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生魂魄 多元铸墨情
阅历生魂魄多元铸墨情
——郭振华其书·其画·其人
景晓龙
在近几年淄博的艺术届,谈起书画创作与个性,郭振华先生“韵取舒同又不同”的书法和“形物与铸情融为一体”的民俗画是一个很有味道的题目。
走进郭振华的书法天地,无论是开大如席还是小如珠玑,无论书法、墨法还是章法,皆看得出从书法本题的规律出发,谙其理、得其法而气韵神采得到升华的基本套路,这是他“沉雄浑厚又丰润婉畅”书法艺术风格的基本支撑。
郭振华,共和国同龄人,自幼敏悟睿慧,少时绕膝目睹舒同先生挥洒毫墨,得以书法艺术启蒙。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后拜师于山东木版年画大家吕学勤先生门下学习民俗画创作。1986年便有美术专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发行。
振华先生自舒体入手,坚持以颜柳两帖为本体,广临何绍基、华世奎等诸家墨迹,艺取百家长,追求以文化的视觉探研书理,将行草书法飞动圆劲的笔意使转,融入颜、何、舒诸体沉雄浑厚的钟鼎礼器感之中,以生气勃勃的线条运动旋律,表现汉字深层的美,“不失本体赋新意”,逐渐形成了“韵取舒同又不同”,沉雄浑厚,丰润婉畅的书艺风格。亲临振华先生案头挥毫,墨色随运笔产生变化,点画巨细多变,章法布局轴线节奏丰富,笔锋所至,既得大师风范,又现独家风流,平俗中尽显高雅,拙重里透着壮美,节奏情感尽随笔墨流淌“远观其势,近取其质”,所书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与书家个性气质及情感的共鸣充满着强烈的感染力。2005年,振华先生鬻字筹资主编出版《舒同百年纪念文集》后,他的书艺水平得到了再次升华,其作品表现出了很强的平衡能力,获得了制约中的自由天地。
1989年振华先生受到政府指派以其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史迹为题材,为淄博人民会堂创作的大型风情壁画“古埠趁墟”,其艺术风格虽然带有吕老耳提面命的影子,但“兼法而入,破法而出”的艺术追求已经显出端倪。
如今,振华先生画与书法同攻,皆能见墨见笔,自然天成。其画作不仅画路宽广,且多自出手眼,独法心灵,不与人同,虽以民俗冠之,但无不体现着艺术的高雅,落在纸上的是书、是画,流淌出来的却是艺术的精致;用书画一体的方式丰富的表现汉字语言深层的真谛,倾力寻求返璞归真的高雅情趣,是其画作的突出特点之一。
振华先生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楹联书法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理事、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艺术家、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其书作、画作近年来之所以能深得藏者垂青,应归源于其自身修养与书画的有机结合,强调文人画风与民俗画风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优雅流美的独特风貌。存形以宣物,形物与铸情融为一体。他说:“书画不完全是自我欣赏的,而是给人看的,为社会服务的;欲求社会承认,必须自己有分量。”所以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以类聚、以群分的原则,尽可能地根据要求进行创作,从不千篇一律,应付了事!
郭振华先生电话:13370692662
[ 本帖最后由 戏墨人生 于 2007-11-2 08:03 编辑 ] em4 em4 em4 em4 接上篇,继续 二楼笑什么,有话请直说! 继续,请完整的看后再作评价
[ 本帖最后由 戏墨人生 于 2007-11-11 10:48 编辑 ] 接上篇,继续 接上篇,继续 接上篇,继续 接上篇,继续 接上篇,继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