体而言,基本上对书法的自觉的艺术追求还很不成熟。但在今天的九届国展评选过程中,我们已有完全的共识对许多投稿作品作集体判断:有些是写毛笔字的水平而缺乏艺术感觉,有些则过于注重外观形式而缺少笔墨功夫的支撑,从而显得虚浮。只有笔墨功夫一流又能善于把作品当“艺术品”来刻意经营的书法艺术家,才有可能从五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此外,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我们还应该不断打磨“创新”的敏感与锐气——只有不断挑战古典、挑战自我,当代书法作为一个时代,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才能说是有意义的。
    九届国展应该是一个里程碑。我们有理由期盼在十届、十一届……也同样提出这种种“里程碑”式的标准。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当代书法绝对大有希望。

三秋居主 发表于 2007-12-25 17:26

em1 em1 em1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32

朱以撒:可贵者写

  一个全国性的书法大展评选,同时有一个书法论文评选,让人看到了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视。参展作品数量比论文数量超过百倍,这也是当代书坛的趋势——人们在价值观上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创作和理论总是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书坛中人关注国展,参与国展,倾向于撰写论文的相对就少。在许多人看来,书法家就是以书法作品说话的,而不是去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总是认为十分重要,但与创作相逢时,也就居于其后了。几百篇书法论文,相较几万件书法作品,比例悬殊,却还是让人看到有这么一批人,用思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书法的见解。以文来表达,这是更为艰辛的过程,也是很有审美价值在内的。宋人陆游认为:“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围绕当代书法及国展来展开,这是很贴近书法生活实际的,可以切入的角度甚多,可以联系的层面又很广,每一位置身于其中者都有不同的体验。可以看到论文撰写者的热情,但仅凭热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缺乏思考辨识能力,再加上缺乏遣词造句、综合归纳的具体手法,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当代书法的见解,障碍就出现了。离题万里,泛泛而说,理则不足,言常有余,大而无当,浮轨滥辙,都是常见的弊病。当然,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月的书法状态发现,在各地为国展冲刺大办培训班的同时,还未听说哪个地方对于论文的撰写者进行指导、培养的,书坛对于“国展”和“国论”心态有着很大的差别。书法创作是有社会动力在推进的,社会上对于书法家的承认,在于他会写一手好字,而不是会写一手好文章。
  因此,在“国展”的同时也举办论文评选,的确显示了中国书协对于理论重要性的认识,而这么多不辞案牍之劳形的论文撰写者,不管水准如何,入选落选,都一概地让人感到不易,能坐得下来字斟句酌,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让人产生敬意。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38

赵 熊:传承古韵送新风

  九届国展参与人之多,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民众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认知和热情。从这一点上看,书法篆刻艺术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在本届投稿的五万多件作品中,行草书作品占据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其他书体形式和篆刻总和占据百分之四十,应该说这个比例不是十分理想。组织者似有必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倡导以及展览机制上的完善,使书法艺术形式能够相对平衡地发展,如此,可能会有利于书法艺术持久地、不断地进步。
  参与人数与投稿作品的大幅增加,一方面说明了当代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给展览的实施带来了负担和压力。并且,由于入展作品数量的限制(当然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数量),也必然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如本届入展比例超出五十比一,远远高于大学、甚至研究生考试录取比例)。由此而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急迫地需要我们去面对和重视。否则,将同样不利于书法篆刻艺术今后的发展。
  展览开幕在即,对于已经入选的朋友而言,这是一种光荣,一种幸运。对于更多落选的朋友而言,这是一次锻炼,是一次补给,衷心希望能在以后的展览中看到大家的成功!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43

胡传海:看文章与写文章

  写任何文章要有针对性,否则,文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次国展征文有两个要求:一,九届国展;二,展览。前一个有“现在”的时间性意义,另一个有“展览”的空间意义。搞清了这点写出来的文章就八九不离十,所谓审题明确。可能要立刻写出一篇文章其辛苦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一张作品,连张海主席也这样认为。所以,把老文章拿出来凑数的不在少数,这样,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了,既然忙或者写不出就不要写了。我到了这个年纪开始知道任何事要么不弄,要弄就全力以赴,自己满意为止。所以,当我看到一些遑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要么对他没好好看征稿启事而感到惋惜,要么对其任何事都要插一脚但又没时间的做法而感到不满。人,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拿不到的就放弃,但决不苟且。这是我的第一点看法。其次,就是这次出现了一些写得非常认真的同时又很有价值的好文章,而且还采用了一些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好文章,我自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他们主要体现在一些获奖的文章中,正是由于这些作者的努力,才使得这次参加国展的书法家的理论修养层面不致太难看。总之,书法理论的水准离开国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多高手没参与。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12-25 17:47

隔靴搔痒em8 em13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48

刘一闻:当代篆刻感言

  犹记五届国展评选结束后,我在接受《书法报》的采访中,曾专门谈到了篆刻创作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话题,刊出后在全国同行内引起过较大反响。转眼间将近二十年了,我当初的关于“充当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和“向传统文化顶礼膜拜”的论调,至今未曾改变。所不同的只是,当今印坛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巨大变化,使得彼时原本有限的话题,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趣起来。
  众所瞩目的九届国展评审工作刚刚落下帷幕。对我来说,这的确是又一次难忘的参与。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全国五届篆刻展”、“全国第二届兰亭奖”赛事、甚至今年在北京举办不久的“当代篆刻展”相比较,此届展事,除了优秀作品的比例有着明显提高外,作者的低龄化,也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记得去年早春,我和香港印人、西泠印社社员陈礼源先生在一起闲聊当今印坛状况,当陈先生说道,眼下香港四十岁以下青年人已无兴趣学习篆刻时,我颇感惊讶。和此次国展新人辈出的情景形成鲜明比照,我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慰藉。
  当代的篆刻创作,从刻印属性上讲,已经从以往的着意临摹或一味传承的境域中走将出来;从使用功能上讲,正在逐渐脱离其作为书法、绘画创作的依附成分;从创作观念上讲,则更可说是亦书画亦镌刻地日趋独立。这不能不说是这一门古老传统艺术的本质性进步。这个进步,怕是当年的文彭、何震和邓石如们都料想不及的!如果从另一个立场看,当今的印章创作,或可说是正处在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印章历来虽称小道,然而毕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千年创作积淀为其借鉴之基。至于那些偏离篆刻艺术主旨的工艺化倾向,那些只顾对称不重平衡,那些唯技巧唯形式,那些视一意残破为苍茫浑沌和那些款、印风貌本不相合,甚至相悖却还自以为得法的作派,真得手下留情。
  最后说一句,九届国展篆刻评审工作的成功,固然是与参展作品的普遍水准戚戚相关,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为使评审工作更富实效,评委会针对某些评审细则作了切合实际的调整,这也是评选获得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并且还会为今后的评审工作提供经验母本。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12-25 17:52

张锡良:在严格的规范程序中进行评选

      九届国展一方面使我们重新看到广大书家与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空前的热情,同时也使我们感觉到中国书协的工作在积极富有成效地改革中正稳步推进。
  九届国展来稿之多是空前的。东道主广东省书协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工作认真细致,每件投稿作品都进入程序编码,做到不遗失一件作品,表现了一种高度责任感。评选工作一是保证了每件作品均与评委见面;二是严格执行征稿规定,对超长及装裱作品一律不参评;三是对获奖作品的测试由对“兰亭奖”获奖者的考评改为考查。前者考评成绩进入总分,后者只在于考查。前者考评成绩进入总分,后者只在于考查其真实性,这样更为合理;四是进一步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如篆刻作品14日晚评选结束,15日早我便在《中山日报》头版见到评奖结果;五是分书体评选,使评选过程更加专业化。
  九届国展从组织到评选都在严格的规范程序中进行,这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书协及评委们的认真负责精神。张海主席对评委提出的四个负责,即对中国书协负责;对书法艺术负责;对每位作者负责;对评委自己负责的要求得到了全面充分的体现。
  另一方面,投稿作品的水平也有了总体上的提高,不足之处,一是部分作者传统笔墨功夫仍显薄弱,浮躁之状屡见;二是感觉缺失。诚然,没感觉则进入不了书法的创作状态。这些都需要作者们能沉得下来,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学习积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首度曝光----孙伯翔等14位国展评委谈九届国展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