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兼答网友质疑
我一向不认为传统的就是好东西,对如今仍盛行的“官本位”意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奴性”意识,深恶痛绝,但这种“传统”可能已经渗透入了你我的潜意识领域。这是题外话。
我一直认为,引进外来文化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像是车之两轮,也像是人之双腿,都是新的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的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源动部分。对现代中国文化建设有重大贡献的的人物相当部分都出现在这两个方面。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如此!
不妨以五四时间的一些著名人物为例子,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如反传统阵营中的胡适、丁文江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留洋经历,在引进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相对保守的王国维、梁濑溟等,他们大都没有留洋经历,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相比之下,他们更难能可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怪人”辜鸿铭。比起胡适们的半桶水,他肚子里的西方文化墨水要满得多,但他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值得思考,希望不要只是当成笑料。
相信你我都不是甘当平庸之辈,都希望自己在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能够有所建树。当我们那颗骚动之心被激活之后,静下心来检查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我发现,自己太贫乏了!除了一些常识,以及从小被灌输的那些“毒化”意识外,比较纯正的优秀中华文化自己身上有吗?同样,比较纯正的优秀外来文化自己身上有吗?那些经过二传、三传的,已经不知道走样到哪里去的东西,不觉得很可疑吗?唯一值得稍感欣慰的是,自己对中华文化遗存中的诗词、书法等还保持着足够的兴趣和冲动,这可能是一条进入中华文化世界的最佳通道。如此看来,我对中华文化的爱是别无选择的。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青春年少的我厌恶现行的育才机制(在高考时,连报考志愿说明都没有看清楚,就从同学手里抄了一份)。落榜后的我流着眼泪恳请父母,让我在家自学。学什么呢?我只能凭着对中华文化的一知半解,制订出自己学习的基本方法:
读书:阅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古典文学文学著作,遇到自认为好的,就背诵下来;
识字:把新华字典里的汉字逐个识去,琢磨字意,识别繁简、平仄等;
抄写:用毛笔抄《草字汇》等,以期掌握行草书的结字、用笔等;
散步:多在傍晚,沿着山间道路随意行走,或看山看水看夕阳,或思考问题。来了灵感就吟诗,回家后还可能乘兴用毛笔进行书写。
除了读书、识字、抄写、散步处,我还在做一个颇为独特的《陈诗梦》。受《红楼梦》、《说岳全传》、《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我构思着一部以“陈诗”为主角,从书院,到战场,最后上天入地等情节的长篇小说,虽然小说没写出来,但这部小说的构思和我旧体诗的创作是有关联的。
现代回想起来,应该对自己当时那带有几分盲目冲动的选择表示几分敬畏,当然也要承担选择所造成的后果。
我认为,无论对外来文化不是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我们都要怀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当然也要有足够的汲取与传承的信心,但千万不要有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类的伪信心,怀有此类信心之人,从几十年的实践效果来看,能做到不“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就相当不错了。
诗词、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艺术可能很大,因为它们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贯通今古的文化形式,进而可以成为构建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保持中华文化身份的基础实践部分,因此而意义非凡!
诗词、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艺术也可能很小,成为一种雕虫小技,越来越不足观。
历史确实是一台自动筛选机。
但只要你这块石头能够成就得足够大时,就不会被漏掉!
一个人如此,一种文化形式如此,甚至整个文化种类依然如此!
西方文明的伟大自然可以大加赞美,但不要把西方文化当成“太阳”,它解决不了如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问题、宗教问题等。我在拙作《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一文中曾经有过一种特别的思路,那就是将宗教看成是扎根于人类生命意识深处的不同部位成长起来的,它们像在生命之树上不同部位的枝杈,互相形成不同层次覆盖、交织与补充,这样它们可能成为一个整体……
说这些,扯得远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审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融入依然觉得有许多隔阂,仍无法确立起对中华文化真正的信仰,追究起原因来,很可能先天的(即在你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已经被涂抹成的底色),所以我说“我们不是天然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承者”。 先生的文章,我很爱读,先生的思考也是有力度的,深刻的.
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流存在着不对称性,这本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抽离抛弃自己的遗传基因,也即我们不可能寻求完全西化的解决方法.那么,我们该怎样、会怎样,都难以判断和琢磨。经济的融合,使我们不得不直面西方的一切。我们将何去何从,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都在重新塑造自我。我之中到底能包含或剩下多少自我,实在难以预料。这个时代是个特殊的时代,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前路光明而又迷茫……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8-21 16:47 发表
先生的文章,我很爱读,先生的思考也是有力度的,深刻的.
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流存在着不对称性,这本是很自然的,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抽离抛弃自己的遗传基因,也即我们不可能寻求完全西化的解决方法.那么,我们该怎 ...
深有同感!
为此,我也曾构思过一首叫作《隔岸灯光》的诗,想以西方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存在作为参照,来抒发自己对现今中国在精神存在方面缺失的感受与思考。想了很久,最终不能完成。
现在还记得其中的几句:
隔岸的灯光照不见我眼前的路 / 隔岸的灯光照见我内心的荒芜 // 隔岸就是隔岸 / 脚下的道路依旧山高水长……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6-8-21 19:25 发表
深有同感!
为此,我也曾构思过一首叫作《隔岸灯光》的诗,想以西方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存在作为参照,来抒发自己对现今中国在精神存在方面缺失的感受与思考。想了很久,最终不能完成。
现在还记得其 ...
这几句已是十分明白而精辟了. 关于“中西文化思想的交流存在着不对称性”,再说几句。
传承顺畅、积淀深厚的西方文化像一块高原,目前的中国文化只是一块积淀浅薄的盆地,它们之间有着整体的落差。
同样是净高度1000米的山峰,处在中国文化的盆地里,它的海拔只有1000多米;而处在西方文化高原上,它的海拔可能就有数千米。数千米的海拔就足以让人仰望与攀登了。
[ 本帖最后由 虫甬 于 2006-8-22 09:00 编辑 ] 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独到见解,只是全部是“我认为”有些难有说服力,即便你的观点阐明了大部分问题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8-22 10:22 发表
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独到见解,只是全部是“我认为”有些难有说服力,即便你的观点阐明了大部分问题
这可能跟行文习惯有关。以后注意!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6-8-22 10:34 发表
这可能跟行文习惯有关。以后注意!
不要注意,这是你的特点,也是优点之一,都注意掉了,就没有特色了,那可遗憾的恨了
是否换一种方式表述,乱言莫怪 很好奇LZ是做什么职业的, 在你的学习中,好象没有生存技能方面的学习?
你的学习几乎完全是古代文化,对西方文化并无提及,不知道你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结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复制别人的观点吗?
对于宗教问题,现在世界最大的冲突就是极端野蛮的伊斯兰教(回教)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不知道你在考察宗教问题的时候,是否关注到这一点?还是你心目中的宗教仅仅指佛教?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8-22 12:22 发表
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独到见解,只是全部是“我认为”有些难有说服力,即便你的观点阐明了大部分问题
我恰恰认为这是作者自我意识自信和独立性的自然流露.
陈先生是个极有水准的文化学者.独有建树而又潜龙在渊.希望先生能将大作结集出版.则当是学林盛事.我建议书法网为其开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