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甬 发表于 2007-10-4 08:31

书法网民的修炼问题

书法网民的修炼问题


                                                          书法网民的修炼问题

                                                                     陈崇勇



    有关“书法网络如何健康发展”,可以探讨的话题有很多,而我只想从“书法网民”该如何修炼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粗浅感受。

                                                                        一


    如果把现实世界比作大陆的话,网络世界就像一个浩瀚的信息海洋,我们则像一些穿梭在大陆与海洋之间的两栖动物。我们之所以选择书法网络这块海域,首先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与之毗邻书法陆地上。
我们的祖辈也曾生活在书法陆地上,这里洒满了他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他们留下丰富的遗产成了我们临摹的榜样,他们也为我们树立了许多无法跨越的高峰。渐渐地,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却都转化成一些沉重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还有那些先行者,他们占据着高位,颐指气使……
    长期的压抑使我们匍匐在地。
    到了世纪之交,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一种叫着网络的虚拟生存方式让我们如鱼得水。我们的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鼠标不停地滚动,频频点击,像狗鼻一样嗅着每一丝让我们兴奋的刺激。我们的手指在键盘上上下翻飞,随着回车键的最后一次敲击,一篇篇或长或短,饱含着***,或者口水的文字倾泄到网上。
    书法网络成为我们显示实力,展示风采,乃至于参加战斗的地方;
    书法陆地则成为我们休养、栖息,舔拭伤口,以及养精蓄锐的地方。
    又一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二者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
    我们毕竟不是鱼,不能将自己的积蓄挥霍一空,成为一堆语言泡沫,终日飘浮在书法网络之中。
    碑帖、毛笔、宣纸,阅读、书写、创作,还有展厅,在这些现实的时空中穿行,我们就可能像大地之子,只要脚踏实地,大地母亲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从脚后跟上传递到我们的躯体。
    道理大家都很明白。
    最后劝自己一句,网还是要上,但更要抓紧时间,多读书、多写字!



                                                            二

    既然是网络,它就有虚幻的一面,许多网友都披着马甲。
    但可以肯定,每一付马甲的背后,都有一张渴望交流的面孔,都有一颗跳动的心。
    不能因为披着马甲,戴着面具,就忘乎所以,将人性中“恶”的一面肆意地抖露出来。
    记得近十年前,我初玩电脑时,在一次人机对弈后,就有过这样的感受:与电脑下围棋和人下围棋不同,可以悔棋,并且没有心理负担,一步棋我觉得下得不妥,可以重来;一个局部我觉得下亏了,可以重试;一盘棋下到我觉得形势不妙,可以重新开始。电脑不会生气,也不会反抗,更不会拂袖而去。和电脑下棋我可以常胜,这似乎满足了我那一种可怜复可笑的好胜心。其实,和电脑下棋也必须给自己定一些规矩,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机制,这已经涉及到使用电脑的道德问题。
    那时,我玩的这一套电脑还没有上网,现在真的上网了,虽然是面对屏幕,通过网络与一个个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网友进行了交流,同样也存在着自我约束的问题,更何况自己还在某些网站里充当版主之类的角色,可以实施置顶、加亮、删除之类的措施。这时,该如何把握好“张扬个体的生命意识”与“做好自我约束”之间的“度”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
    因此,我认为,如何建立健康向上的“书法网络人格”?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并展开探讨的问题。
    说到自我约束机制,传统文化中本不缺乏。像基督教、佛教等宗教都有很严苛且完备的戒律,但它们未必会很适合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而且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艺术形式,她对自我约束机制的选择,也存在着匹配的问题。儒与道,是两种流淌在中国传统文人骨子里的精神力量,真儒像颜真卿的楷书,规矩、庄严、大气;真道像张旭的草书,飞舞、豪放、自然,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相抗,而又相互补充乃至相互转换的关系,这正好可以作为书法网络如何把握好“张扬个体的生命意识”与“做好自我约束”之间的“度”的一个绝佳参照。
    网络小社会,也可以当作一个个人修炼的道场。让我们再一次回归传统吧!

虫甬 发表于 2007-10-4 08:34

诗•书•画•人

诗•书•画•人

                                                                                                      诗•书•画•人


      诗、书、画,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实践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如何让她们更好地发扬光大?一直是我长期以来执着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经常是以某一种诗歌意境作为表现内容进行创作,有时还在画面的留白处题上一首诗,从而达到诗、书、画的和谐统一。在这里,诗、书、画已经算是珠联璧合了。但还有没有融合的更加紧密、浑然一体的方式呢?
      有!
      最近我想到的“诗•书•画•人”的创意,可以作为一次有趣的尝试。具体创意是这样的:整幅作品所呈现的是一幅简笔人物画;它的局部由书法的文字造型构成,如鼻子可用草书的“山”字,耳朵可用草书的“月”字,等等;这些文字通读起来就是一首诗;创作时用书法的“一笔书”的方式完成。
      如今的中华文化遗存,如诗词、书法、绘画(国画)等,在中国古代原本是文人们所必需具备的基础文化素养,而现代从事诗词、书法、绘画(国画)创作的所谓艺术家们都各自为阵,各种艺术形式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我们的创作因为缺乏中华文化土地的涵养,形式化、技术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那些各种类型展赛的催逼,可以说艺术家们几乎丧失了传承中华文化所必需的从容、淡定的心态,乃至游戏笔墨的心情。
      我设计出的“诗•书•画•人”、 “诗•书•画•山水”等,可以作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一次有趣的尝试。因为要完成此类作品的作者起码需要掌握诗、书、画三种艺术门类的技能,并且有能力将它们和谐地统一到同一个画面之上,这无形之中对提高中华文化传承者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很有好处的。
      此画虽是笔墨游戏,但集诗、书、画于一体,难度可想而知。其人也,寥寥数笔有神韵;其字也,潇洒飘逸似诙谐;其诗也,意境渺远若言禅。余曾努力再三,力不逮也!
      现将想法粘贴出来,可有高手感兴趣?

逸墨斋 发表于 2007-10-4 08:41

em2 em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网民的修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