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艺术与技术
编者按:
这是程美信先生的一篇言论文章。
虽然说的是绘画的理论问题,然而,书法又未尝不是这样呢?
文中所提问题,值得每一位致力于书画艺术人士思考。
如若“把技术与艺术混为一谈”,你又怎能创造出充满***的书画佳作?
艺术离不开技术,但技术又不等于艺术。
这种基本原理、常识,在大多数的书画人心中是极为模糊的。
因此有必要理论一番,我想对所有参与学习、讨论的网友朋友都会有益处的。
那就让我们畅所欲言,澄清是非,拨乱反正吧.....
关于艺术与技术
程美信
大部分画家是把技术与艺术混为一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它会影响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展吗?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并不懂得生殖系统的原理常识,但照样性交与繁衍。正是如此,很多画家都认为艺术批评和理论学说全是瞎扯淡,甚至有人教训理论家“你去画几笔给我看看,否则给我闭嘴”。中国的画家,普遍持排斥理论的狭隘态度,并非高级到思想上去反对艺术被过度阐释。作为一名具有当代性意识的画家,不再可能出现“画得出来,说不出来”的状态,当代艺术更不再局限于偶然性的灵感与技术性的效果,创作者主要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所以,思考的思想,表达的内容成为艺术的核心主体。
技术在艺术创作活动过程中,是表现情感思想的必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由于古典主义艺术的核心内容是反映美,从而美构成传统艺术的主体。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国的画家,仍把艺术作为反映美的专门技艺,如同一般人理解“美术”就是反映美的技术。此外,关于艺术形式以及技法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主题,如《石涛的画语录》。因为技法决定艺术美的形态表现,因此造成艺术与技术的混沌一体。譬如中国书法艺术,它是一种手写表现的技艺,需要驾驭毛笔的高超本领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它从本质上跟工艺制造没有区别,关键在于它被赋予非书法本身的作用,譬如文学、修养、科举、身份、荣耀等复杂意味。
可以说:审美活动构成古典艺术的核心主体。随着历史的文明发展,人类意识活动日益复杂高级化,以致连人类性交这种最原始的本能行为都夹着政治、经济、艺术等非自然的文化形态,最纯粹的性交成为一种畜生行为,也是人类渴望而无法复归的自然原生态。审美的高级化也同样不例外,它演变成可以反映一切人类精神意识的活动,最典型的如:艺术成为了颠覆“美”的思想手段。然而,这一切对沉迷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家而言,是难以理喻的“反动”,特别在未经现代启蒙的中国社会里,绝大多数艺术家和常人都坚守“美即艺术”、“艺术与技术”不加区别的成见。正是这种对艺术演变与历史发展的认知局限,造成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的普遍滞后,反而言之,是社会落后造就文艺思想的普遍保守。
当然,传统艺术和保守思想都有其真诚的一面,它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惯性下的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只认定既有一切事物。对于那些具有开拓精神、反思能力、超常意识、个性独立和创造天赋的人而言,则完全不同。诚然,这样的人在社会人群种毕竟寥寥无几,大部分人是按守本分和随波逐流的,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保持一种常规态度。传统艺术创作过程是追求形式手段的突破,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风格与流派是艺术史重要判别依据。直到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形成一种开放多元体系,材料与手段不再局限任何形式,只要能充分表达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即可。因此,它导致一些后现代艺术丧失早期艺术的工艺美观价值,这是艺术发展过程复杂性和高级化的必然结果。人类审美活动在高级文明阶段便出现了多样异化,包括反自然的病态美,今天的审美观念同样是多样复杂。可是,当代艺术更多程度上跟“美”已无关,只是中国社会由于历史关系,它仍须在传统与现代中做出绞痛选择与相斥较量,当它整体文化上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一切均无关紧要。艺术不再在其形式上的传统和现代、或新与旧,而在于它对外部(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来绝对其价值意义。
总之,中国艺术在发展上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它的内在思想与其外部作用的关系。此外,中国已有的艺术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缺少什么样艺术以及思想来促进社会发展,它不止局限于审美观念,包括整体文化上需要一种全新活力,否则它难以摆脱传统枯萎和现代缺失的僵持症状。人们之所以把“技术与艺术”混为一谈,那是他们在审美上没有走出历史,更不能充分发挥艺术潜在的丰富活力和广泛作用。
xuying21
艺术和技术不可分割我认为:
艺术和技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术"为何意?
试问: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又怎么做出气韵贯通的文章?
艺术潜在的丰富活力和广泛作用是什么?
有了一定的对技术和材料的驾御能力,作品才会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把技术和艺术分割开来,是不是也是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表现?是自己寻找艺术捷径冠冕堂皇的借口?
老武1989
回复 xuying21 的帖子有了‘艺术’,‘技术’自然就出来了;追求‘艺术’的过程,也是锤炼‘技术’的过程。
‘技术’终归是为‘艺术’服务的,国人总是‘喧宾夺主’或混同。程先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em14 em14 em14 em10 em10 艺术与技术的区分众所周知,问题是中国缺乏深入浅出的艺术理论。
[ 本帖最后由 蓝血 于 2007-10-4 18:23 编辑 ]
程美信
回复 xuying21 的帖子艺术和技术不可分割
我认为:
艺术和技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按:艺术需要技术作为载体手段,而非目的的主体;技术则不一定有艺术。
艺术潜在的丰富活力和广泛作用是什么?
按:一个开放而多元的艺术体系,不拘形式和内容万象,广泛作用包括审美的、情感的、价值的、哲学的、政治的等等,如果把艺术限定一种孤立而既定的范围(譬如只是表现美感的技艺)。譬如八股文以及押韵诗追求手段形式的文体风格,忽视艺术的内在主体(古典艺术的普遍特征)。
有了一定的对技术和材料的驾御能力,作品才会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按:驾驭手段是技术范畴,关键在于它所表达的内容意味,以及它对人与社会产生效应作用来决定艺术的价值。所谓技术是非主体的。
把技术和艺术分割开来,是不是也是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表现?是自己寻找艺术捷径冠冕堂皇的借口?
按:在中国这个前现代社会,其艺术是本末倒置的,同时强调艺术最原始而单一的“美观性”,忽视了(有意回避)它对文明与发展的丰富活力,如认为艺术涉及政治主张与思想观念、文化批评就是脏了。这种错误的艺术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艺术广泛作用。
[ 本帖最后由 程美信 于 2007-10-2 21:56 编辑 ]
杨光 :
肯定技术对艺术的作用,又否定技术的可欣赏性,
这对绘画也许有点意思,
但对书法我看未必如此。
书法艺术比西方抽象艺术,
不知要早几百代,
也要深刻得多。
古有“技进乎道”之说,
书中之“技”,
能没有情、意、性?
“文则数言乃表其意,
书则一字已成其心,”
行家在你一划之中,
早已从你的“技”中,
知你性情而达鉴赏。
显然文者对“技”的理解,
仅止于美术。
[ 本帖最后由 杨光 于 2007-10-5 16:41 编辑 ]
有人曾赞扬某位技术精湛的工人,说"看他干活,简直是一种享受"!
八股文之弊,在于出题的限制,而非其文体.
原帖由 杨光 于 2007-10-5 08:56 发表
肯定技术对艺术的作用,
又否定技术的可欣赏性,
这对绘画也许有点意思,
但对书法我看未必如此。
书法艺术比西方抽象艺术,
不知要早几百代,
也要深刻得多。
古有“技进乎道”之说,
书中之“技”,
能 ...
老杨别来无恙?分析了一通,可惜没有细读原文,不着边际了.....em4
技术在艺术创作活动过程中,是表现情感思想的必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由于古典主义艺术的核心内容是反映美,从而美构成传统艺术的主体。直到今天,大部分中国的画家,仍把艺术作为反映美的专门技艺,如同一般人理解“美术”就是反映美的技术。此外,关于艺术形式以及技法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主题,如《石涛的画语录》。因为技法决定艺术美的形态表现,因此造成艺术与技术的混沌一体。譬如中国书法艺术,它是一种手写表现的技艺,需要驾驭毛笔的高超本领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它从本质上跟工艺制造没有区别,关键在于它被赋予非书法本身的作用,譬如文学、修养、科举、身份、荣耀等复杂意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