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波 发表于 2006-1-1 21:57

当代书法家卢乐群——以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造型



文/渔 江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卢乐群先生,50年代初以来学习书法,融合了“帖”、“碑”书派的不同风格,集两派之所长,他那儒雅中透出雄浑,静谧中显出苍莽的行草书,独具一格,连续在书法展上折桂,蜚声海内外,成为当代“新文人”书法的代表性人物。
  
熏 陶
  1942年卢乐群出生在浙江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他家祖上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虽没有“弃书”却做起了买卖,成了一个商人。从小对卢乐群成长影响至深的是他的母亲和祖父。
  儿时,卢乐群对于经常在外经商的父亲印象是很模糊的,他对父亲的了解,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母亲曾对他讲过,他的父亲虽是生意人,但受家庭影响,年轻时读书很用功……他酷爱书画,收藏了很多名人的字画,写字非常刻苦,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母亲并没有过多的说教,但她的用意很明白,这对儿时的卢乐群来说,作用是持久、深刻的,至今他都铭记不忘。
  他六七岁时,父亲为了做生意去了台湾。父亲走后,他与母亲回到临海老家。祖父是临海很有名气的人物,在诗词书画方面造诣很深,他在浙江图书馆工作,结交了当时的许多文化人朋友。卢乐群从小受这种环境的熏陶,对书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祖父看到他喜欢书画,就教他写字。
  孩童时期的卢乐群原本活泼好动,后来他看见祖父在经楼里虔诚地诵经,以及神龛里供奉的牌位、燃烧着的香火,充满着无限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地使他的性格变得沉静起来,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他的书艺风格中都带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抽象的空灵感。
  
融 会
  他的第一位书法老师是年近八十的朱在勤老先生。早年朱先生曾在北京做过高级幕僚,他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写得好。给卢乐群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朱先生写的一副对联。当年朱先生在京闻听蔡锷病逝,深为悲痛,便为蔡锷和他的知己“小凤仙”写了一副长联,上联是说蔡锷的: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下联说的是“小凤仙”:
  数年北地胭脂自卑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据说朱先生的这副对联,在当时祭奠蔡锷的灵堂里悬挂的挽联中公认是写得最好的。朱先生书法造诣颇深,“文革”前曾著有《中国书法史略》一书。
  从1965年开始,卢乐群跟朱先生学书法,学诗词,前后有四五年时间。字以书写正楷、行草为主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体为主。这段时间的学习,对卢乐群书艺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1969年,朱先生离开临海,去了他儿子那里。临走前,他嘱咐卢乐群:要写好字,只学一家是不行的。要走出临海,广泛地学,向名家学习、请教。有机会要遍访名山大川。
  在朱先生的推荐下,卢乐群到杭州拜访了沙孟海、陆维钊等先生。当时,这些老先生们备受冷落,有人上门求教,知是“吾道不孤”,他们很高兴。沙先生的老师是吴昌硕,他写的行草,粗犷有力,在文雅中透着一种刚劲、豪气。卢乐群原先从朱先生学的“二王”体是法“帖学”,属“南派”,而沙先生、陆先生“崇碑”,属于“北派”,他向老先生们学到了不同的书法风格。
  中国疆域辽阔,南北地域、气候、人文环境差异较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条件中的人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追求的文化风格也就有所不同。南方山清水秀,人们生活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里,反映在书法上,南派的字体就显灵秀,北方多高山平川,人们开朗、豪爽,反映在书法上,北派的字体就较为粗犷。
  尚临摹前人和名家的书迹拓本或印本。清学者阮元曾写《南帖北碑论》,提倡南北书派结合。继而,清学者包世臣著的《艺舟双楫》共六卷,其中两卷专门论述书法,指出:自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时有穿凿附会的缺点……因而,他大力提倡学习北碑。阮元和包世臣的主张对后来书法界的书风变革颇有影响,崇尚“碑学”的风气一时大盛。其后,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六卷,专门论述书法问题,进一步提倡学碑,特别推重北魏书法风格,反对学帖,不满唐代所盛行的讲求结构严整的书风。他们的观点从理论上引导书法界摆脱南派呈现的“末流”趋向。
  这种趋向主要反映在“二王”体的演化中。当年,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相继工书法,精研诸体,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变汉魏以来古拙、质朴的民间书法的书风,形成了全新的、具艺术化特点的形式——文人书法,尤善正楷、行草,字势英俊豪迈,雄强多变,饶有气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为历代学书者所崇拜。然而,千百年来,后人拘泥“二王”体,渐渐地其字势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实质,字写得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字势柔弱,无风骨。随着科举取士制度的完备,要求文人写字典重工致,到了明清两代,为了科考,在文人中更形成为死板僵硬的“馆阁体”。
  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理论,提倡用北方“碑”体强悍、粗犷的风格注入南派柔弱、细腻的书风中,使书法恢复活力和生机。沙先生和陆先生就是“碑学”书派的承继者,是碑帖结合、最具功力的实践者。从1969年开始到80年代初,卢乐群在沙先生和陆先生引导下,走出了原先“帖学”这一狭小范围,苦学北派“碑学”书法技艺,眼界开阔了。
  
书 论
  此时,卢乐群深知要更深入地研习书法,必须在理论上加强学习,有了理论作为基础,才能明确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可以说,在80年代这十年,是他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书法技艺和书法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陆陆续续地他发表了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论述。
  
  1985年,卢乐群在《西泠艺报》上发表了题为《民间书法的启迪》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讲述了民间书法所经受的历史遭遇:
  民间的俚俗的书法,主要指汉魏六朝民间写手的书法;晋人写经、汉简、帛书、砖文,其中既具有艺术素质,又有别于文人书法的那一部分。这是历来被高雅的文人视为粗野庸俗的东西……
  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对民间书法投之以青睐。每一个时代,他们书法的艺术骄子又无不孕育于民间书法的母亲身怀。然而,每当这些新生儿呱呱坠地的时候……荣誉和尊敬便落到文人书家的身上。几乎所有的文人书法都脱胎于相关联的民间书法,鲜有书家愿意回顾他书法母亲的容颜。
  然而,卢乐群指出,从书法的发展历史中,可以得到另一种启示:注定有朝一日,这种民间书法,将以崭新的风姿、楚楚动人地出现在书艺之圃中。
  民间书法潜在的审美内容,只有在今天才可能全面彻底地被认识和欣赏。这是由书法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从人们开始对民间书法发生兴趣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古代的怀念和返古的情怀。这一现象不仅是书法领域单一的现象,其他艺术领域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时代的审美心理,在世界各国,它不因地域的阻隔而不一,似乎有一种潜在力量在感召着不同民族、不同艺术爱好的人们,使他们在同一时代,向着统一的方向探索多种多样的艺术。
  煊赫一时的西方画家马蒂斯和毕加索,当他们的灵感受到“俗”艺术的感召时,只通过画笔简单的、对非洲和东方民间艺术做低层次的摹仿之后,便轻而易举地震动世界画坛。一蹴而就的惊世骇俗之举,很清楚地透出人们对旧的典雅艺术的一种厌倦心理的消息。它必然地导致人们对他的对立面“俗”艺术的狂热。
  卢乐群分析道:人们的这种“怀旧”和“返古”情怀,就在于寻求新的意趣。艺术的规律推动着书法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生。
  在人们对于艺术性和个性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到民间书法更洋溢着切近和新意的魅力。对于旧的形式,由于根本的观念改变,产生一种腻感是必然的。于是自然而然地从它的对立面寻求新的意趣。似乎是由于一种现代高度的科学和文明所产生的逆反心理,促使人们希望在回返太古之中,面对一无成法的文字符号用一种原始的意识,重新描摹纯自然的心灵。似乎旧的艺术形式已经使人们久久窒息,期望着亘古的原野,亘古的星空和土壤的气息。它提示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的造型。
  ……
  他在考察了汉、晋、唐、宋到清、民国各个时期在书法上出现的轮回和自我否定的历史特点后提出,当代书法家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表现感情的新形式,要有“潇洒”、“解放”、“自由”、“宽广”、“包容”、“天然”、“大繁从简”、“洒脱”、“不经意”、“无雕琢”的审美意识。
  
问 鼎
  卢乐群80年代初学成步入书坛后,甚见活跃,大凡全国、全省书展,无论专题还是综合性的,每每参加,且频频得奖,时有“获奖专业户”的戏称。截至1990年,他获得全国四届书展二等奖;全国中青年书展一等奖;全国五届书展“全国奖”;“‘赛克勒杯’北京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书法比赛”二等奖……在书法界着实刮起了一阵“卢乐群旋风”。
  然而,至1990年他出版第一本《卢乐群书法作品集》之后,便画上了个句号,戛然收兵,沉了下去,一沉竟然整整十年。如是急流勇退之举,非器大志高者所不能为!是什么原因呢?
  
“闭 关”
  还要从沙孟海、陆维钊两位先生说起。
  两位老先生人品高尚,既教卢乐群书法,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向他灌输着“为人”之道。老先生们讲的那些道理并没有特指什么,卢乐群还是后学晚辈,还没有意识到“名”和“利”的问题,对两位先生当时所讲也并没有体验;如今,卢乐群在书法领域已有了一定的成就,出了名,对两位老先生当年教导的做人之道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谈起两位先生的教诲,总是不由地发出感慨:“ ‘学艺先做人’,做人非常重要。假如一个人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生活水准里,对艺术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将自己的技艺用作为对物质、对金钱过高的追求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如果,一个人能抛弃负担,不为名、利所累,写字不是为讨人家的喜欢,他在创作当中才会放开手脚,才能进入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中,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来。作为艺术中人要能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1990年,卢乐群书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
  爱水多掉舟,惜花不扫地。
  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
  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写着写着……他似有所感悟。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作为,又能怎样呢?外部世界仍然按着它的规律发展,仍然是那个世界和自然。于是,他下决心不再参与各种活动,归隐山乡,“闭关沉寂”,看看书、写写字,修身养性。他的一位朋友曾这样谈起他:“数年前,我曾在一文中这样说到卢乐群:‘从参加国际第三次书法展览以后,他再也没有以书法示人。当然他还潜心于砚耕,在挥毫、在锤炼、在删繁就简、在革故鼎新,但是却让人担着一种期待,不知什么时候,又让人暗暗吃惊了!’十年,漫长而又寂寞的十年,对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汲汲计较一日之得失者,怎一个耐字了得?”
  他确实耐得住寂寞。他躲开了城市的喧嚣,住到临海北固山麓,院子后面是一片松树林。他给自己住的屋子起名为“听涛阁”,他的一枚闲章刻的就是这三个字。
  十个年头,朋友认为他是:“豪气内敛,冲淡日多,人书趋老,或有得意,更见得淳而且和。”大动若静而外虚,大智似愚而内明。十年沉寂,气静如山。著名散文作家、书法家刘长春先生在他的《北固山与卢乐群》一文中写道:
  乐群性格素来恬静,他的书法也充分展示着主体的自在性。或飘逸,或简淡,或雄健,或自然,一点一划之间,宣泄着的都是他的内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波澜不惊,有如静定不言的北固山……康南海说:“书法亦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了悟之后,便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他的气质不是那种廉价的,谁都可以称赞几句的大路货。卢乐群,让人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之后,可以触摸着的却是一颗不为世俗所累的淡泊的心。
  卢乐群自己也说:“此山即我,我即此山。”他看中的、追寻的便是北固山的“固”,体现着“原本”、“静”、“定”的精神。
  
羽 化
  2000年,卢乐群“复出”,然而,这并非是他个人的意愿和所为。他是在市里的领导和朋友的再三说服、动员下同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的。如何评价沉寂十年之后卢乐群的书艺?刘长春先生为《卢乐群书法作品集》而写的《跋》,可能是最为全面的了。
  北固山之于卢乐群,实属十年前留给我的一个印象。十年以后,当我有幸先睹卢乐群兄即将赴京送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全部作品……于是卢乐群的形象更加在我的脑海中丰满厚实起来。
  如果继续以山来喻人喻书……所谓“高”,即思想之高;所谓“奇”,乃书艺之变化无穷;所谓“静”,为性情淡泊之指归。
  乐群兄善养浩然之气,几十年孜孜不倦于书道,心无旁骛,躬耕砚田,研习北朝碑版,临摹秦汉篆隶,参酌殷墟甲骨、河洛墓志,取法历代名迹,没有一天间断,这是字内功夫。由书及文、及诗、及老庄、及佛教典籍,乃至古今中外哲学,博览群书,是为字外功夫。临池作字,早年贫而无纸可书,效法一千四百年前之怀素“穿漆盘”、“书蕉叶”,以棕箬自制毛笔,沾水在水泥地上锻炼笔力,书不惊人死不休。一部中国书法史,绵延五千年日月星辰,江山代有才人出。理性派尚法,感性派尚情,禅宗说机锋妙语,老庄强调有法无法、无为无不为。乐群兄继往开来,统而摄之,天地为炉,古化为我,成其自己的一片真性天地。由此可见,惟有思想上的巨人,才能攀向艺术的高峰。甲乙丙丁观其书者,可以读出北魏的茂密雄强,江左的风流蕴藉,石门颂的飘逸,颜真卿、王铎的法度,米芾的狂狠,黄道周的纵横,吴昌硕的厚重……乐群兄是在写字,其实又不惟写字,他以笔书写人生,用书法向人生提问,然后又用书法回答人生。他的笔墨是变化无穷的,他的人生却是恬淡自然。宁静而致远,他灵魂中的追求,没有在现实人生中得以实现,千端万状,乃化为笔底波澜,满纸纵横千万字。
  往昔,我读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说草圣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读张旭之草书,可以读出其一股不平之气;读卢乐群之书,可能会读出更多一些东西,尽管书法为“无形之相,无声之音”。书坛重镇朱关田先生说:“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处,大静大动,中情相应,岂能纯以外像取之也。”——最为的评!
  ……现在,当我们有幸读到《卢乐群书法二集》的时候,这个吃惊,实在是非同小可。一支笔、一张纸,计黑当白,也计白当黑,用现代人的观点说,无非是一种艺术的造型与空间分割。可是,当你站到卢乐群书作面前的时候,枯藤老树的苍劲,高山飞瀑的奔放,长风卷云的舒展,还有荷塘月色的清韵……我深信,每一个人都被他洋溢的才情、浩荡的气势,以及笔墨的狂涛骇浪卷入其中……引起我思索的倒是乐群兄十年磨一剑,那份执著,那份痴迷,那份苦心孤诣,需要我们这些所谓书道中人特别地体会了。
  然而,令人不会吃惊的还是那个温文尔雅、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卢乐群——就像他家居后边的北固山,不争高低,不计远近,默默地、牢固地,千百年来都不动地站在那块土地上,站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历史的自己。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oardID=14&ID=796&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oardID=14&ID=797&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oardID=14&ID=798&page=1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19913&blogId=19445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19903&b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20034&blogId=19559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20051&blogId=19578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1820&b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wAlbum&albumId=22327&blogId=21802
http://www.bttp.net/bbs/dispbbs.asp?boardid=6&replyid=21590&id=3214&page=1&skin=0&Star=1
http://penmanship.chahua.cn/
http://penmanship.blogoutdoor.com
http://calligraphy.top81.net.cn

赵春波 发表于 2006-1-1 21:57

当代书法家卢乐群——以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造型

著名书法家、我校客座教授卢乐群先生来校讲学

11月29日晚上,著名书法家卢乐群先生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书法的文化构建”的学术报告,并当场泼墨挥毫,为师生作创作示范。我校书法爱好者汇集书法教室,共同经历了一次书法艺术的洗礼。
报告中,卢先生首先从考察中华文化和古汉字的历史源头切入,把师生们带回到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代,向师生们展示了甲骨文的线条美、造型美和抽象美。接着他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对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书法是最早的抒情艺术,中国人首创了“线条”概念,并用“抽象”手法描绘了“心中之象”。他认为书法是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一种高雅艺术,它不仅构建了其他艺术,而且构建了人的心灵和中华民族顽强、刚毅的民族性格。最后,卢先生和师生谈人生哲理。他说人生的主要内容是精神而非物质,而书法恰恰给予人们抒发感情的精神空间。他希望我校学生加强人格修养,发扬书法艺术,在书法这片古雅的土地上获得乐趣和精神寄托。
报告结束后,卢先生兴致勃勃,并当场泼墨挥毫,为师生作创作示范,并对学生的习作作了耐心点评。
------------------------------------------------------------------------------------------------------------------
12月21日晚,平时空旷的书法大教室显得异常拥挤。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台州市文联主席卢乐群先生应邀再次客坐人文与社会学院,做题为《王羲之〈圣教序〉的临摹》的书法讲座。
      卢先生是我校人文与社会学院的客坐教授,曾多次到我校讲学。他的书法作品刚健遒劲,自成风格,在全国书法界享有美名,并且对王羲之的作品“情有独钟”。去年12月他曾来我校做“二王之争”的学术讲座。
      这次,卢先生重点讲解了关于临摹方面的几点要求与经验。他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了“识其义,欲审字形以墨随仿之, 笔势而以笔神似之”是临摹要义。接下来详细讲析了身法与写法。讲到这一点时,他将临摹比作学骑自行车,遇到人多或障碍物时要从容绕过,而不能慌乱,阐述得形象生动。卢先生还对怎样造帖,选笔,选纸提出了宝贵意见。同学们仔细听讲,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讲座结束后,卢先生现场挥毫泼墨,进行示范与指导。当原文与先生的作品对比着出现在幻灯前时,教室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真是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本次讲座由人文与、社会学院主办,台州学院书法协会协办。人文与社会学院副院长王正副教授,王波、刘波亮等几位书法老师及校办两位老师,与广大书法爱好者们一道兴致勃勃听了本次讲座。
http://www.rwsh.tzc.edu.cn/news/onews.asp?id=367

墨香阁 发表于 2006-1-2 20:39

当代书法家卢乐群——以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造型

卢乐群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收藏 发表于 2006-9-3 21:02

卢乐群先生的书法艺术

文/戴家妙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43565-1-1.html



沙孟海先生曾主张学书法的人最好兼学其他专业,究其用意是希望搞书法的人要以学问为根基,贯通书法,其书的境界自然会高超的。如果将这句话做扩大一点的理解的话,学书法的人若能精通他艺,其心态、视野自然要平和、宽广许多,更能对名利有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种超然淡泊的心态和一份对艺术的纯真之心,从而实现对自我与对艺术的超越、再超越。
卢乐群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尽管在书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从不以书法家自居的艺术家。他幼承庭训,对文学、书法非常痴迷。青年时代,师从乡贤朱在勤先生学书。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往这方面发展。但对艺术的渴求始终藏在心底里,一直到他苦心经营装潢厂,仍没有停过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一有闲暇,就跑杭州,向沙孟海、陆维钊先生请教,深得两位先生的青睐,这使得他见识大增,学业大进。上个世纪80、90年代,当他经营的厂蒸蒸日上时,他的书法也频频在全国书展中获奖,名誉书坛。而许多与他同时在全国展中获奖而名声鹊起的人,仿佛流星划过,再也未闻踪迹。卢先生却是几十年如一日,仍然故我,先管理经营事业,后操翰弄墨雅玩,疏于应酬,淡于名利。甚至后来在全国书展中,也很少看到他的作品,这是很令人敬佩的勇气!正如朱关田先生在他2002年出版的《卢乐群书法作品集》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兄虽以书法名世,其几案之上,辛苦笔砚之役,勤笃精励者,盖与养志写意,勿以书自命也”朱先生与他知交数十年,当为知心之语。
晚清以降,书坛兴起碑学。风靡之时,大部分学书之人皆以附和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尊碑抑帖,尊魏卑唐。然卢乐群先生没有随波逐流,自有主见,对“二王”情有独钟。早在六、七十年代,他主要临习李北海,颜真卿以及宋四家书法,俊逸有加,堂庑宽博。到了八十年代,在汉隶方面用功最久,深得“以中锋取势,以折锋取姿”的妙用。九十年代,他的作品借鉴近现代大家吴昌硕、于右任、陆维钊、沙孟海的手法,极力追求雄强,使得书风为之一变,并获得世人认可。其中最代表的就是他在全国第四届、第五届书展和全国第三届中青展上获奖的作品,用笔老辣,沉着痛快,秀逸之中又显古雅之趣。
接触过卢乐群先生的人大多有这样的印象,觉得卢先生话不多,而且还比较难懂。一是他的方言,二是他说话简略,且有跳跃性,大有西方文艺所谓的“意识流”的感觉,可见卢先生是呐于言,敏于行的。但我觉得他平和谦逊的背后,有一股澎湃的艺术***。记得几次书协开会,卢先生的发言都是有关创新的话题,更可见他的借古而不泥古的思想。近年来,他的字一直在求变。一是求简,他从楼兰残纸、简牍帛书中汲取了许多率意质朴的营养,使得书风又为之一变,将文人潇散疏宕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求生,他一直想把隶书与行草书的写法结合起来,将隶书的古雅与行草书的流美揉在一起,富有新意。这在他写对联、匾额时,仿佛更见典型,更有英锐之气。三是求真,卢先生每作书前必求多方策划,一旦下笔,则忘其形迹,至美之寄,弥见天真,尽显心底的波澜。记得有一次他同我讲,书家既要“无我”,更重要的是“有我”。他这种探索就是向着完美的“有我”境界迈进。
卢先生的书法追求气势,富于力感。在字形上一任自然,不故作惊人之态。看似信手拈来,漫不经心,实则笔笔在法度之内。他作书下笔重而不滞,且多施浓墨,很见缶翁《石鼓》遗风: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评董其昌的书法时称:“能于姿致中出古淡”,移来评卢先生的书法亦无不可。卢先生的淡是来源于用笔、字形上的求简,有点弘一法师的感觉,充满了一种超脱宁静、不激不厉的气氛。当然,卢先生的字还是用简逸的笔致写雄强甚至古奥的书风,这是清代晚期书坛的一种风气,由于新发现了很多的甲金文字、碑版墓志,所以,书家作书都喜欢杂糅各种书体,别字、异体字风行,书风趋于古奥,像何绍基、陈介祺、吴昌硕等都有这一爱好,只是现当代书家很少去尝试罢了。据以推想,卢先生是从此与古人合辙的,其得意处又在笔墨之外的,入古、化古、出新之旨备矣。
唐孙过庭《书谱》中云:“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入书俱老。”这是每一位书家都想企及的境界,但要真正做到是很难的。但我从卢先生的书法中,看到他的心很坚,志很猛,功愈勤,宛若年轻人,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最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原载《水墨中国》2006年第一期 P42—P61)

----------------------------------------------------------------------------------------

看了一些作品,使我非常感动,乐群兄对书法理解的那种深入、那种松驰,那种内心所表现出的对用笔、对情调、对结构的控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卢先生非常好地超越了碑与帖在面目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很大差异,把两者之间的精华尽可能揉入到自己的笔下,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发。
——叶培贵(首都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导)

读乐群兄的作品,一股雄迈清峻之气迎面袭来,令人兴起。其行草书严正中寓跌宕飘逸,狂放纵肆中而又不失儒雅风度,其中精品不让明代大家,不信今不如古。
——王冬龄(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术家院教授、博导)

乐群兄是一位很有开拓思维的书家,他的一些作品极具现代意识,这份求新精神在中年一辈书法家身上是极为难得的。
——陈振濂(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其根基十分扎实,用笔精到细腻,点画沉劲入骨,而其结字平中寓奇,饶有姿态,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王字风范。但从其创作的行草作品来看,却又大胆地吸取了明人草书尚气势、重笔力的巨幛大幅章法,追求沉着与痛快的完美结合,读其作品确能给人以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刘小晴(中国书协学术委员)

卢乐群先生书法让人特别感觉到宁静,不浮躁,就像喝浙江龙井茶,有一种清和的滋味和感受。
——谢云(中国书协原秘书长)

卢先生的书法是一种文人书法,越读越清淡,像文化的一种内容,卢先生的确是位淡泊名利的书家。
——崔志强(中国书法杂志社编辑)

卢先生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的时候,会冲破以前已经得到的成就的束缚,而敢于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使我感到很佩服。
——刘恒(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

卢先生淡泊名利,比较怡静,宠辱不惊,这一点是很高尚的品德,在他的书法作品里也得到了印证。
——白煦(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

(原载《水墨中国》2006年第一期 P45)

http://bbs.shufa.com/thread-8610-1-1.html


-------------------------------------------------------------------------------------------

唐代高士孙过庭学书有三步骤,其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乐群兄书法日见温厚与质朴甚至于率真,似已骎骎焉步入“复归平正”之阶段。孙氏平正,险绝,平正,否定之否定。其最高境界,所谓“末年多妙”,“风规自远”,虽以王右军为例,其实乃夫子自道,缘以自身之“养心恬然,不染物累。独考生命之理,庶几天人之际”,这显然是老庄思想的一种发明。
于是,想起了括苍才子刘长春兄对乐群的评议,以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哲人式的书家,行径“近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老庄”。且与临海的北固山联系在一起,在《北固山与卢乐群》一文中具体写道:“乐群性格素来恬静,他的书法也充分展示着主题的自在性。或飘逸,或简淡,或雄健,或自然,一点一画之间,宣泄着的都是他的内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波澜不惊,有如静定不言的北固山。康南海说:‘书法亦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了悟之后,便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朱关田(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

(原载《卢乐群书法二集》序)

[ 本帖最后由 中国书法收藏 于 2006-9-5 10:01 编辑 ]

日出出日 发表于 2006-9-4 12:00

不说作品好坏,这样吹捧是否有点把自己的名声搞臭.
http://blog.sina.com.cn/u/1220676652

鱼水斋人 发表于 2006-9-4 14:57

马甲总40 发表于 2006-9-4 14:59

无名鼠辈,没听说过

张春海 发表于 2006-9-4 22:30

获者专业裤肯定不是真正搞艺术的!!!

中国书法收藏 发表于 2006-9-5 10:06

卢乐群书法作品

日出出日 发表于 2006-9-5 10:39

请听听大家的心声.
你这样发大家就会对你的作品感兴趣吗.
物极必反.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书法家卢乐群——以原始的思维方式对待文字符号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