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硕先生谈九届国展"高手落马"
范硕先生谈"高手落马"10月25日上午,当代书法网总版主夜语风荷(以下简称风荷)就九届国展的一些热点问题对行草组评委范硕先生进行了简短采访。以下是采访记录。
风荷:非常感谢范主席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刚刚结束的九届国展中,很多众人看好的“高手”纷纷落选,新人新作大量涌现,范主席作为行草组的评委之一,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范硕:好,你这个问题还是提得比较尖锐的。国展结束后,我对这些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还没有整理出来,现在简单谈一谈。
1、关于评委。在九届国展中,行草的竞争依然是十分激烈的,评选的难度也最大。就评委来说,年龄构成老中青齐备、阵容强大,无论是能力、艺术水平还是对全国目前的书法创作态势的把握,都是没有问题的。
2、关于评选机制。国展的评选机制和程序越来越规范。每组只要有一个评委认可,这幅作品就可以进入初评。对于那些落选的作品,还要进行交叉评审。因此说,基本上好的作品是丢不掉了,但在数以万计的作品中,也不排除出现遗珠之憾的可能性。
作品的获奖提名方面,评委不允许提名本省的作者,15个评委,每人提名8件,共计120件。所有评委的提名作品都实行“提名实名制”,评委必须对自己提名的作品水准负责,这同时也是对每个评委的检验。从15个评委初次提出的120件作品中,进行打票筛选,选出48件,然后对这48件作品再进行打票,最后选出16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评选机制也是没有问题的。
3、关于“高手”落选问题。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我认为,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在于评委和评选机制。竞争的激烈、新人创作的大量涌现以及作品本身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要在书坛上立足,必须时刻牢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都在学习、都在进步,你不努力,就会落后。我个人认为,书法艺术体现了人格修养,是需要不断完善和长期努力的。某些很年轻就成名的作者,成名之后社会活动陡然增多,在艺术上找不到感觉,作品写得很“过”。李双阳的没有入选,陈海良的作品我见到了,他的作品就挂在中山体育馆评委休息室的进出口,那是个很显眼的位置,每天评委们进进出出从作品前走过,居然就没有人知道那是他的作品,——为什么?因为这幅作品不出众、不出彩,不吸引眼球。
我看,作者更多的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从作品找原因,而不是评委和评选机制的问题。15个评委中,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认可你的作品呢?说到底还是作品的问题。一幅作品创作出来,你挂在房间里,自己欣赏,或者你的小圈子里的朋友们,都说好!精彩!可这是小范围的,放到全国的大环境中,你未必就能出类拔萃,这就好像选美一样,你一个从石家庄选出来的美人,充其量是石家庄第一,再放到全国去选,未必就是第一。
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即便是一个成名的高手,也不可能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作者创作和运动员比赛一样,也是讲究一个竞技状态的,竞技状态不佳,写出来的作品就可能失去他以往的水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作者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正处于一个超越自己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创作可能正是对前一时期艺术风格的否定,而他新的风格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不够成熟,这时的作品可能就很差。这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我们不能苛求。
以上这些应该是高手落选的主要原因。我们的作者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广大的读者对他们的落选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
风荷:谢谢您的精彩回答!还有一个问题,行草在各书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九届国展5万件参展作品中行草作品就有3万多件,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范硕:行草的流行和普及反映了当代的一种书风风尚,这与当代人们审美倾向的趋同密不可分,当代人喜欢行草。我认为行草书体流行有这么两个原因:
一是行草书是一种最能抒发情感的书体,而其他的书体在抒发作者情感方面多少都有些局限;
二是行草书的可读性很强,灵活,随性,大众更容易接受,符合大众的审美倾向,从而成为当代风尚。
此外,从全国展来讲,分书体评选以及对入选比例的限定,对于其他书体如篆、隶、楷等的发展和创作是很有好处的。
风荷:范主席的解答非常精彩,我代表当代书法网的广大网友向您表示感谢!
范硕:不客气!很高兴和朋友们进行交流。
转自《当代书法网》
说的很实在! em1 em1 em1
范先生高见.
高手落选,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我以为,对于向九届国展投稿的高手们,我们不
能怀疑他们的态度,大家应该都在认真对待,认真创
作,也希望入展,也希望获奖.我更愿意相信,此次他们的落选,是他们在作创作理念,表达方式上的调整,与他们的功力无关. 某些很年轻就成名的作者,成名之后社会活动陡然增多,在艺术上找不到感觉,作品写得很“过”。
------------------------
某些评委何尝不是四处走穴?有几个埋首做学问的?
[ 本帖最后由 小刀破 于 2007-11-2 19:09 编辑 ] 要在书坛上立足,必须时刻牢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em14 em14
罪犯
“中庸”这个大人一直在干着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掐死在摇篮中的丑事 不管他同时还是什么 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犯 em21[ 本帖最后由 走走看看 于 2007-11-5 09:28 编辑 ]
回复 #6 走走看看 的帖子
如此理解“中庸”还是头一回看到。 如此你的前辈中好像应该没有一个是中庸的门徒的了?那还有你吗?是吗?是这样的吗?你懂什么叫中庸?回复 #7 丁剑 的帖子
俗话说人无完人 中庸也一样不能完美 在创造和想象的课堂里它学得最差的 虽然他有着更多的优点 但是在这堂课上 是需要认真学习的 正是因为接收了很多年的中庸教育 我感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里极度缺乏 我反思着这种缺陷 也无奈于这种缺陷至于我的前辈是不是这样 别来问我 我可不做别人肚子里的蛔虫
至于懂不懂的事 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不懂 所以才一直懵懵懂懂的em4
[ 本帖最后由 走走看看 于 2007-11-5 10:43 编辑 ]
回复 #8 走走看看 的帖子
这说明你根本不懂中庸!把中庸和想像力、创造力联系起来,也是非常牵强的。中庸是个度的问题。任何事物都要在度中,过了这个度,就不是那回事了。
最近,听了陈传席先生谈关于当下“前卫派”的看法,他讲个性语言不能太突出,太突出则不利于交流,也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建议你去听一听http://www.shufa.org/bbs/thread-77725-1-1.html
回复 #9 丁剑 的帖子
艺术的交流 需要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话 寻找的是能听懂你话的知音 假如一个人不能说自己的话 也听不懂别人的话 就不具备艺术交流的前提了 艺术交流是需要看缘分的 迎合是谈不上艺术交流的你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应该是属于实用的范畴目的在与获得与目标大众的沟通求得目标大众的认可及支持 看来我们不是在谈论同一件事了 呵呵
你说的那些规则搞实用设计的同志都知道的 我其实也蛮喜欢实用这一块的 可惜很多人都恨恨的说搞实用美术的人没文化 吓得我不敢说喜欢了 哎 你说 到底什么才是有文化啊 em8
[ 本帖最后由 走走看看 于 2007-11-5 11:34 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