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 发表于 2002-12-21 17:18

米芾名迹《研山铭》

  日前,北宋米芾名迹《研山铭》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展露风采。
  2002年12月6日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行书《研山铭》卷以人民币2999万元的高价,由参加定向投买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购得,并于第二天将此珍品转交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流散海外近百年的名迹,现在已经在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宋·米芾《研山铭》特展”上与观众见面了。
  米芾的行书《研山铭》卷为纸本,上面共有米芾书写的三十九个大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著名书画鉴定专家评价:“此帖下笔挥洒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羁勒,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
  《研山铭》的回归,是继50年代从境外征集大批珍贵文物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文物抢救行动。
                                  

SIM 发表于 2002-12-21 17:19

米芾名迹《研山铭》

专家评说

--------------------------------------------------------------------------------
   启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见到此手卷前,从未见过《研山铭》原墨迹本,几次到日本总想看看这件国宝,但一直没有机会。《研山铭》的影响巨大,主要得力于《玉虹鉴真帖》和《听雨楼帖》的拓印,《研山铭》墨宝的回归,对文物界、鉴定界、收藏界、书法界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研山铭》纸为3张,用的南唐澄心党纸,大米、小米是不容怀疑的真迹。

--------------------------------------------------------------------------------
  徐邦达(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米芾大字行书《研山铭》卷,后附其子米友仁题跋两行,确为绝世神品。
  大米、小米为真迹,王庭筠不敢说。《研山图》待考,但肯定是宋代的。

--------------------------------------------------------------------------------
  傅熹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米、小米王庭筠的字均为真迹,《研山图》待研究。

--------------------------------------------------------------------------------
  杨臣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此卷未属米芾名款,仅落“宝晋山前轩书”款,但是卷后有其子米友仁的跋文:“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此乃“小米”奉南宋高宗皇帝之命,定“大米”书法作品的真伪而专作的题跋。其他米芾书法作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苕溪诗》卷、《珊瑚帖》和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草书四帖》等也都有“小米”此类题跋。此卷正文中部接缝处上方钤有宋高宗的“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年号玺,均为朱文水蜜印,显系南宋高宗内府收藏。

--------------------------------------------------------------------------------
  石开(书画家、评论家):千年来学米的书家无数,但未闻可以乱真者,主要是因为乱真不易。米芾“伪造”《中秋帖》,有赖于他的一手神技,同样道理,要伪造米芾也得一手神技,而斯人之后未见来者。
  有人以其未入清内府而疑其伪,流入日本后,又以其未被日人著录而提出疑问,殊不知米字之神奇,摩之可也,伪之则不可。《研山铭》的每笔每画自己会说话。

--------------------------------------------------------------------------------
  曹宝麟(暨南大学教授):就书法而言,初始的观感,《研山铭》似乎是最不为我看好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它的佳处渐渐地被品味出来,深觉本帖实代表了米氏大字行书的最高水平。与《虹县诗》的稍嫌力过和《多景楼诗》的颇苦燥急相比,《研山铭》以“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高格,更体现出对所藏宝物一往情深的得意之情。如从技法层面稍作分析,本帖可作为其实践艺术主张的最佳样本。
  《研山铭》经米友仁鉴定为真迹,已为定论,似乎不应存在问题。但是如果鉴定语为伪,那不是问题严重了吗?
  考察最足倚信的方法即是校勘。因为每位书家的所谓“笔性”各自有别,这是作伪者无所逞其技的。
  通过米芾另一刻本大字行书《自叙帖》与《研山铭》的对比,不仅足以作出《研山铭》必真无疑的结论,而且也证实《自叙帖》作于晚年的推测。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这两部作品书写的年代极近,而且从字形和线质也可认定二者是同一支笔同一种纸所为。

--------------------------------------------------------------------------------
(摘自2002年12月11日《中国文物报》)

SIM 发表于 2002-12-21 17:20

米芾名迹《研山铭》

《研山铭》拍卖目击
  2002年12月6日,一个将被中国文物界、书法界、鉴定界、收藏界、拍卖界永远铭记的日子——900年前大书法家米芾的晚年杰作《研山铭》在北京拍卖成功,成交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记者上午10点30分到达首都大酒店,一上二层就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拍卖现场锦云厅的门口,不少人争着购买280元一部的《米芾<研山铭>研究》——单就一件书法作品就请诸多专家从方方面面进行研讨并出版精美研究专集,这在国内外都属罕见。米芾故里湖北省襄樊市的马新南市长率领的十人竞拍团也带来书法作品、拓片和各色宣传品摆开阵势。
  上午是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2年秋季拍卖会的中国近代书画专场。到中午12点半,第353号拍完,主持人宣布休息。
  下午3点整,第401号拍卖马振的《花辇迎仙图》被168号买家以32000元买下,拉开了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的序幕。场内黑压压坐满了人,很多没有占到座位的人只好站在后面,几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占据两边和中间的通道开始调试设备。
  4点04分,正当拍卖高简的《仿古山水》的时候,拍卖场入口处突然一阵混乱嘈杂,原来是年过九旬的徐邦达先生来了,拍卖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拍卖师恰到好处地告诉大家,按照现在的拍卖速度,5点30分就可以拍卖完《研山铭》。
  5点13分,早已焦急难耐的人们终于等到了第709号拍品《研山铭》的登场,此刻整个锦云厅内的几条通道都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5时2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拍卖槌响,有“中国第一槌”之称的拍卖师刘新惠先生宣布:第709号拍品北宋米芾的《研山铭》手卷,被持599号竞买牌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以2999万元竞得!整个过程仅仅7分钟!
  由于是定向拍卖,米芇故里湖北省襄樊市的竞拍团没能实现他们将《研山铭》迎回米芾故里的愿望,但他们还是在马新南市长和米芾第28世孙学军的带领下打出写有“米芾故里湖北省襄樊市竞拍团”的大字横幅向全场致意。接着每件成本2000元的4件《研山铭》复印件也都被买家以7000元、5000元……买走。《研山铭》有了最佳归宿,华夏儿女为之悬浮了近一年的心终于放下。
  拍卖结束后,记者在第一时间找到拍卖师刘新惠先生,请他谈谈感受。
  刘新惠先生说,他从事拍卖十几年来,成交价最高的就是这件《研山铭》,它超过了不久前拍卖的北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的2350万元成交价,创造中国书画拍卖新的世界纪录。
  对米芾和《研山铭》,刘新惠先生这样评价: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火正后人、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崇宁五年(1106)被宋徽宗召为书画二学博士,是宋代最负盛名的书画家和鉴赏家。他的书法博采古人所长,为一代之奇,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米芾,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杰出代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画博士,他的《书史》和《画史》至尽仍是书画研究人员的第一等资料,他写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砚史》,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书画家,他与其子米友仁开创了“米家山水”。
  如果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的话,那么米芾的《研山铭》就是“天下第一难书”,虽然它的全篇字数不多,但是字字珠玑,笔笔难书。《研山铭》是中国书法史上个人艺术气质最独特、创作水平最高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沧桑,米芾的大字书法作品存世仅有藏于上海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美术馆的《虹县诗》和此件《研山铭》。与另两件相比,《研山铭》张幅最大,字数最多,保存最完好,是米书成熟之作,艺术价值也最高。
  场外,不愿离去的人们正在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讲《研山铭》的传奇。
  《研山铭》手卷原藏北宋、南宋两朝的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最负盛名的书画收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后来不幸流落到日本,被日本有邻馆收藏,几位寄居海外的中华游子,决心尽最大努力将其收购回国。他们在文物界老专家的指引下,来到日本东京,几经周折,终于和日本占有者谈好出巨资买下《研山铭》,并预付了美元定金。可是好事多磨,就在事实即成的时候,一家国际大拍卖公司插足进来,猛抬收购价,日本占有者随即反悔。为了不再让《研山铭》继续在海外漂泊,他们当机立断,按照那家国际大拍卖公司的高价补足了款项,这才将《研山铭》带回祖国首都北京。
(摘自2002年12月11日《中国文物报》)

松风阁 发表于 2003-1-19 22:22

米芾名迹《研山铭》

书画家石开先生评论道:千年来学米的书家无数,但未闻可以乱真者。但本人闻之,见之。

马甲总40 发表于 2006-2-7 12:00

米芾名迹《研山铭》

精彩
两千万人民币还是美圆?
我想看看和西方的美术作品有多大的价格差

倪胜 发表于 2006-2-8 12:57

米芾名迹《研山铭》

《研山铭》终于回家了,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圣事!
我特别喜欢作品中“震”字的一撇,虽细若毫发,却力比千钧!

纪伟 发表于 2006-2-8 14:56

米芾名迹《研山铭》

下面引用由倪胜在 2006/02/08 00:57pm 发表的内容:
我特别喜欢作品中“震”字的一撇,虽细若毫发,却力比千钧!

我认为这是一处败笔 :em55:

林中枯木 发表于 2006-2-9 07:54

米芾名迹《研山铭》

北宋米字无价,研山铭回归,确实使人快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米芾名迹《研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