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都斛烧鹅
有位朋友说到某个地方的烧鹅味道好,但据我的经历,除了儿时家乡的烧鹅外,其它地方的烧鹅只是一些品牌货,并不能与家乡的——“都斛烧鹅”的味道相媲美。品评一道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但其中有主次之分,如一篇文章,词藻华丽固然不可缺少,但思想境界不高,无法动之以情,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菜的主要对象是口,应以味为主,色、香为次。
菜的烹饪,以选料为上。食家们都知道,一只白切土鸡的味道胜过用任何方法炮制的饲料鸡。亦因如此,才出现“土特产”这个名词,如台山的“都斛菜花”、“大江马蹄”、“广海芥兰”、“北陡鲜蠔”等,它们是根据各地的土壤、天气及海洋的水流、水质的不同,对不同的动植物产生的不同影响,生长出一些公众公认口感特佳的东西来。
烹饪技术当然不可缺少,同一样东西,用同样的烹饪方法来制作一道菜,过熟或过生都会对这道菜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烹饪技术是一回事,口味独特是一回事,家乡风味突出在一个“土”字,所以要在“土”字上做文章。
儿童时期,我们乡下几乎每家每户在春节前七十到一百天左右,都会到墟买几只小鹅回来养殖,这些鹅我们称“年鹅”,意思是春节时用来打牙祭的。那时大人们天天要到田里劳作,照看年鹅的任务,就落到我们这些小鬼头身上。还未上学的,或者上小学的,一有空就赶着年鹅去村中的小池塘中或田野中觅食、嬉耍,除下雨天或天气特别寒冷外,从未间断过,通常是每天两次。喂养这些鹅的食物一般是田间种的菜(当时以萝卜叶最为普遍)、稻谷及吃剩的米饭。
离春节还有二十天左右,这些年鹅就被笼子关起来,不得出外活动,这叫“团鹅”。听大人说,通过“团鹅”,可以增加鹅的脂肪,软化鹅的骨胳。当年鹅出笼被宰杀的时候,体重在10斤左右,我记得家中养殖最重的一只达12.5斤。不过,我总舍不得杀掉它们,每次宰鹅时心里都特别难受。
宰鹅的步骤一般是先将鹅的咽喉割断,接着放血、拔毛,然后在鹅的下腹开一小口,将鹅的内脏挖出来,再将预先配制好的调味料放进去,调味料大多为新鲜大蒜、五香粉(或大茴、小茴)、南乳、生抽等。跟着,将鹅腹腔的开口用竹签缝好,最后是将一根竹管伸入鹅的咽喉处,将鹅吹成一个气球,用水草绑实,防止空气泄漏,这一着功夫的主要作用是烧鹅时让鹅腹腔的空气受热膨胀,增大里面的空气压力,让附在腹腔内壁的调味料向肌肉中渗透和令鹅容易熟透。此外,还要注意一点,鹅放入烧鹅炉之前要涂上一层老抽或蜂蜜。
烧鹅炉外形象个放大镜下的馒头,用砖头石灰砌成,内里中空,上下开两个口,顶上的用来放鹅,下面的用来进柴。
烧鹅用的是从山里採回的山草、小灌木。有一件事很奇怪,同一样米,但用不同的器皿来作炊具,口感也不同,其中以陶瓷为上,铸铁锅次之,其它金属又次之;而烧饭的柴不同,味道也不一,这又以木柴为上,山草、小灌木次之,稻草又次之,至于用电饭煲则下下一等。但烧鹅以山草、小灌木为佳,因其燃烧后的积炭所释放出的热能不像木柴那样猛烈,又不像稻草那样一下子就衰败下来,真是深得烧鹅火候的中庸之道。
一炉烧鹅一般是二到三只,这要视乎烧鹅炉的大小而定。每烧一炉鹅所用去的柴草不少,但一年只有那么一次,况且柴草是农民从山里採回来的。农民在金钱上显得吝惜,但在力气方面绝不吝惜,因为农民就是以出卖气力为生,他们世世代代在烈日下劳作,最大的奢求就是两餐温饱,最怕的就是政治上的风吹草动,所信仰的就是道德与气力。
当烧鹅炉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这要靠有经验的人来把握,他们认为可以了,就将准备好的鹅放入炉中去。鹅是用铁丝挂在一条铁棍上悬在烧鹅炉中,上面盖上一块铁板,靠炉壁的热辐射将鹅烤熟,时下虽有人用微波炉来烤鹅,但天然之味大为失色。
鹅烧出来后,色泽金黄微黑,皮虽不脆,但其肉质与风味,现时已难以再得。或许有人这样说,现在有谁为了这样一只烧鹅去下那样的功夫。他们忽略了一点,这种烧鹅在那个时候是自然而来,从不用刻意去追求。
家中数年前曾建过一只烧鹅炉,但自母亲去世后,就成了废弃之物,现时上面长满了野草,似是荒野中一座孤坟。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很流口水 em8 em8 em8 em8 em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