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佳,过年啦!
em13 em5 em13 第三道:板栗香菇炖土鸡,在老家这鸡是少不的的,常言说“鸡鸭鱼肉”这鸡是排第一位的,过年更是显的重要,祭神上供的一定是鸡了!在老家吃鸡是隆重的,看到现在饭店里,一只整鸡随便就炒一盘的,只觉可惜,在老家一只鸡怎么的一家五六口人吃上两天,不同的阶段不同吃,先是炖了吃一顿,这一顿多半将好肉吃了比如鸡腿等,第二顿一定是要将浓浓的鸡汤拿来做一锅米粉的,汤甜粉香,这时妈妈往往会将最后剩的一块鸡脯肉埋在从远地归乡的你的碗底,其他兄弟也装着没看见,待你吃到碗底看到这块鸡脯肉时泪水早就滴到碗里了,背过了身,拭干了眼泪,夹起鸡脯肉转身搁到已经眼尖看到你碗里内容的小侄子的花碗里,待到大嫂要骂的当儿,小侄子早一溜烟的跑开了!这知土鸡到底土不土不知道,在超市里买的本想在菜市场里挑活的买,后来看不见,说是不准在市场卖活鸡了!只好做罢,板栗是北京怀柔的,甜度和粉度确实要比老家的好,可每次老家来人到北京还是托了人带,说了几次不管用。做这道菜最不能要的是图快而放到高压锅里去压,切记!味道特点是香甜而不腻! 第四道:菜柳炒油渣,菜柳到不是老家从小吃的,味道有些发苦,我第一次吃就喜欢上了,前两年回老家吃,多半是放腊肉,吃来腊肉的厚味和菜柳的清香合在一起,真是清口而脱腻,腊肉没时间做了,超市里卖的以前买过完全是不对味的,又听说多半是涂了腊肉色汁,几天时间而成,于是更没有了购买的可能,用油渣来炒,也算是老家的做法,来北方后在饭店基本上看不到油渣的,也不知道他们的油渣到什么地方去了!在老家油渣是一道好菜的,炒菜根,加很多的红干辣椒,加豆豉真是美味啊!,要不就直接放干辣椒和豆豉放饭上一起蒸,饭熟了同步出来,真是又香又辣,下饭是一顶一的了! 第五道:尖辣椒青蒜炒蹄膀,在老家蹄膀和猪手是不如北京来分得清的,猪手在老家称为猪脚的,平常也是吃不到的,只有到了过年才有的,小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一个是肉不多(蹄膀多半被直接当做纯肉了)全是骨头,二是感觉有点猪脚味,改变这个看法的是,大概在10岁的时候,正月在外婆家,小时调皮,外婆经常要说骂我的,对我哥和弟弟要比起我来和颜悦色多了,一次在饭桌上,用干红辣椒炒了一大盘的猪脚,每人都给哥哥和弟弟们夹了一大块,就是没给我夹,很是生气,自己夹!一夹就很多块,这一夹还就喜欢上了!外婆已经离开很多年了!那个小时候调皮挨骂的外孙已经离家千里外,在这京城讨生活了!又记忆起前年过年去了外婆的故居,蜘蛛网结满了窗花啊!那曾经是多么热闹的啊!从正月初二直到过元宵,每年我们五兄弟都要在这里欢耍的…… 第六道:萝卜芋头炖腔骨,这道菜在老家一般是个过年前奏菜的,老家过年在一天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从早上一直忙,要做完整个年夜饭,一般到下午三点,这中间没有正式的吃的,这样中间就有一些吃的要来成为过程,“萝卜芋头炖腔骨”其实还不是第一步骤,在这之前是将一头猪的大骨架(排骨不在此内)放到大锅里熬高汤的,也放几块纯瘦肉放到大锅里一起的,一般在我们帖完对联后,大锅的骨头也差不多熬熟了,肚子也空饿了,于是每人便从沸腾的大锅中拣多肉的骨头啃咬,一如草原上的手抓羊肉!爸爸一般不和我们来分抢,妈妈会将锅中煮熟的瘦肉块捞起,以刀切成一厘米厚的块,在花碗里放上点老抽和辣椒粉、味精、食盐,以肉块沾着吃,谗的我们不行,于是又每人分上两块。骨头咬完后,大锅里就放进芋头和萝卜,还有墨鱼干。香气满飘荡,这样一锅萝卜芋头要吃好几天的,一般吃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干辣椒份和食盐、酱油等。腔骨是在超市买的,萝卜和芋头是在早市上买的,只是没买到墨鱼干,味道总是要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