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山 发表于 2014-2-17 17:28

跃马迎春脚踏实地;挥毫抒情心想事成.在这喜庆节日之际先生给我们这么丰盛.精美绝仑之作品盛宴,实乃我们之大幸.顺祝先生阖家幸福.安康.{:1_122:}{:1_122:}{:1_122:}{:1_277:}{:1_277:}{:1_277:}{:1_277:}

塘龙居士 发表于 2014-2-18 16:46

当代著名书法大家龙开胜
京城书法名家龙开胜老师在网络书法展上欣赏到的作品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一是雅逸为尚的行草作品;二是古拙为善的楷书作品,形成龙开胜老师的双拳,很有力量和攻击力。雅逸行草从二王书风中化出,来得纯粹自然,雅而至清,逸而能驻,从大王的内敛笔法尽得元气之合,大幅驰骋意在纸外。龙开胜老师对于书法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视,用笔的提、按、顿、挫、绞、转、收毫、铺锋中,将此二者融于一炉,高下立见。这有点像一位出色的乒乓球选手,能把手中的球拍玩得反转自如,技术炉火纯青时,则人球合一,球随心转。起收知制,是书者下笔后的点画表现、控制。古人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开笔的一点,既是局部,也是书法整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有不可覆盖性和逆转性。通过多年来对碑、帖经典法帖的研习、把玩后,尤其感觉到每一笔下笔的起、转、收过程至为重要。我将此理解为“起四、收五、二三原理”。“
他对于笔墨的把握有着独到之处,这也使得他的书法迥异于同时代的书家。他的行草书行笔轻重顿挫随形而运,从容体现着速度的轨迹,枯实相间、笔断意连,气质颇近晋人的率意天真。他在章法上很善于运用墨色的浓、厚、枯湿,从而形成视觉节奏的变化,字行之间的挪让、呼应亦颇见才情,在审美意趣上讲求形质相生,文质统一。龙开胜老师对书法一直有着很强的热恋之心,在创作研究上他不拘泥于一家一体的藩篱。
龙开胜老师的行草书在最近两年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向着放逸流美的意态姿致与质实苍浑的线质有机结合构成大幅度跌宕起伏的章法新特征大大提高了一步。这一大步进展中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既吸取了时流中以多种形式因素的大幅对比变化来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有益经验,更较好地把握了笔情、笔势的时序性运动在生发、带动空间形式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从而避免了刻意摆布矜奇做怪的时弊,以趋于自然地旨归。
祝贺龙开胜老师书法展出取得圆满成功!!


有幸望请龙开胜老师赐题斎号:(清风雅韵轩)和作品集珍藏学习。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收)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976106734

闻山 发表于 2014-2-20 16:32

还是很好的!

wabcdefg 发表于 2014-2-20 19:49

龙师书法直取晋唐,又雅意出新,使观者顿觉沁人心脾,书风郎丽,犹如阳春三月之与友踏青,通身舒畅。展览现场布置的亦古朴盎然,又有明快之意。先生之书风书意,实事我辈学习之典范。望赐作品集珍藏之。
郑州上街长城特水公司高铝部时晓鹏450041

廖犁扬 发表于 2014-2-22 19:29

{:1_277:}{:1_277:}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14-2-23 00:53

字很流行,展览形式设计清新。
==============================={:1_244:}{:1_271:}

易往明 发表于 2014-2-23 10:52

{:1_277:}

涧底松 发表于 2014-2-25 14:35

{:1_277:}{:1_277:}{:1_277:}{:1_277:}{:1_277:}

罗添发 发表于 2014-2-25 17:33

我关注到龙老师还是在九届国展的时候,自那以后,我都喜欢收集他的资料,如购买他的创作视频,“龙开胜书法字帖”等,还有曾在书法报发表的书法创作注重雅俗共赏的文章,对我受益匪浅。
龙老师的作品如公孙大娘舞剑,流水行云,气息一贯始终,书风取法“二王”融合赵孟頫,气格旷达,沉雄洒脱,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真率、朴厚、开张的气象,笔法技巧丰富,线条圆厚,将碑帖融合发挥的淋漓尽致。
恳赐龙老师作品集一册以欣赏学习,不胜感谢!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西堤二路10号B404,邮编:516001,罗添发,手机13531702355

翰墨布衣 发表于 2014-2-26 10:29

{:1_277:}
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查看完整版本: 【笔触大唐】龙开胜书唐代诗文作品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赠书30册)独家视频和高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