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书画造假五术
揭穿书画造假五术名人书画价格的飞涨,带来了令人高额的利润,一经转手,即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巨额利润,甚至有了“艺术品暴利仅次于军火”的说法。
同时,大量的赝品也迅速流入市场,并且,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明。“看一些拍卖公司的预展,画是假的;到朋友家吃饭,墙上的字画也是假的;老板拿出一堆字画叫我看,也都是假的。”日前,一位有四十多年鉴定经验的鉴定师向《星期日新闻晨报》披露了这个行业最新的五大“造假术”。
“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赝品居然在拍卖会上连连以天价成交,实在荒唐之级。书画投资的风险远远高于炒房地产。这种趋势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引导,势必会使造假者变本加厉地制造假画,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总有一天,假画泛滥成灾,拍卖市场没有了最起码的诚信,也就没人再来玩了。市场萧条,画价暴跌,结果所有的投资者都深受其害。”
境内外联手
现在的“国宝级”或“大师级”作品的造假者已不再是过去传统的那种个人单干。有专门负责绘画,有专门练书法在画上题假款,有专门研制照相版制版假印章,还有技术高超的裱画师,可以根据画面整体效果的需要,任意做旧、做古。
书画造假者中有不少是专业人士,技术水平相当高。当他们用现代化手段造出假“国宝级”或假“大师级”的作品以后,就在书画作品上或在裱边,冒充书画名家或鉴定家,题字盖章,以证明此画的“真实可靠”。再把这些赝品,通过各种环节,在报刊、杂志、年历、相册,甚至在香港、台湾等地出画册、印专集、真假相杂、鱼目混珠,出版发表,从而使这些伪作得到一张张“有出处可查”的“身份证”或叫“通行证”。这样就可以蒙骗大部分投资人和资历不深的书画鉴定师。因为现在的许多艺术投资人和鉴定师对书画作品的真伪鉴别(特别是宋、元、明、清的书画作品)迷信和依赖出版物,他们认为画册中发表过的名家作品一定是经过专家鉴定,绝对可靠的真迹,完全可以放心地买入,岂知这恰恰中了造假者的圈套。
目前国内有些投资机构和个人对清代的《石渠宝笈》内著录的历代书画感兴趣,成交价之高令人惊叹。而作伪者就利用这种“需要”,特意造假,投其所好。(《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所编的宫廷内府收藏书画、文物的大型著录文献,收编自两晋、隋、唐、宋、元、明、清的名家836人,作品共计7757件,有初编、续编和三编,共计255册。)这种利用出版物作伪行骗,就是近年来最具欺骗性的常见手法。书画制假者们往往先在内地生产、制造、加工假书画,在境外出版发行,对宋、元、明、清的古画,还特别冠以“流失国宝回归”的美名。就这样,一件件蓄谋已久、精心打造的“国宝”和“大师”的“精品”使以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成交,获取暴利。
印刷术造假
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高科技书画造假技术,采用现代印刷技术,部分印刷,部分书画。因为纯粹全部的印刷,常常使整个画面的气势和局部都会显得刻板、单薄、没有韵味,也没有手画的节奏感,而采用部分印刷和手画相结合的作伪方法,就不但能掩盖印刷造成的作伪痕迹,而且还能突出手画的自然渗化效果和韵味,从而大大增强了假画的欺骗性,使投资者难以识别。
偷梁换柱
这是传统书画作伪的一种常用方法,俗称“套棺材”,通过经验丰富的裱画师,把原装原裱的名人书画真迹,从老的裱式中挖出来,换入被“克隆”的复制品,再采用一些非常手段、作旧、作古、造成霉点,水渍等假象,以增强乱真的效果。
真伪相拼
采用真画假款,或假画真款,移花接木,将一幅真迹化成二幅、三幅。手卷一分为二,半段真半段假。册页也是真假相拼,有真有假,以假充真,鱼目混珠,诱使人们受骗,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克隆
根据原件或照片,画册等资料,按原书画的尺寸复制。由于造假者都有很深的绘画基础和功底,这类作品几乎可以乱真,一般人看不出破绽。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境外不法书商从内地低价购进不少近现代名家字画、再完全“克隆”后返销内地,特别在北京、上海这些书商购买力最强的地区拍卖,使投资人极易步入圈套。
在国内拍卖市场上,真假难辨的中国字画,使得一些有鉴定眼光的专家有了英雄用武之地———给买家当参谋,行内称之为“掌眼”。60多岁的张先生就是一个“掌眼”,他告诉记者,当造假技术越来约高明时,鉴定师们的专业水准却令人担心。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在书画交易中,鉴定师起着一言九鼎的关键性作用吗?
张先生:要看情况。有些鉴定师只是负责判断真假,还有一些还要估测书画价格,给买家做参谋。客户往往会根据鉴定师的结论,决定是否购买,竞拍。
星期日:来找鉴定师的都是哪些人呢?
张先生:有拍卖机构,也有对书画拍卖感兴趣的个体买家、投资集团。现在书画拍卖市场火爆,鉴定需求很大。方便的话,鉴定师会亲自去看原轴,可有时候东西在外地,客户就会拍成照片寄来。
星期日:通过照片也可以看出“赝品”吗?
张先生:用放大镜仔细看,是可以看出造假痕迹的。
星期日:通常一幅作品要鉴定多长时间?
张先生:粗糙的赝品瞄一眼就知道是假的,而高仿的书画,一般都要研究上半天。在有些“真伪相拼”的赝品里,两个图章是真的,唯独第三个是假的,这都很难看出来的,很考验鉴定水平。
星期日:目前,国内鉴定师的水准如何?
张先生:好的不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不少。没有系统学过中国画的人很难有犀利的眼光辨别真伪。
星期日:为什么鉴定师的水准下降?
张先生:现在拍卖越来越多,鉴定师需求也变大了,有些人就“混充”鉴定师。另一方面,鉴定师培养断代的问题也很严重。比如我自己,从小学画,喜欢泡在博物馆,天天看日日看,到后来连卖票阿姨认识我了,不收我门票。而现在很多中青年鉴定师,看的大多是书上的印刷品,历代名家的真迹都没看过几幅,又怎么能看出真假呢?
星期日:鉴定师怎么收费呢?
张先生:鉴定师水平有高低,买家实力也有大小,不好说。
星期日:有人让你作假吗?明明是假画,你得说是真的?
张先生:当然有了,不过我没有同意。
星期日:为什么?
张先生:这个行当口碑重要,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卖一锤定音,怎么能瞎说呢。
星期日:那些眼力不济的鉴定师呢?
张先生:一种是看不出来,瞎看。一种是假的说真的,还有一种是真的也说成假的。
星期日:还有把真的说成假的?
张先生:有啊。有些画,卖主自己也吃不准真假。有人为了压低价格,就故意让鉴定师说是假的,然后以“仿品”的价格买下来。
星期日:你看过的假画多吗?
张先生:太多了。有个外地老板,买了很多画,让我去看。我一看,十张里八张是假的。
星期日:那你和他说了吗?
张先生:没说。以前我想的比较简单,看出来就说。现在的市场很复杂,特别要提防那些造假者以鉴定的名义来“偷”技巧,如果我老老实实告诉他哪里有假,不是帮他提高“业务水平”吗?所以现在看到假画,我不多说什么,只说这幅话有问题。
星期日:假画的暴利如何?
张先生:一张假画,如果能以“海外流失国宝”的名义卖出去,动辄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你想想,能赚多少钱?简直就是无本生意啊。
作者:■星期日新闻晨报实习生嵇晨 书画造假金蝉脱壳 书画造假常见手段一览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0:45 中国消费网
金蝉脱壳说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为了顺利退兵,诸葛亮临终前密授巧计,命工匠仿诸葛亮的模样雕了一个木人,“死诸葛吓退活司马”,蜀军得以平安撤回汉中。这,是书画造假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一,一幅真的名家画,老裱头(指书画的装裱部分),裱边甚至有名家的题跋,造假者将画芯揭下,照它重画一张假画,再装到老裱头上去。真的“金蝉”已经从老裱头这
张“壳”上脱逃了出去,而借助于这张“壳",假的“金蝉”也得以脱手出去。
例二,在世名家的一张画,附有该名家与该画的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就是“壳”。造假者仿照此画另画一张假画,与真画八九不离十,但从照片上却无法辨别这一二的细微处。卖家把假画连同照片拿到你的面前,你为真的“壳”所迷惑,假的“金蝉”便到了你的手中。
至于造假者,更常常运用这一手法。唐张宗昌负责内府图书的监管,命高手复制后,将真本窃归家中,临本留在内府。宋李世衡藏一晋人墨迹,石氏从其借去窃摹一本,献文彦博。一日文宴众客,出示书画,李适在座,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文所收为石君摹本,具以告,众人凿凿而言:文所收为真迹,李所藏为摹本!金蝉虽未脱壳,而真赝已经颠倒!
书画造假的常见手段:补款或改款
补款或改款也是真假掺合之一种。
补款是将没有落款的古书画补题上古代某名家的款。宋代、元代的绘画多不落款和盖印,即有落款也多用小字写在纸背或所画的石头缝或竹木间。商人收购到无款的画后,则视纸绢属何时代,视笔法、风格似何名家,审定之后则请内行之人摹仿该名家的笔迹补上落款,用熏旧法将题款熏旧,使人看不出破绽。这样,虽然不是某名家的作品,也就可以冒充某名家的真迹而大增其价了。这是无款而后添款的作伪。改款则是原作本有落款和印章,但作者的名气不大或没有名气,而作品却很精美,于是将原款挖掉或裁除,并用同样的方法改题上名家的落款。挖裁补款或改款,又何以能不露痕迹呢?原来古书画因为年代久远,残缺修补乃是常见的普遍现象,也并不容易引起买主的怀疑。无论是补款或改款,其作伪只在名家和非名家之间,就其作品而言都尚属古人真迹,而且并非低劣之物,只是“名”不符“实”而已。
书画鉴定最头痛的现象:代笔
在书画鉴定中,最头痛的现象不外乎是代笔了。代笔往往是书画家本人的需求。古今中外的画家一样,或名气大了,或为生活所迫而卖画为生,原因种种,画家穷于应付,只得请别人代画,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画是画家画这部分,别人代画其它部分,款式往往是画家本人写的;也有些画是完全由别人代画,画家只落款。这样的作品,常能以假乱真,给鉴定带来困难。书法代笔与绘画代笔略有不同,代笔书法一般连名款也都由代笔人完成,以免造成行气、笔法不同。这样就出现了某些书法作品印章真但字却是别人写的这样一种情况。
书画代笔出现得很早,晋朝王羲之在他决定不再出仕以后,他几乎连书札应酬都毫无兴趣了,就叫他人为他代书各种书札、信件。元朝管道昇的书信多数是赵孟畹拇??当然这种名家代名家,又增添了别种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意义。明朝董其昌走得更远,叫多个人代笔,使得他的作品混乱一体,难以甄别。清朝王原祁的学生很多,他的代笔书画也不少。近代张大千的山水楼阁画多由别人代画,如请学生何海霞代笔,他自己则画山水部分。何海霞初学画时专画袁江、袁耀的山水楼阁画,后来张大千收他为学生,就有了便利的机会为自己代画楼阁。齐白石晚年的作品也有代笔。特别是年老眼花的时候,工笔的草虫难以画出来,就由他人代画。代笔书画虽然同完全赝品有区别,但鉴定难度可想而知。(编辑:盛秀华) 骗术高明,识者寡矣!假画横行,管者少也!!利益驱动,行者疯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