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4-9-9 15:17 编辑张作龙书法艺术简介 张作龙,字鹤云,河南淮阳人,1956年11月出生,1976年入伍,原在解放军总参某部队工作、大校军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日史编辑委员会诗书画艺术院院长中国文联书画交流中心一级创作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合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一级艺术委员; 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委员; 荣获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提名;国家人事部授予“著名书法家”称号。本人自幼喜爱书法,先后临习颜、柳、赵诸体及汉魏碑帖,遍临二王墨迹,追随羲、献、米、铎之书风。深得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李铎、杨再春先生的指教。他推崇古人,尊重传统,功力深厚,笔法自然,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字的行间蕴涵着军人的气魄,读后给人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 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种大赛中数十次获奖,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专题报导,中国书法报等数十家报刊登载。受到业内人士及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天安门管委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机关和有关部委、北京军区、党政军领导、外国要员和友人等收藏。作品入编数十种书籍刊物。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原副书记王乐泉同志看了他的作品称其为“小李铎”,武警司令员吴双战上将说:“作龙人品好,艺术精”;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说他的字很有“灵气”、李铎先生说他的“基本功扎实,尊重传统”、杨再春先生说他的字“有军人的阳刚之气”。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评论家周俊杰先生看了张作龙先生的书法展评论道:作龙书法传统继承好,基本功底深,创造精神强,作品大气磅礴,具有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联系方式:张作龙书法工作室地址:海淀羊坊店路9号京门大厦C座 邮编:100038联系电话:010—51862605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4-9-9 15:37 编辑
龙行雨施翰墨寄情 ——漫话著名军旅书法家――张作龙 一百六十年前——西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穷域极边的新疆伊犁,走来了一位清廷前钦差大臣,他满怀报国志,心系民族情,屯垠戍边,忧国忧民,为边疆的建设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吟出了他豪迈的精神和高亢的斗志。如今,其伟烈丰功、高风亮节、人品道德、文章书法,早已凝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品牌,而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和整体记忆当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兀然耸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百多年后,一位朴实、健壮的年轻士兵也告别故乡,从迢迢万里的中原大地,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卫国戍边。为国家的安宁,民族的富强,他两次赴疆,历时十八个春秋。他就是著名军旅书法家――张作龙。 张作龙,出生在河南淮阳农村。此地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原大地,耕读传家是歌哭于斯的人们世代谨守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习俗。淮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处黄河之阴,淮水之阳。太昊伏羲在此建都,圣人孔子在此讲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周代为陈国封地。历史文化的熏陶浸染,使张作龙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传统文化和书法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正是这种亲近感,使书法艺术成为他人生中最为重要和孜孜以求的东西。上小学时,大字课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他的字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本展示。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一个红圈,一声赞叹,都给予他莫大的鼓舞、满怀的乐趣。小学毕业时,他的书法已小有名气。上中学后,由于学校离家太远,他便寄宿在学校附近一个单位看门老人的小平房里。课余,他就在这间斗室习练书法。六、七十时年代张作龙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一块5分钱的墨锭对于他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纸就更不用说了。怎么办呢?天无绝人之路!当地出有一种很细的黄胶泥,晾干之后,加水调和,就成了一种独特的黄色“墨汁”。张作龙每天就用笔蘸着这种“墨汁”坚持写字,即使是一张普通的报纸,他都像宝贝似的收起来,直至把黄泥写满报纸的每一个角落。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在家里的扇子上用“胶泥牌墨汁”写满字,然后用煤油灯熏烤扇面,再把干涸的胶泥轻轻敲落,黑底白字居然有了几分碑帖的味道,这着实让他沾沾自喜了一回。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苦孩子对书法艺术有与生俱来的潜质与慧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砥砺了他的意志,磨练了他的性格,也造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与梦想。1976年,是张作龙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年冬天,他应征入伍,来到新疆伊犁某部骑兵营。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生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此诗可谓道出自古征人之苦。对于从小习惯了故乡山山水水和亲缘环境的人,猝然来到这举目无亲的边城异域,非亲身经历者,很难体会那份难耐的寂寞孤独。尽管连队对大家关怀备至,日久天长还会建立起战友情深,但初来乍到,人地两生,那种心情、那种环境,还是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慢慢转变和适应。此时写字也就成了他排遣寂寞、消磨业余时间的好办法,更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很快被上级机关发现,把他调到伊犁分区宣传科放映组工作。平生第一次工作与志趣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再也不用为笔墨纸砚发愁了,他有了良好的条件、充足的时间、更多的机会研习自己热爱的书法,也使他的特长有了充分展示的平台,这简直是如鱼得水,鸟飞蓝天!出板报、写会标、制作幻灯,他得心应手,不亦乐乎。这些部队日常的宣传工作,既锻炼了他的才干,也为他日后在书法艺术上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末,张作龙奉调北京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并深得二位书家的赏识与指教。京华为六百年帝都,自古人文荟萃,冠盖如云;历史传承悠久,艺术积淀深厚;书法人才辈出,名家高手如林。随着时间的推移,作龙结识的师友逐渐增多,眼界随之大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审美层次和艺术追求。如果说相遇是一种缘分,那么相知就是一种化境。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华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张作龙说,起初为什么喜欢书法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爱写。后来,在与师友的切磋中和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学习中,他渐渐悟出了更多的东西:写字者,写志也。书法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审美范畴,更是和品学双修、人格锻造、性情历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书法创作日益走向成熟的同时,张作龙的品格意志也不断得到修炼和升华,他最喜欢的格言是:腹藏诗书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2001年初,随着张作龙职务的不断提升,他再次回到新疆工作。无论岗位如何变换,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没能让他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书法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耽之成癖,乐在其中。也许这正是张作龙的可爱之处。清代张潮说过:“花不可以无蝶,石不可以无苔,山不可以无泉,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有这种高雅之“癖”者,无疑是更幸福的。他给自己规定,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都要挤出一些时间临习法书。他很少午休,甚至他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连续剧,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先后临习了颜、柳、赵诸体及各种名迹,尤其是王逸少的《兰亭序》、李北海的《麓山寺碑》、米襄阳的《梅花赋》、赵子昂的《洛神赋》、文征明的《前赤壁赋》等。其中尤对羲之的《兰亭序》钟爱有加、用功最勤。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行草八条屏的诸葛亮《出师表》、四条屏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十条屏的《滕王阁序》,丈二匹的苏东坡《赤壁怀古》、柳永的《望海潮》和楷书《金刚经》等作品,以或奔放、或凝重、或优雅的笔墨,抒发着当代军人的豪迈情怀。在书法创作上,张作龙尊重传统,效法古人,但又不乏现代意识,不拘传统约束,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他临池功力之深和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通过线条、线质的丰富变化,笔画之间的巧妙架构表现出来的,在矛盾中实现统一,在冲突中营造和谐,在粗犷中隐含精细,在苍茫中呈现典雅。通过笔法的纯熟运用和结体上的避让呼应造就出多姿多彩之美。张作龙正是把线条美、空间美和意境美作为他本人寻求突破的着力点而多方尝试,在他近期的一些作品中,他的这种尝试日益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与表现,也得到了京城诸多书家的肯定与鼓励。说起张作龙这么多年潜心书法研究,尚有哪些遗憾,他说:“那就是我书作中的帖味儿多于碑味儿,临贴多,习碑少。中国书界自清代以来就有碑帖之争,但最佳的则应是二者的结合。我的书法似乎还须向汉碑乃至金文、甲骨文探求,以便深入传统,溯本求源,挖掘书法艺术的精髓。这样,书法蕴涵就可能更丰富,美感层次就会更多,精神境界就会达到新的高度。”早在2005年、06年,他就在乌鲁木齐、伊犁和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近些年来,还先后多次参加了中国书协等举办的重大展事以及举办不同规模和主题的个人作品展,应邀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书写作品,在天山南北、名城胜地留下墨迹。他的书法作品入编数十种书籍刊物,一些省市电视台和中央七台作过专题报道。可张作龙却说:我不是一个书法家,我是一名军人,一名西部军人。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从没有忘记各级领导的培养和关怀,没有忘记战友的支持和帮助。他始终以自己对书法的虔诚与执着的态度,面对他的每一位战友。每每有战友转业、战士复员,都要向张作龙讨得一幅墨宝,他从不拒绝。他说他写字,一是为弘扬中华文化,二是为修身养性,三就是为传递友谊 。书法有道,艺无止境。在书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以同道的深刻理解与期许,祝愿作龙善始善终地履行好上级赋予的使命与职责,同时在书学园地继续不懈地耕耘,哪怕“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要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天月圆的优美境界。 《中国书法》杂志社张振华2010-6-8于知非斋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4-9-9 15:34 编辑
翰墨武魂 彬彬君子——浅说军旅书法家张作龙张华中 我与作龙兄同姓、同乡、同龄,又同执著于书法,基于“四同”,心与心的距离比常人更容易缩短。之前,我也闻兄之大名,但从未谋面。相知相亲只是近几年的事。初识之际,颇有好感,他回家乡,我一路相伴,我去京城,他热情相邀,以新疆风味的烤羊腿飨我。兄虽不善言辞,透过他憨厚朴实的外表能感到他胸中奔放的情感;其字朴素无华,透过字的外形看到的却是他厚重的品德与修养。相知之后,我愈来愈感到有为他写一篇文章的冲动。一为他的成就,二为兄弟之情。 作龙兄生于豫东淮阳,古称宛丘、陈国、陈州。这里是人祖伏羲建都的地方,也是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教育体系形成的策源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他幼年的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后应征入伍,至边塞新疆。新疆的旷远朗阔,戈壁的冷寂荒漠,又在他人生经历中填充了向上的活力和不挠的韧性。这些戎马生涯的军旅生活都在他今后的书法中以线条的形式得以诠释,以思想的深邃得以彰显。 观作龙兄之书,首先感到的是结字端庄,行气从容,用笔精微,章法和谐。重内涵,讲细节,贵资质。骨健肉丰,君子风范。既有军人的刚毅整肃,又有文人的中和之美。用笔七分阳刚,三分温柔,方圆兼融,方藏圆中,圆裹方劲。即使写草,也放而不狂,动之有牵,静如卧虎,行若蛟龙。线条自腕底出,气象从胸襟起。墨落纸上,大胆行笔,笔为王公,身到之处尽呼应;小心用墨,墨为随从,跟风附影紧相随。行武之人,讲手眼身法步,闪展腾挪缠;翰墨之士,求意到手跟笔墨至,欹正虚实疾缓呼。长期笔耕,对艺术的虔诚,对文字的敬畏,对笔墨的熟稔,造成了作龙兄秉箫吐剑、剑胆琴心的人品和书品。 当我打开作龙兄的书法作品集,阵阵浓墨冲鼻一香,字字珠玑晃眼一亮。作品《登泰山记》,整幅大气磅礴,行行似群峰竞秀,字字如磐石卧云,把姚鼐笔下的泰山演绎得形神兼备,精足魄健。文与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让人感到巍巍哉泰山,苍茫兮境界。情景融于笔墨,笔墨再造情景。此二度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原文的内涵,在一个特定的二维空间里,为我们再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笔墨长卷,让人击节、赞叹! 而在他的横条《古诗四首·颂梅兰菊竹四君子》中,为人展现的却是另一种风姿。作品俊美遒逸,娟秀可人,鹤羽纷披,摇曳生姿。用笔提按结合,重浊轻清,分寸拿捏十分到位。虚实相生,强弱相兼,浓淡相宜,如风入竹林,花簪妇鬓,二王与杨少师笔意若桂香暗袭,令人心旌摇动,魂醉意迷。 最让我感到视觉冲击力既而心灵受到震憾的是作龙兄的大字所书曹操《龟虽寿》。整篇由十五幅竖条排列组成,每条四字,如勇士列阵,气势恢宏,平池涌涛,厚重如铁,老辣拙实,笔力弥健。淡从腴出,朴自华来,力如满弓待发,墨似含露欲坠,锋颖俊爽,万毫送力。纵横驰骋,开阖有度。以方为主壮其势,以圆为辅补其气,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冲天鸿志淋漓酣畅地抒发出来。那运毫潜沉,静拙笃实,让你愈读愈奇,沉浸在遥深的造境里不能自拔。 林语堂曾经讲过:“书法提供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书法的韵律、形态、范围等基本概念给予了中国艺术的各门类,比如诗歌、绘画、建筑、瓷器和房屋的修饰,以基本的精神体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书法,并使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餐饮。是啊,书法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绘画,没有绘画的色彩绚丽、五彩缤纷,但它透过“干湿浓淡润”的五色为我们提供出一幅直逼心灵的含有哲学意味的水墨画卷;它不是诗歌,但它的节奏,它的意境,它的分行排列,跌宕多变何尝不是一首或行云流水,或气吞八荒的壮丽诗篇;它不是建筑,但它的结构,它的章法,它的个性特点,它的正欹平衡技巧绝对胜过世界上任何一种华美的建筑;它不是音乐,但它却以字为音符,以纸为琴键,通过落笔的劲力和各种虚实、强弱的线条、节奏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章章或凄婉或壮美的交响乐! 这就是书法的魅力,难怪国人如此痴迷,热衷不疲,并继承、发扬、创新,使书法在每个时代都以其新的面目和内涵展示给世人,并代表着这个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种审美取向和思想高度。 作龙兄在书海里囚泳,汲取古典文化以厚其学养,遍临名碑名贴以丰其线条,虽年近耳顺,风格已确立,诸法已俱备,但离“衰年变法”,人书俱老还有一段距离,从书家到大家还有更多的攀登空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而后晓声”,愿吾兄孜孜以求,闻鸡起舞,时时砥砺,破茧化蝶,更上层楼! 2013年重阳于听涛斋注: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4-9-9 15:33 编辑
在張作龍書法作品前即興發言魏丕植2013.12.10說到書法,既平常簡單,又神奇瑰異。其物不過紙筆墨硯四樣,其色無非黑白而已,真平常也。言簡單,唯一點一線,運用僅在幹澡潤濕之間。可神奇,有江河滔滔,有高山巍峨,有風雲溢彩,有禽歌獸舞,有干戈雄兵,有滴水如訴。有龍飛鳳舞,有虎踞龍盤,有精氣神呼之即出,有真善美品其養心等等,當視瑰異也。我與張作龍兄僅兩面之緣,且於餐桌上,應於杯盞之間,時不過二小時矣。無空談藝說字,唯其書法作品吸引,以字交友,本人不會畫,也不算太會書,只因愛好而已。讀作龍書法作品,有黃河滔滔之氣勢,有長江飄逸之線條,有昆侖雄奇之點墨,有萬里長城之嚴肅,有行雲流水之舞動。有蘇東坡的大氣磅礴,有蔡襄的城廓廊迴,有黃山谷的盤根蛇引,有米芾的敦厚從容,有柳公權的清秀鐵筆。有王羲之的三十年童子功,有沈伊默一朝機變的鐘靈毓秀。然而,我還是讀到了他的不足之處,我用四句打油詩贈作龍兄:柳綠花香無鳥鳴,紅日蟬叫差樹蔭。秋水藍天魚何在?白雪黛山缺蒼鷹。瑕不掩瑜,雲不蓋日。我相信作龍兄,再經過一番訪名師,研名作,集百家之長,領千軸之騷,悟古今法道,化為己風,形歸自格。泰山之峰,一抔可壘。以和園的構圖之美,西湖的寫意之妙,草原奔馬之真,飛禽走獸之奇,可為高抬貴手。以啟功的鋼筋鐵骨,中石的結構和諧,沈鵬的鬼斧神工,李鐸的龍飛蛇行,當是典章。以蜀山之秀,湘水之靈,關山之雄,顛田之真。可入筆墨之間,可納胸懷之中。作龍之個性,作龍之特色,作龍之風格,當躍然紙上,驚現天下,童叟識之,方家認之。我和在座的各位方家好友有理由相信,少則五春,多則十秋之後,中國的書法將出現一個筆下長江清歌、黃河長嘯,紙上珠峰矗立、華山如劍,自成一家,開一代風氣的時代宗師大書法家。他的名字將與中國並列,那就是我們今天談論的張作龍——東方龍、中華龍。我與大家一起期待著、企盼著、等待著;我與大家一樣願為作龍兄東西說項,上下鼓呼,呐喊加油。 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本帖最后由 纪伟 于 2014-9-9 15:35 编辑
评张作龙的书法艺术孤岛人与文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有的人写书法是因为生活太百无聊赖了,有的人写书法是出于一种功名的需要,还有的人写书法则是为了修生养性。而有着大校军衔的张作龙写书法,则可以说是出于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现在每天午休和晚上都要坚持练习一、二个小时——而这种习惯已保持了十多年。从他的房间布局、笔墨、字里行间,都可感觉到他爱书法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2005年4月,新疆书法家协会、乌鲁木齐市书协、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新疆展览中心联合为张作龙这位痴情的书法家在首府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他的大大小小110多幅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等书法作品,第一次在社会上公开露面,接受各界的称誉与针贬。张作龙不是才气喷薄的书法家,但他以他的谦和、执著、功力,使自己的书法显现出清秀、优雅、净和的美,显现出一种情感的美,笔健意淡的美,思想境界的美。品读他的书法,你会感觉到艺术的飘逸、闲静,能净化你的心灵,愉悦你的情操,美化你的生活。书法有各种各样的美,有的高古、遒劲,给人某种傲骨和深奥的文化意蕴;有的狂放、汪洋恣肆,让人亢奋得心理痒痒;有的则是淡雅闲和,使心气浮躁的人获得一种心理平静。张作龙的书法,从欣赏效果来看,属于后一种。当然,历史上不少大师级的书法家,能同时给人几种不同的美,不同的文化激励——这就是大师,与普通书家不一样。张作龙出生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南省——这个省现在的书法水准居于全国的最前列,他从小就爱好书法,几十年来,无论在校园,还是在军旅,都没有断掉与毛笔的缘分,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更是尽力忙中偷闲,纵情于笔墨之间,游历于古代各种碑帖,汲取其中的韵味与精髓。他先后临习颜、柳、赵诸体及各种碑帖,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李北海的《麓山寺碑》、米襄阳的《梅花赋》、赵子昂的《洛神赋》、文征明的《前赤壁赋》等,墨蘸情感,笔走龙蛇,在艺术之美中遨游。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张作龙 临过不下一百多遍。这9米长、近1米高的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的书法作品。望着这幅324字的临摹书法,清秀、宁静、灵慧、飘逸,真有王羲之的韵味和神采。在师法古人的同时,他也师法当代名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杨再春都是他的老师,尤其是杨再春更是他的启蒙老师,使他受益颇深。杨再春的行草在八十年代就很出名,出版过许多书法字帖。杨再春专门为张作龙的这次书法展题写了行草贺词:“作文当有悟道,龙翔也无碍云”。著名书法家张继和新疆的几位著名书法家——新疆书协主席赵彦良、副主席于小山、郭际等都写来了贺书,以示祝贺。张作龙的书法,以行书、行草见长,在展出的100多幅的书法作品中,他写的多为历史名篇名章,或是荡气回肠的诸葛亮《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或是玄妙、优美的《金刚经》、柳永的《望江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张作龙配之以或豪放或优雅的书体,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如果说,写成八条屏的诸葛亮《出师表》,以有节制的开、张笔墨,展现诸葛亮冷静的哲思的话,那么他书写岳飞《满江红》时,则在笔墨里蘸满了浓烈的情感。张作龙的书法是美的,因为他是军人,所以,在他的书法中,尤其是那些内容激昂的书法中,我明显看到了一些“剑气”,不是剑拔弩张的那种剑气,而是文雅中的武人气,宁静里的韧劲与骨力。他的书法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多江南的秀雅之气,少北方的粗旷古傲。从中也可以看出,张作龙的书法“贴”味多于“碑”味,临摹字贴多,临摹碑文少。中国书界自古就有碑帖之争,但最佳的则应该是二者的结合。以此来看,张作龙的书法似乎还须向最古远的碑书乃至甲骨文、钟鼓文学习,以得更深的文化传承和书法精髓。如此,他的书法蕴涵就可能更丰富,美感层次就会更多,精神意志会更加深邃有力,一句话,他的书法定会更加成熟,更加拙朴圆真,并趋向大的完美。 军旅书家张作龙书法艺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