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理亦可参证书理
太极拳经谱太极两仪, 天地阴阳,
阖辟动静,柔之与刚。
屈伸往来,进退存亡,
一开一合,有变有常。
虚实兼到,忽见忽藏,
健顺参半,引进精详。或收或放,忽弛忽张,
错综变化,欲抑先扬。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
真积力久,质而弥光。
盈虚有象,出入无方,
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宾主分明,中道皇皇。
经权互用,补短截长。
神龙变化,储测汪洋?
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不先不後,迎送相当。
前後左右,上下四旁,
转接灵敏,绕急相将。
高擎低取,如愿相偿。
不滞於迹,不涉於虚。
至诚运动,擒纵由余,
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佯输诈败,制胜权衡,
顺来逆往,令彼莫测。
因时制宜,中藏妙诀,
上行下打,断不可偏。
声东击西,左右威宣。
寒往暑来,谁识其端?
千古一日,至理循环,
上下相随,不可空谈。
循序渐进,仔细研究,
人能受苦,终跻浑然。
至疾至迅,缠绕回旋,
离形得似,何非月圆。
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日中则反,月满则亏。
敌如诈诱,不可紧追,
若逾界限,势难转回。
况一失势,虽悔何追?
我守我疆,不卑不亢,
九折羊肠,不可稍让;
如让他人,人立我跌,
急与争锋,能上莫下;
多占一分,我据形胜,
一夫当关,万人失勇。
沾连粘随,会神聚精,
运我虚灵,弥加整重。
细腻熨帖,中权後劲,
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来脉得势,转关何难?
宜中有虚,人己相参;
虚中有实,孰测机关?
不遮不架,不顶不延,
不软不硬,不脱不沾,
突如其来,人莫知其所以然,
只觉如风, 摧倒跌翻,
绝妙灵境, 难以言传。
试一形容:手中有权,
宜轻则轻,斟酌无偏;
宜重则重,如虎下山。
引视彼来,进由我去;
来宜听真,去贵神速。
一窥其势,一觇其隙,
有隙可乘,不敢不入,
失此机会,恐难再得!
一点灵境,为君指出。
至於身法,原无一定,
无定有定,在人自用。
横竖颠倒,立坐卧挺,
前俯後仰,奇正相生。
迥旋倚侧,攒跃皆中.
千变万化,难绘其形。
气不离理,一言可罄,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
日新不已,自臻神圣。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
若有鬼神,助我虚灵,
岂知我心,只守一敬。 坏了国宝外漏,罪过不少em4 em4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7-7-27 20:1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坏了国宝外漏,罪过不少em4 em4
em4 em4 em4 其中有奥意,能拿走者,自能有所感悟;拿不走者,看也白看,甚至你给他他都不看的.
能取走者定是道中人,所以大家多虑了em2
拳中不乏书家,有例为证.大家临池之余,不妨读来休息一下.
清朝末科状元刘春霖拜师太极宗师孙禄堂
2007-07-17 10:15
中新河北网保定1月27日电 孙禄堂名福全,晚号涵斋,望都东任疃村人,是清末民初名满海内外的武术大师。他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名拳熔于一炉,独创自成一家的孙氏太极拳,被世人尊为内家拳的一代宗师。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曾拜在他的名下学拳。这里披露刘春霖向孙禄堂拜师的一段往事。
清朝末科状元刘春霖,不但学问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书法家。他出版的小楷法帖,多年来广为流传。
在徐世昌任总统时,刘春霖曾在总统府任内史秘书。有一天,他的一位同事拿着几幅字帖去找他。刘春霖一看,其中有行书、楷书,也有草书,特别是那幅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刚柔相济,潇洒圆润。他边看边说:“真乃绝笔!真乃绝笔!”一连看了三遍。刘春霖的同事见他爱不释手,开口说道:“此乃一位同窗送来的,贤弟是书法名家,特来请贤弟评点。贤弟如果喜欢,就请留下吧。”刘春霖十分高兴,赶紧说:“贤兄慷慨以赠,愚弟敬领了。”可是,这幅字帖的落款“涵斋”是谁呢?
刘春霖便问:“不知涵斋是哪位名家?”那个同事说:“此乃孙禄堂,就是那位名震海内外的武术大师。”“是他?”刘春霖先是吃惊,随后又连连摇头,“一个武士,能写这样的字?贤兄欺我,贤兄欺我。”同事告诉他,确实是出自孙禄堂先生的手笔。刘春霖仍然不信。
过了几天,孙禄堂忽然接到刘春霖的请柬,邀他去做客。孙禄堂十分纳闷,我俩一个习文,一个习武,素无交往。请我却是为了什么?到了那天,孙禄堂来到了刘春霖的府上,刘春霖非常热情地把他请进客厅,让到上座。这个客厅布置得非常讲究,四壁挂满了名人字画。孙禄堂万没想到,自己书赠别人的条幅竟也挂在了这位状元的客厅。
刘春霖见孙禄堂观赏他的字画,便趁势说道:“孙先生之武功冠世,武德高尚,早已名满天下,京师之内,无人不晓,殊不知先生的书法也是这等卓然超群。”刘春霖指着孙禄堂书写的字幅又说:“文若游龙,刚似剑舞;运笔如行云流水,却又字字力透纸背;兼有张、怀之长,却又独具一格。在下素喜习字,虽也耗费了不少时光和笔墨,今见先生的书法,却是叹莫能及,实在敬佩,敬佩!”
孙禄堂听刘春霖如此赞扬赶紧起身拱手道:“先生过奖了,禄堂是习武之人,练字不过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谈不上什么功夫,刘先生是当今书法名家,我的字万不能同先生的字同日而语。”
“哪里,哪里。”刘春霖说:“今天请孙先生来,就是欲请先生写几幅字帖,以示同好,亦饱眼福。先生幸勿推却。”孙禄堂说:“禄堂实在不敢班门弄斧,请先生见谅。”刘春霖哪里肯依,亲自将上好的宣纸铺好,揭开端砚,脱下笔帽,递到孙禄堂手里。孙禄堂再也不好推辞,只得说:“刘先生一定要禄堂作难,那只好献丑了。”他略一思索,绾了绾袖子,挥笔疾书。登时间,一首草体唐诗便写在铺好的宣纸上。刘春霖一看,不禁大吃大吃一惊,他请到孙禄堂的目的,就是要试探一下孙禄堂会不会写字。现在亲眼看到,立即转疑为敬,并命家人马上备酒。
这一顿饭到底吃的什么,现在无人知道,想必都是好菜好饭,离不开山珍海味。刘春霖为了显示他学问渊博,吃着饭,除了谈书法之外,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四书五经,由四书五经讲到诸子百家,由诸子百家又讲到天文地理。他哪里知道,你讲什么,孙禄堂同你讲什么,你问什么,孙禄堂就答什么,而且对答如流,头头是道。特别是谈到《易经》,更使刘春霖吃惊。他认为《易经》最难懂,但孙禄堂一讲,不仅把《易经》中那些最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出来,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孙禄堂还通过《易经》联系到武术,谈到形意、八卦、太极三家的拳理都是出自《易经》。刘春霖听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觉得,像这样博学多才,文武兼备的人物,古今少有。
当他读了孙禄堂著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之后,更改变了过去对武术的偏见。认为武术并非村野武夫之举,而是一种深含哲理的学术。于是,刘春霖便亲到孙禄堂家里,磕头递帖,拜师学拳。
em2 em2 这就是王羲之爱鹅的最好佐证 书法一道讲求笔之劲力,劲力一出万法皆备.而太极拳本身就是文人拳,是精研人体劲力而体悟天地之道圣人之学的.
所以同是拳在过去有些传承中对拳法就有文房架与马房架的区分,而书坛也是由字匠与书家构成,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