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5 23:54
李刚田:媒体的批评书协实事上也都是采纳的,虽然并不是都能当地就采纳,但实际上都是有感觉的。这说明媒体还是有力量的。
树农调皮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46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5 23:57
王琪森:这次大展请的媒体还太少,要请的更多,比如《南方周末》、《光明日报》等,要扩大篆刻艺术的社会影响。
下一届篆刻展可以召开一个《中国国际当代篆刻研讨会》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47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2
蔡树农:日本美术社说王个移去世后中国就没有篆刻家了,这样的有辱中国篆刻的事件,当时的媒体就没有起到它的作用。
所以我们的记者要有政治家的用心,有头脑地写文章。
纸媒不一定有独家的新闻,但要有独家的评论。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52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4
徐咏平:篆刻学术研讨会怎么进行下去?扩大人员的阵容;选题的介定;理论和学院的介入;美学与文字的结合;篆刻和美术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52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6
刘小平:当代篆刻家中一些人没有搞清工和写的关系。写的最精就是工,工到最精也就是写了。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53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7
言恭达先生总结: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的大是由中宣部、中国文联领导关注的,篆刻届关注的,老百姓关注的,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
大展货传递两个信息:
1、书法界如何达到何而不同,和谐的局面,通过这件事把力量凝聚起来,出精品,出人文精神。
2、提高艺术生产力。为了事业的兴旺,倡导艺术精神。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53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7
陈洪武书记的总结:艺术家要有“三只眼”。
第一只眼:紧紧地审查时代,是否能认真的学习古代,选一个点;
第二只眼:紧紧地关注当代的风尚流行,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深。洗去浮华,把握命运。
第三只眼:紧紧地认清自己,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4:54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00:07
后 记
以上理论界的大腕和精英们的发言是青凯根据会议材料和会议记录整理出来的,而且也只是列出了每个发言者的基本思想,难免会有疏漏和错误,如有得罪还请诸位方家原谅。
但愿这些题纲式的信息能为大家引出一些新的思考,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能对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再多一些新的关注,并展开新的讨论,那必将是有益于篆刻的。 柳青凯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5-16 15:03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5-16 15:30
多谢书法网置顶!支持篆刻艺术的学术研究。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5-16 16:25
辛苦了!这是一个下了功夫的编辑主题,编辑的风格和形式也是有新意处.
内容有独家价值,非常有阅读价值!
谢谢!
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