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张公重抖擞,效法崔公请人才
我劝张公重抖擞,效法崔公请人才引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定盦:己亥杂诗九届国展的征稿已经结束,听说国庆后即将进入评审阶段,而自从征稿启示在网上贴出后,围绕着国展的相关帖子文章不下百篇,各抒己见,提建议的、提意见的、投票的、参和的、谩骂的,比比皆是。但我从中只看到三个帖子,很有意义,但稍感遗憾的是这三个帖子未能被很好的引导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三个帖子是:
一鸟:《九届国展断想:王羲之将烂市?》
江西心得:《心得小篆能入国展吗》
南舍地天生:《学习并质疑》
对于国展,我觉得你想表达什么很重要,你能表达什么也很重要,那么放到现实的层面就是你能做什么?也即你能做到的是什么?舆论很重要,但舆论不等于舆论的实际干预效果,而我更关注实际的效果!
一鸟的文章提示给大家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是提示给展览的组织者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展览办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这样的结果是否符合书法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是不是个别导向性的主观评判就能代表书法的大方向和时代的成果。那么,在展览还未展开之前的这种提醒,是很及时和必要的,它提醒组织者或决策者,你不能把一个国家展览搞成了一个调子,你应该体现国展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我觉得这个提醒非常及时。
如果说一鸟只是在言论上的善意提醒,那么郭心得则是以自己的行动向国展发出了这样的提醒。尽管他的作品也遭到了非议,但他仍然像个独行侠一样并自豪地宣称:我的国展已经开始了……,郭心得的意义在于他以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在提示国展:你是否有这样接纳多元和包容创新的初衷,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假如郭心得那样的作品能够入展,我觉得比一鸟讲的如烂市般的一味甜俗的所谓“二王”书风入展要更有意义。因此从一鸟到郭心得实际上是完成了从言论到行动的干预。但可惜这种干预未被正确引导,它的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这是令人遗憾的。
南舍地天生的文章写的很到位,应该是继一鸟、郭心得之后最有力的质问!他指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理想的目标是如果对国展的组织者有所触动的话,会有一个反思,即能在工作方向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但南文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足够的借题发挥,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向性指导,这是该文的不足之处。
那么,沿着一鸟、郭心得、南舍地天生的帖子,在现在这样的时候,我觉得对于国展的组织者或对张海主席来说,还有必要强化一些观念上的认识,也即我在开头提出的问题同样可以向国展的组织者或张海主席提出来:你的国展想表达什么?你又能表达什么?你能做到什么?
我想作为一个国家展览,作为一个反映时代书法成果的展览和一个有着正大方向的国展,必须注意它的丰富性、多元性、包容性。而为保有上述的性质则需要组织者及张海主席本人有开阔的胸襟和正大的魄力去运作,这里也如南舍地天生文章里提到的,如何让一些书坛的高手能真正参与到国展中来,我们注意到九届国展在一些做法上明显的汲取了崔志强先生在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的做法,然而,我觉得崔公最值得学习和效法的做法是他突破体制特邀了一批体制之外的高手加入到展览及展览的评委中来,这无疑是对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的整体艺术水准做了十分行之有效和实质的提升,我觉得这才是崔志强最为可贵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效法的地方。
张主席的讲话中被南舍地天生批评的关于如何让老作者参与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你必须去邀请的问题,刘备三躬于茅庐而请出孔明,崔志强也有突破体制的恩怨纠葛去请王镛、石开,那么九届国展如果能放下体制的包袱,用真诚而宽广的胸襟去作为,那么必能履践胡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实现书法的和谐发展。十七大在即,我们一如既往地相信那将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鼓劲的大会,但我也更希望我们的国展也是一次胜利的国展、团结的国展、鼓劲的国展……
2007年9月28日丁剑于北京 顶 有理有据!
希望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多元,包容,正大的国展. em1 道理有,我看不一定能成行。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老崔能说了算,老崔是秘书长,书协党组大力支持。
而国展呢?em6 谁说了算?张海说了算,可他会说么???他能说么???em3 不要太把国粘当回事,它也不是取得''名利''的唯一途经,真艺术家从来没有主流或官方一说,这一点上看,江西心得的身上有这样的气质和潜质... 看一看能否得到重视。
关于邀请一说,除了邀请王镛、刘正成、石开等人以外,新加坡的书协主席陈声桂等华人书家也可邀请,尽量创造出最大的和谐。 评委组成的多元化与包容性确定展览的最终效果。期待阳光评选,期待阳光评委组合,更加期待多元评委组合。“风”由评委而定。 主题是:张请才! 该请阿em1 好文章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