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韩红月
军旅作家韩红月个人简介韩红月,河北沧县人,1990年加入海军,毕业于武汉空军雷达学院指挥系;自学于西安政治学院律师系;进修于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系;法学学士。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散文世界》副理事长;中国军事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 历任海军雷达某团九站指挥排排长;雷达某旅七站政治指导员;海军航空兵某训练基地政治部秘书科秘书;海军(海潮)出版社通联办公室编辑、出版发行部副主任、海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等职,现任《人民海军》报记者、政治文化编辑处副处长(正团),海军上校军衔。近年来,致力于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和散文创作,多篇文章获奖,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评审团嘉宾,全国青少年艺术节嘉宾,接受河北省沧州电视台《沧州人物》专访。作品有:《现代家庭平安宝典》、《每天学点礼仪学》、《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在驿动的城市中行走》《在驿动的大洋中行走》等,主编《影像人物》,多次应邀参加中国书法笔会,其书法作品被《沧州书画篆刻名家作品集》出版,被《中国民族美术艺术博览会》收藏。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5-1-26 23:09 编辑
诗由心生 境由心造序 在认识小韩之前,我在报端也曾多次发现他的名字,只是不见其人,只闻其名罢了。尤其对《人民海军》报周末特刊整版刊登的《用爱心托起的希望》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15年前,一名普通的海军战士资助一名失学儿童,15年后普通的海军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小女孩在他资助下成为全国重点高校大学生,久违的感动驱使我对故事的主人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其中的真诚、执着和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至纯至爱所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韩红月。 韩红月一个农家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翻阅韩红月2009年出版的个人散文集——《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一种欣喜和感动充溢心间,我觉得不是什么文集,简直是他的“情书”之集大成,我这里说的情书,包含着他对故乡的真情、父母的深情、战友和部队的挚情、爱人及兄弟姐妹的爱情,以及对报答祖国、献身事业的豪情,写得深刻,写的细腻。细察各篇,他的经历、阅历、见闻、感悟,尽在其中。他在自序里有对自己这样的描述:一路走来,有过失意的痛苦,也有过成功的幸福;有挫折中的不屈不挠,也有逆境中的无奈彷徨,更有和文字倾心交谈的喜悦和满足;一路走来,有亲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和鼓励,有老师的真诚教诲,有领导的赏识和关怀;一路走来,有生活的点滴感悟,有学习的不断进取,有工作的磨炼和经验,有人生的苦乐滋味。在写作的不断磨炼中,我犹如一块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河底,守着一份沉静的美丽。小韩确实不简单,有思想、有作为、有思路、有行动、有智慧、有收获。如今他又一部诗集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小韩一再要求让我写个序,对于这个倔强的年轻人我无论如何也推脱不了了。 翻看韩红月《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这部诗集,我思绪万千,这本集子分为“爱琴海”、“亲情谷”、“友谊关”、“青春梦”、“凝思石”五部分,哪一部分不洋溢着浓浓的情感的芳香,哪一部分不散发着纯纯的翰墨的飘香。当你行走在《飘雨的日子》、《一个人的舞台》、《如果没有你》等爱情诗篇的时候,爱在爱琴海里跳动,当世人吟唱情为何物,并追问情在何处的时候,在这里感悟到了深深的爱情。当你行走在《军嫂铭》、《母亲》、《心愿难了》等亲情诗篇的时候,爱在亲情谷里飘荡,你会体味到微微的酸楚、深深的眷恋和浓浓的真情。当你行走在《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守望》、《向往春天》等友谊诗篇的时候,爱在友谊关口游动,你会触碰到当代军人的赤胆忠诚,你会触摸到当代军人的爱国热情。当你行走在《草原之恋》、《心灵的邂逅》、《青春飞扬》等青春诗篇的时候,爱在青春梦里飞翔,你会跟随着青春的脚步,伴随美妙的音符,一样投入,一样动情,一样同苦同悲同恨同欢笑。当你行走在凝思石诗篇的时候,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思想,享受美的同时收获的是人生的智慧。 诗由心生,境由心造。小韩的文章一如他的为人,不夸饰,不矫情,由于是有感而发,用情而写,读起来更让人赏心悦目,欲罢不能。小韩很朴实、很真诚,也很洒脱。一个永远年轻的人,在他的眼里或许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尝试,我不知道他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不会就此歇脚,满足于此。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注定会让他演绎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是为序。
王兆海:海军副政治委员(海军中将)
2011年12月于京华
心中有梦云飞扬 ——品读军旅作家韩红月《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有感□张毅根合上书本之后才发觉,《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中简短的故事情节中所蕴藏的情感在静静淌过心房之时,早已将那些我所熟悉的脸庞投射出来。严肃的父亲、顺和的母亲、温柔的恋人、纯真的同窗、刚强的战友还有一些萍水相逢却深刻铭记的“陌生人”。书中充满温情的文字带着我和他们一一重逢,没有寒暄和拘谨,聊聊过去彼此都熟悉的事,说说眼下各自的生活境遇,谈谈我们都喜欢的话题……原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些质朴的眼神传递给我的力量和感动一直就在身边,从未走远。因为亲情“我知道,不管我走到哪里,也走不出母亲牵挂的目光,如果我的身影是帆,那母亲的目光就是一条最长的航线,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她的惦念!” 军旅作家韩红月对于亲情的描写,看似最质朴平实的一部分,却蕴含着最深刻绵长的情愫。男儿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军人是刚强和坚毅的代名词,也难以掩饰亲情这份最柔软的情感。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奔向高山海岛,在天涯海角默默扎根,却每每在万家灯火之时望向故乡;可以无所畏惧地接受磨砺考验,在风浪中练就铮铮铁骨,却因为亲人在电话里面一声“孩子”湿了眼眶;可以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年华,在充满激情的岁月里甘于平淡,却时时牵挂那渐渐花白的双鬓。因为在这份刚强和坚毅的背后,是他们的无私和勇敢。亲情是一盏灯。在“怀念父亲”里面,我看到一位在站台上压抑着情感送别儿子的父亲;在“陪母亲去看海”里面,看到一位在村口焦急等待孩子回归的母亲;在“雪地里卖菜的姐姐”里面,看到一位早早辍学支持弟弟的姐姐……他们的凝视和期盼,是一个水兵行走天涯的幸福背囊。在他们的平凡世界里面,想象孩子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却不曾亲眼所见,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守望中默默支持。作者用朴实的文笔,描述着一幕幕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波澜不惊、大爱无痕。我期待有一天也能带着父亲母亲到属于我的海边走一走,去看看他们相伴行走却素未谋面的广阔天地,去感受他们的孩子坚定走着的这条路上的风景。让他们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相伴,孩子才能从蹒跚学步直到逐梦大海!也许他们终将老去,但信念的灯火不会熄灭。因为爱情“海是浪的归宿,孕育着浪花的激情。浪是海是使者,传达着大海的喜怒哀乐。”书中有月和海之间的轰轰烈烈、海誓山盟,也有修鞋匠夫妇的油盐柴米、相濡以沫;有表妹灿灿的痛彻心扉,也有漂流瓶带去的甜蜜约定;有丁香花花开花谢的凄美,也有大岭山里的那一抹美丽感动。这些爱情有浪漫也有沉重,有朴实也有华丽,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本色。但无论怎样,它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一部分。对于水兵而言,浪与海的故事才是属于他们的爱情剧本, 无论看多少次,都会叫人感动!在作者的笔下,军人有铁打的筋骨,也有似水的柔肠。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爱的真谛。那些场景里面,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结束漫长的等待,不顾坎坷遥远的路途,到千里海疆的一角去追寻自己心中的幸福。柔软的沙滩是他们婚礼的殿堂,婆娑的椰林轻轻为他们咏唱,皎洁的明月见证他们的永恒。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没有花前月下、朝夕相伴,更多的是咫尺天涯、守望幸福。理解、信任和等待。她用纤弱的双手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为他撑起一片晴朗的天,让他放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用伟岸的脊梁守卫一个国家的安宁,待到顺利归航,把她的名字也刻在闪闪的军功章上面。因为友情“战友是琴,弹奏一生的美妙;战友是茶,品味一生的清香;战友是笔,书写毕生的乐章;战友是歌,唱出一辈子的快乐。”友情不一定是人生的主线,但战友情一定是军旅人生的主线。在讲述友情的“友情公寓”这一部分,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战友之间的喜怒哀乐。在紧张而活泼的新兵连里初识战友,在寂寞而荒凉的海岛上相伴相扶,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共沐风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互诉衷肠,在离别的那一刻泪眼朦胧、依依惜别。在这些场景里面,我们都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我想,不光是作者,对任何一个有过军旅经历的人而言,“战友情”都是一生的话题。没有人像我们一样。穿着同样军装、唱着同样的军歌、喊着同样的口号、迈着同样的步伐;为了同一个家园、怀着同一个信念、追逐同一个梦想。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彼此的青春。为了一招一式的输赢,可以把彼此当做最凶险的“敌人”,却相互搀扶着走过最坎坷的道路,在跨越终点线的那一刻依然紧握着双手。即使有一天脱下军装,无论走向哪里,“战友”是我们之间永远的标签,“战友情”永远是那根连着共同梦想的线。此生愿结忘年好,与子同袍报太平。掩卷暇思,温情涌流。在傍晚的海滩上,我仿佛看到一个年轻的水兵,微笑中流露出稚气和倔强,勇敢地奔向大海。 通联:广西北海市重庆路1号宣传科536001电话:0721-530093张毅根
{:1_277:}{:1_226:}
抒发情愫记录心灵薛赜邻当我拿着红月秘书送我的《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和《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两本沉甸甸的集子时,情涛滚滚,思绪万千,在我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亲情,带着浓浓的乡音,翻山越岭让我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年轻时代,为诗人的真情而感动,为军人的胸襟而动容,为有这样的家乡人而感到骄傲。在欣赏之余,心中不免增添许多敬佩。不只是说他的成长道路,从一名战士,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为一名共和国海军军官,而是他传奇的人生更让人扑朔迷离,在家打过工、务过农、教过书,在军事院校学习的是分队指挥专业,而现在却成为了一位文人骚客,打开电脑网上搜索他的名字,大面积的报道扑天而来。在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报》名社名家名作将成市场亮点 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选题的重点中看到这样的报道:“海潮出版社的《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作者韩红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如果我爱你》(作者陈菲菲)是近年两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作品风格也各具特色。”作品还没有问世报纸就先前报道了。他的成长经历更是不同寻常,从山东烟台雷达团的分队指挥排排长,到青岛雷达旅的政治指导员;从河北秦皇岛训练基地政治部秘书,到海军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发行部副主任,再到海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处秘书,跨度之大、阅历之深、行业之精,不能不让人生畏。《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是红月在生活舞台和人生道路上有感而发的自由诗歌选集。作品分爱琴海、亲情谷、友谊关、青春梦、凝思石五部分,全书用一个“情”和一个“爱”字贯穿每篇文章,或沉思往事、或浅海碎思、或深情告白、或激情四射、或感悟满身。每一首诗红月都是用心去剪裁、去结构、去叙述、去描摹,无论是写军旅生涯,写战友、家人,还是青春爱情,都是有感而发,用情而写,构思严密,选材得当。翻开诗书的瞬间,你将沉醉在多彩生活的和谐画卷中:走进军人内心最真诚的感动,倾听军人世界最震撼的声音。在驿动的诗行中行走,宛若漫步在风光旖旎、变幻无穷的海岸,时而有如春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时而风云际会,令人感怀万千;时而波涛汹涌,令人胸怀激荡。通读全文无不诠释着红月对人生浩瀚的爱和对生活博大的情,其诗朗朗上口,韵味无穷,令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给人启迪给人遐想,让人赏心让人悦目。红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有心的人,是一个有情的人, 一路走来,你会感动多多,收获多多,同时也会发现这些不仅诉诸读者之理智,且深深打动读者之心灵的文字,它的精髓还在于“真”与“情”:真,就是真实,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无论是写给恋人,还是写给父母或者战友,写实的部分都是真真切切,历历在目;情,就是深情,从诗文中,你会深深感受到红月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其中既有对党的忠诚之情,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对部队官兵的恋爱之情,也有对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对亲朋好友的挚爱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情,红月才能在平平凡凡的事情中、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撷取某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写出这些美好的、触动人心的诗篇来。品读红月的散文集和诗歌集,让我细细思量,一名军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半路“出家”的年轻人,能在工作之余写材料、出集子真的很不简单,胸有浩然,犹仰云峰,心如止水,放脚天真,在“心”的旅途上点上一盏智慧之灯,走出一路新意,让过程丰富自己的人生。诗集里品题吟咏的不只是潇潇秋雨洒江天,片片明月照青春,更多的是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回归自然的力量,文字虽少,但滴水藏海,呈现给读者的是陈年的酒,在斜风细雨中散发出醉人的芬芳。用情的男儿用心写,情和爱像海岸线一样绵延不绝,又像风筝一样扶摇直上。世上少有无用书,只问谁是读书人。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希望红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2012年元旦吉日作者系中共河北沧州市沧县县委书记
中国梦,每个人的梦——读军旅作家韩红月《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 蔡舒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于美国洛杉矶 一,初见红月红月,随着这个名字走入眼帘的,纵然不是一位摇曳生姿、矜持娇羞的小姐,也该是小姐身边那位伶牙俐齿、刁钻活泼的丫鬟。然而,出现在我眼前的这位红月,却是一个英俊利索的须眉汉子,一个穿着威武的海军军官服、向我行着军礼的军人!俊朗的面孔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圆盈的双眼闪烁出敏锐与智慧,浑厚而又线条分明的嘴唇抿着朴实与憨厚,只有不经意间的微笑,才悄然释出蕴含已久的俏皮、谦逊与羞涩。于是,我算是找到了红月。只是,月亮从来都是银色而又清冷的,什么时候见过红色的月亮?红月爸爸当年为什么给儿子取个这样的名字?他对儿子怀着怎样的希冀?带着这个疑问,我在从北京飞往长沙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了红月的书《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于是,我明白了红月的父亲。 二,红月不是月红色代表蓬勃的朝气,代表温暖与热烈,代表积极与希望。当红色的太阳代表为梦想而努力奋斗,银色的月亮则代表着梦想。人们总爱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对着月亮:梦想着心中的爱人来到身旁,梦想着自己的壮志得以实现,梦想着与知己挚友豪情把盏。当你带着这种热烈的、温情的、积极的心情看着月亮,那清冷的银色的月亮,便成了温暖热烈的红月。原来,红月不是天上的月。红月是心中的月。红月代表心中炽热的梦想与希望。“当我还在懵懂的年龄时,父母就寄予了我很大的希望”,这是红月在自序中的开篇。因为这个希望,红月这个贫困的农家孩子,可以每天步行二十多里的乡土路去上学。因为这个希望,红月在高考落榜后没有自暴自弃,他参军并在军队里考上梦寐以求的军校,成了一名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因为这个希望,红月无论是在遥远的海边哨所,还是在艰苦的山中军营,都勤奋笔耕,成为一位军中作家。不但出版了专业书籍,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与散文集,第一部小说也将问世。因为这个希望,红月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并有了一颗健康活泼可爱的小太阳。因为这个希望,红月今天还在继续努力着,为国,为家,为心中的梦想。 三,暖为主色调,情为主旋律其实,任何人来到世上,都会有期望和被期望,都有自己的梦。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期望与被期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圆自己的梦。红月之所以能够实现父母的期望,不只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希望,更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爱,他的生活中充满亲情与友情。正如书名《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暖,是红月人生的主色调;情,是红月人生的主旋律;温情、亲情、爱情、友情,是这本书的核心,也是红月人生的核心。 四,爱如圆月红月的爱情,如那初升的圆月,羞涩、朦胧而又执着。在海边哨所,在深山的军营,在匆匆的旅途,他遇到过为之心动的姑娘。他有过武汉街头的邂逅,有过海边的约定,更有过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与等待 。然而,命运与现实,使得那些美丽的故事终为梦幻泡影。直到冉小花的出现,他才明白了,原来上苍对他有更好的安排:花好月圆。 五,父爱如天父亲是红月最早的启蒙老师,是父亲在教他背诵古典诗词的同时,把“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和“孔融让梨”等这些人生道理传授给他。父亲送红月去当兵时,只说了一句话,“走吧,孩子,当个像样的兵!”简单的几个字,涵义深远,影响着红月的人生轨迹:当个像样的兵,就是承担起一个军人对国家与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做个像样的人,就是要承担起对家庭的义务,要实现对自己的期望。农民杨二槐的父亲,这个朴实而又有点文化根底的农民,为支持儿子当兵,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日正中天国运昌,蛮气久息未嚣扬。百年可以兵无用,一旦焉能战不防。保国卫家人有责,富国强军我无方。男儿有志须当奋,莫负轩昂五尺枪。”红月的父亲,二槐的父亲,都只是普通的农民,却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如此器宇轩昂的气度与情怀。这种气度与情怀,就是几千年来流淌在中国文化里的基因 ---- 男儿当以天下事为己任!这就是中国人的父爱如天。 六,母如大地在红月“母亲的柜子”里,放着她老人家的针线盒,放着老人家几十年来缝缝补补的衣服,也放着儿女们淘汰了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以便送给那些困难的乡邻。有趣的是,这个衣柜还让老人家有过那么一段“浪漫情怀”。那是在红月还小的时候,有一次红月的母亲跟父亲吵架受了委屈,扬言要离家出走,却哪儿也没去,悄悄躲在衣柜里睡了一夜。这个故事为过去那些艰难的岁月增添了色彩,也成了后来红月兄弟姊妹们最乐于谈及的一桩母亲轶事。红月的母亲让我想起了把我养大的外婆。我的外婆也有一个类似的柜子,就像美国电影《Mary Poppins》中那个可以从里面取出台灯、挂画和雨伞的神奇的手提包。每当有客人来,外婆总能从柜子里魔术般地摸出糖果饼干之类,一人发一粒或一块,不多也不少。当然,与Marry Poppins 不同的是,外婆的这些糖果饼干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从我和妹妹手上缴获的。我的父母住在城里,我和妹妹同外婆住在乡下,父母和城里的叔叔阿姨们来看我们,都会带来糖果饼干之类的礼物。我们只能留一部分,其他的都要上缴,锁在外婆的百宝柜里,待周围的乡亲和小朋友们来了,便拿出来给他们尝尝。只是外婆的柜子不够大,无法容纳一个人睡在里面。所以外婆受委屈的时候,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把她自己藏起来。外婆是童养媳,外公脾气很大,喜欢骂人,外婆的委屈一定比红月的母亲更早,更多,更大。我不禁想到,无论是红月的母亲还是我的外婆,她们也都曾年轻过啊。她们深藏起自己的委屈,将它转化为对儿女、对亲人无限的宽容与爱,转化为对家庭、家族与社会的责任。这便是,中国文化的母爱如大地啊。 七,亲情似海。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兄如父、长女如母。红月的大姐是家中的长女,对红月和弟弟妹妹们,也身兼着母职。她用自己弱小的背,背大了红月和下面的弟弟妹妹。为了帮母亲照顾最小的弟弟,她耽误了两年上学。为了不让军中的红月受冻,她把自己唯一的奢侈品、那条作为自己嫁妆的羊毛毯,寄给了弟弟红月。在丈夫和她自己下岗后,她靠摆菜摊维持家计。一个严冬的凌晨,纷飞的大雪下了整整一晚还没有停息。瘦弱的她踩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在厚厚的积雪上,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行。一阵寒风卷起雪片,将她连车带人刮倒在地。那是寒冬的凌晨四点,周围还没有一个人影。她自己都不记得是怎样艰难地扶起三轮车,一颗颗捡起散落四周的蔬菜,怎样顶着漫天飞雪,推着堆满蔬菜的三轮车,一步一步挪到菜市场。虽然这一幕是红月姐姐事后轻描淡讲出来的,却永远刻在了红月最深层的记忆里,让他梦魂萦绕。姐姐无条件的爱,姐姐的自强不息,点点滴滴,就这样一直温暖着、鼓励着红月,提醒着他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与期望,提醒着他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林娜,那位红月曾经教过的农村小女孩,不到一岁失去母亲,五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对着这个幼小的孤儿,林娜的大伯只有一句话,“就是吃糠咽菜也要把侄女儿养大”。于是,贫病的大伯硬是靠着拾破烂把林娜抚养成人。长大了的林娜去城里学会了美容,开了自己的美容院。她为大伯盖了新房,精心照顾着辛苦一辈子、后来又得了癌症的大伯的晚年生活。我读着这些故事的时候,又想起了2010年9月我去参观北川、后来写在《难忘北川行》这篇文章里的感慨:在北川,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孤儿们被父母的同事、父母的朋友收养,被父母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收养,被近亲或远亲收养。在灾难中幸免于难的北川人,更加珍视生命的意义,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更加珍视自己作为一个幸存者对社会的责任。在中国文化与制度里,个人对家庭、家族、亲戚与朋友间的依赖远重于对社会、对政府机构与制度的依赖,而个人所在的工作单位和所生活的社区,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概念,扩展了的家庭关系,是延伸了的家庭义务与家庭角色的承担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结、家族亲朋情结以及邻里和单位,在灾民的心理与精神复建过程中,起到了任何国家、制度或社会服务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危难时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发挥出来的凝聚力与复健力,再一次让我们为之鼓舞与自豪。红月姐姐的故事,林娜的故事,发生在北川的故事,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的故事?中国人的亲情,细致如水,深如海洋,滋养着世代人的生命,承载起千年的文化与精神。 八,友情如兰红月调皮捣蛋的一面,在“睡上铺的兄弟”一篇中尽露无余。三年军校期间,红月不愿睡上铺,便用了点雕虫小技,轻易“骗”得同室战友胖墩三年都睡在上铺。这位睡起觉来鼾声如雷的胖墩,做起事来却很有创意,而且棋艺超群。他下棋时总能老谋深算,四面埋伏,不急不躁,步步为营。胖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如他下棋一样,沉着冷静。关键时刻,他及时制止了红月年轻气躁的莽撞,避免了红月与战友间的“流血冲突”,也教会红月如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化干戈为玉帛。胖墩的憨厚与大智若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红月,总让红月生起无尽的回味、思念与牵挂:“开自己的车、讲流利的英语、取同村的小翠为妻”,这是胖墩当年的三大理想。军校毕业时,胖墩已实现了一个 ---- 通过了英语六级资格考试。这些年过去,胖墩是否已经开上了自己的车?是否已经把小翠取回了家?是否已经有了小胖墩?红月与胖墩之间的这段友情,也牵出我对友情的温馨回味。和红月一样,我也曾年轻与莽撞过,而那些在年轻与莽撞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总在数年的经历与成熟之后,如夜晚的幽兰,透过夜幕悄然而来,沁人心脾。 九,陨落的天使阿秋是红月小学五年级的同桌。那时的红月还是个调皮捣蛋的淘气鬼。为了帮助红月,老师让三好学生阿秋与红月同桌。阿秋漂亮、安静、害羞,对于红月捣蛋的恶作剧,阿秋总是只抬头看他一眼,然后轻轻叹口气。红月显摆爬树绝活、骑在高高的槐树叉上尽显英雄本色时,阿秋也不会象其他孩子那样鼓掌喝彩,而只是安静地冲着他微笑。然而,正是那一声轻叹与微微一笑,把这位顽童的心镇住了。阿秋成了红月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以致在听说有个男孩给阿秋写了情书时,红月竟然纠集几个铁哥们,硬是把那个男孩揍了一顿。虽然红月因此受到学校处分,但这次“英雄救美”的义举,却奠定了红月在阿秋心中的位置。从此,四目相对时,各自的眼神里便都多了份心照不宣的深情与许诺。然而,两小无猜的纯情,敌不过残酷的命运与现实。为了给哥哥换亲,父亲把阿秋嫁给了一位村里的无赖。阿秋为抗婚跳河自杀不成,只得认命。婚后的阿秋,丈夫不但对她打骂虐待,而且嗜赌劣迹不改,输掉了房子,输掉了阿秋养的鸡鸭,输掉了一切。当阿秋一岁的女儿得了脑炎时,因无钱医治而死在她的怀里。这一残酷的打击终于让阿秋疯了。疯了的阿秋被丈夫赶出了家门,四处流浪,在猪窝里容身,被不懂事的孩子们追逐戏弄。直到有一天,一辆大卡车把瘦弱的阿秋撞出去好远,好远。那个美丽安静的阿秋,那个红月心中的女神,就这样象一片枯萎的落叶,悄无声地消失在尘埃中。多少个夜晚,多少次对阿秋的回忆,总让红月撕心裂肺,泪流满面。我虽不认识阿秋,但我在这里复述阿秋的故事时,也不免心酸落泪,一次次停下笔来,无法继续写下去。 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阿秋?是否还有如此凄婉破碎的梦在发生?是否还有如此美丽脆弱的生命在悄然陨落? 十,中国梦,每个人的梦 我读红月《在驿动的温情中行走》,不只是读它的文学性,更多的是读它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红月一样,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也有着和红月一样的理想与抱负,所以我对书中每一个人的经历、每一段故事都感同身受。我的身边,我亲朋好友的身边,有多少红月,有多少红月的父母,有多少二槐和他的父亲,有多少红月的姐姐,有多少胖墩,有多少林娜与大伯,他们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爱的故事,自强不息的故事,圆梦的故事。也有多少阿秋,也有多少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我看到这样的宣传画,上面写着“奔梦日子,花好月圆”、“辛勤劳动、圆我梦想”。当我把红月书中的故事与这些宣传画联系起来,我忽然意识到,其实中国人的梦很小、很朴实、很具体:上大学是红月的梦想,娶小翠为妻是胖墩的梦想,当兵是二槐的梦想,养育好孩子、孝敬好父母、照顾好弟妹是红月姐姐的梦想,报答大伯的养育之恩是林娜的梦想,与自己相爱的人结婚是阿秋的梦想。 当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小小的梦想,当每一个小小的梦想都实现了,那么,偌大的中国梦也就实现了。这,便是一个海外华人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蔡舒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移居美国洛杉矶旅美前为 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