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5 08:25

标题:《春晓》主题:描绘春天来临时的情景象,表达春天的美好、珍惜春光之情。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变苏体的丰腴为纤丽,变黄体的遒劲为柔美,以圆滑、舒展的笔画表现春天的自然妩媚。整幅书法无豪放、刚健、遒劲之笔,字字表现柔美清丽之态,充分表达春天的美好这一主题思想。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7 06:35


标题:《赤壁怀古》
书写:施政明
创作构思:全词开篇写景看,怀念古人,歌颂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在书法创作时,作者根据这一主题思想,采用遒劲豪放的笔画,筋骨浑厚,粗犷有力,充分表现了《赤壁怀古》的主题思想。

用豪放的笔墨书写豪放的诗文.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12 07:10

施政明:男,1961年生,浙江海宁人,斋号尖山卧石,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一九九四年,在当地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佟韦先生题展名,省市电视台相继作了报道。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14 09:39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3-9-14 09:53 编辑


标题:《龙》(75×75CM)主题: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选用行草书体,遒劲的书风,重墨粗笔,显示力度和豪气,突出表现“龙”的主题。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19 06:41

标题:《潮》(75×75CM)主题:河海涌水,亦指社会运动发展。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选用草书体,重墨枯笔相间,三点水上下向弧线排列,“朝”旁一笔到底,似浪似涌,豪放流畅,表现“潮”意。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24 07:51

标题:《识渊鱼之所乐,驾天马以同游》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选用行草书体,遒劲的书风,粗细相间,力显豪气,突出表现一种淡泊、简朴却又心胸开阔的思想境界。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9-26 07:44

标题:《秋鹰整翮当云霄,天马长鸣待驾驭》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选用行草书体,遒劲的书风,力显豪气,凸显“秋鹰”、“天马”的雄风,书体笔画与主题内容相统一。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10-2 06:54

标题:《鹰》(榜书:137×75CM)主题:鹰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选用草书体,先重后轻、先粗后细、先墨后枯,活画出鹰的雄姿,使书体笔画与主题相统一。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10-5 06:59

标题:厚德载物内容:厚德载物释义: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大地一样容纳百川。书写:施政明行笔基调:清新恬静创作构思:根据厚德载物的意思,采用行楷字体比较合适。以稳重的结构书写“厚德”,能体现品德的丰厚;“载”字高耸,以突出“载”的本意;“物”字欹斜,以运动状的笔画表示自然界中的万物。整幅书法凸现品德高尚之人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之意境和审美情感,体现主题思想和书体笔画相统一。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13-10-13 16:25

选择与自己书风相吻的主题内容书写时书法表现最美
         施政明
   书风是书法家情感通过文字线条外在显现所形成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与书法家的个性有关,而个性又决定书法家对书体的选择。

楷书、行书、草书无声地反映着不同的情感。在人们的意念中,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所以,楷书给人以庄严、稳重感;行草书给人以活泼、飘逸感。相应的笔画也是有感情的。粗浓滞凝的笔画给人以厚实、稳重的感觉,细淡柔软的笔画给人以单薄、飘动的感觉。我们评价书法时所说的恬淡、自然、天真,遒劲、雄浑、古朴等等,皆为书法笔画的情感表现。
   文字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的文字代表着喜、怒、哀、乐的感情。古诗《江南》,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怒心情。《秋浦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为什么政府机关的匾额都要用正楷来写,而不用草书,正是因为符合人们庄重、庄严情感的需要,而楷书所具有的风格和情感正是体现了庄重和庄严,文字与书风得到了完美的碰撞和共鸣!如果王羲之用粗重的颜体写《兰亭序》,颜真卿用秀美流畅的王羲之(写《兰亭序》时)之笔写《祭侄稿》,能得到大家的赞美吗?当然不能。
   书法家通过文字线条甚至飞白留白泄泻情感。观众从文字线条甚至飞白留白中窥视到书法家的情感。喜、怒、哀、乐,刚、柔、狂、敛都能从文字线条甚至飞白留白中体现。但是,如果脱离了文字内容的思想,片面地从文字线条甚至飞白留白中去寻找这种情感,这一定是残缺不全的,是不完美的。只有文字内容思想情感与文字线条甚至飞白留白所寄托的情感相一致,观众才真正得到了情感的碰撞和共鸣!
   诗人创作符合自己诗风的诗,才能成为好诗,画家创作符合自己画风的画,才能成为好画,书家创作符合自己书风的书法,才能成为好书法。笔者认为,一个演员只能演符合自己个性、素养的角色,才能尽情表达情感;如果演其他角色,即使对自己个性、素养的外在上努力转换,并进行生活体验,但也不会演得最好,除非其本身就是潜在这类个性、素养和情感的人。学会了一种或几种书写体,这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写字本领,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只有形成了书风,并且选择与自己书风相吻的内容进行创作,书法才能表现致极,书法艺术才能得以最完美的体现。
   目前,中国书法艺术始终停留在继承传统上,鲜有创新发展,难以有效突破。笔者认为,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高,书家选择与自己书风相吻的主题内容创作书法作品,实现书法内容、行笔、审美情感的完美结合,即主题思想相统一,这或将引领当代书法艺术走上辉煌的发展之路。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施政明主题书法思想艺术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