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变革已经到来
中国书法的变革已经到来 施政明 近几百年来,书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临帖还都是欧、颜、柳、赵,评价的标准还是“笔笔有来历”,连书写的内容也还是唐诗宋词。书法的目的、性质、形态、评价等等都沿袭过去,一陈不变。书法从头到尾、从内而外,完完全全是过去的书法。这也造成了当前书法水平楷书不如唐,行草不及明清,隶篆赶不上秦汉的尴尬局面。那么,为什么近几百年来,书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发展?一是由于文字一直以来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以文字为基础的书法艺术便成了少数人的闲情逸致,所以,缺少群众基础就是缺少书法发展的动力。二是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文字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是齐头并进的,所以,书法艺术在文字书写规则之间徘徊,书法更多的表现为文字笔画的规范性,局限于笔画的书写上,没有脱胎成为蕴含情感审美的文字线条艺术。 “书法是运用文字笔画表现具有审美形象、思想和情感的书写艺术。”它包括了三层意思:一是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是符合文字的结构特点,符合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及篆书等书写特征,一切脱离文字的形式都不是书法;二是一篇文、一段话、一组词,甚至一个字都需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字是苍白的、空洞的,没有内涵,没有审美艺术性;三是要充分体现情感需要,即书法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文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书体笔画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几乎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对常用汉字都能识会写,而且,在我们周围,高中生、大学生比比皆是。同时,中国汉字发展至今也基本完善。今天,书法的发展已是万事俱备、水到渠成。但是,在墨守成规的书法艺术领域,即使有觉知者对书法的发展呼唤呐喊,也奈何不了这种思想的痼疾。虽然出现过类似现代书法的探索,并热闹了一阵子,但它只是一种不同视觉的尝试,而并非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承继。也曾出现过类似“广西现象”书法创新,但它启发大家的仅仅是包装意识,并非是中国书法艺术刻骨铭心的沉淀。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不禁要问:书法还要不要发展,书法还能不能发展,书法怎样发展?其实,大家都懂得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要发展,发展是无止境的,书法也不例外。书法发展只是迟早的事。书法的发展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然而,我们面对似乎是山穷水尽的书法,如何披荆斩棘开劈出一条既有群众基础,又能表现书法真谛的发展道路?从书法历史纵向角度来探究,从艺术的横向来比照,从审美的艺术性来分析,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大众基础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老百姓看不懂书法,不是书法高雅不俗,而是书法艺术长期病垢的表现。书法艺术一定要让群众化较少的时间就能初步看懂书法,而且越看越想看,越看越要看。其次,中国汉字是世界上特有的具有形象意义的文字,这是我们伟大、悠久、丰富、灿烂的国宝,书法艺术应该运用、提炼、深化、表现中国汉字的这种文化与魅力。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笔者发现,如果把文字思想意义与书写笔画形式结合起来创作书法,前景广阔深远。内容思想、笔画形象、情感(审美)融为一体,能呈现更亮丽的艺术风光。倡导内容思想、笔画形象、情感(审美)融为一体的书法创作,能形成活的书法,有血的书法,有生命力的书法。这样的书法比传统上了一个层次——既继承了传统,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完善。这样的书法形象更具体,意义更深刻,思想更完美。这样的书法,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而且老百姓在书法作品前能驻足沉思、愉悦叫好。倡导内容思想、笔画形象、情感(审美)融为一体,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笔画的寓意与文字思想意义基本一致,即厚重的笔画书写壮重的、凝重的、悲愤的文字,如颜真卿的《祭侄稿》;轻快的笔画书写美丽的、欢快的、轻松的文字,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魏体书法有着雄强峻厚的特点,可以书写边塞等体现英勇斗争、顽强不屈的诗词文赋等等。其次,汉字笔画有着丰富的形象。卫夫人《笔阵图》形容笔画惟妙惟肖: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似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似崩浪雷奔;横折弯钩如劲弩筋节。宋曹《书法约言》说:“楷法如快马斫阵,不可令滞行,如坐卧行立,各极其致。草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来不可止,去不可遏。”这就是说,笔画显现丰富的形象,生动而有趣。如果我们不局限于卫夫人、宋曹所说的形象,只要想到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书法呈现的形象是非常非常的丰富。这也就是中国汉文字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在书法创作时要竭尽全力挖掘它,让书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美!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普及,汉字识字人数的空前之大,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社会的和平安定更是给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国书法艺术只有创新、完善和发展,才是真正的出路。中国书法的变革已经到来!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8-10-10 16:44 编辑《早发白帝城》
书法情感基调:豪情欢悦(感情基调——喜)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洋溢豪情和欢悦。
书法以“喜则气和而字舒”为创作情感依据,采用豪爽欢悦的书风,突出本诗豪情欢悦的情感。首词“朝辞”结体豪爽舒展,笔画劲健圆转,为全篇定下豪情欢悦的基调。全诗字体结构舒展,笔画圆润流畅,笔墨欢快跳跃,寓意作者遇赦的喜悦。“轻舟”草书连笔书写,寓意顺水行舟的轻快,衬托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书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相统一,凸显中国书法高度有意义的艺术魅力。
书写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国书法的变革已经到来
------------------------------------------------------把家字去掉,已有之家改名博硕,催生博硕。{:1_244:} {:1_277:} 回复 3# 寒巢___寒石
谢谢关注{:1_226:} 回复 4# 黄晓丹
谢谢您的支持{:1_226:}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8-10-10 16:46 编辑
《满江红•怒发冲冠》诗句书法情感基调:怒忿强劲(感情基调——怒)书法以“怒则气粗而字险”为创作情感依据。首字“怒”厚重、粗犷、欹斜,塑造出“怒”之形象。“冲”字最后竖画斜势出锋,表现“怒发冲冠”之强烈。“抬”和“仰”采取仰势结构,意象鲜明。“激烈”两字草书体书写,凸显“激烈”的意境,特别是最后一笔粗犷出锋,增强了“激烈”的程度。整幅书法字体或左倾,或右欹,字字险劲,充分体现“怒则气粗而字险”。运笔时而顿挫,犹如怒火在胸中燃烧;时而疾走,表示雪耻若渴。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词句的意义。书写内容: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
(2)
(3)
标题:鸢飞鱼跃释义: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作者:施政明创作构思:1.作品(1)用行楷书写,字体采用较厚重的颜体,结构端正,笔画分明,给人以稳重舒健之感;2.作品(2)用行书书写,连笔自然,欹侧有度,“鱼”、“跃”两字动感鲜明;3.作品(3)用草书书写,笔画简练,笔调明快,欹侧自然,“鸢”、“飞”两字有飘逸飞翔之形象,“鱼”、“跃”两字呈现欢跳、飞跃之意象,凸现“鸢飞鱼跃”的意境和审美情感。评阅:结合书写内容和审美情感,结合书写内容和审美情感,作品(3)书体、行笔、情感都符合题意,凸现意象意境美,具有书法艺术审美价值。而作品(1)不符合书写内容和审美情感需要,缺少文字内容所需要的意境,只是一般的书写,属于一般的文字符号。虽具有实用性,但不具有与内容思想一致的表现审美价值的书法艺术。作品(2)有意象意境美,书体、行笔、情感接近题意,但没有作品(3)鲜明。创作宗旨:倡导书写内容、形式(行笔书风)、情感(审美)融为一体,承继发展中国书法艺术,实现书法艺术大众化。创作感想★感想一:既然笔画粗细、厚薄,书写重轻、快慢以及结构的欹正,不同的书体等等都具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为什么我们不再深入一步与文字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呢?★感想二:为什么政府机关的匾额都要用正楷来写,而不用草书?正是因为符合人们庄重、庄严情感的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如果王羲之用粗重的颜体写《兰亭序》,颜真卿用秀美流畅的王羲之(写《兰亭序》时)之笔写《祭侄稿》,能有今天这样的效果吗?不能,决不可能!所以,书写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笔画或书风适合哪些内容。笔画或书风与内容一定要相适应,才能真正写出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情感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作品观众才能看得懂,观众与作者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感想三:学会了一种或几种书写体,这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写字本领,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即使我们写得再好,再完美,还只是字,没有上升到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情感的艺术高度。书写内容、形式(行笔书风)、情感(审美)融为一体,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书法作品。承继发展中国书法艺术,实现书法艺术大众化。★感想四:我们的身体虽然呈现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思想却还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我们的双腿虽然早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的双手却在前人的脚下捣鼓摸索,双眼在前人的脚下寻觅折腾。我们必须该换个眼光,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既承继前人,又创新发展,让前人创造的汉文字放出绚丽的光彩。
★感想五:不企求人人都是书法家,但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得懂书法,并能驻足沉思、品味愉悦,从书法中得到美的熏陶。 创作联想:如果将书法与演戏作比,那么,书法(包括书写者)就是演员,书写技巧就是演技,书写形式就是无声的语言。然而,演员语言大有讲究:山村老妪、大学教授、干部、小学生的语言各不相同,演得好不好,且要看语言符不符合其身份。而书写形式却是一笼统: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妪却有一口大学教授、干部的语言;大学教授却满口是小学生的语言……书法审美已经告诉我们,书体、笔画能表现丰富的情感,而书法现状却是一种书体、一种书风、一种笔画什么样的诗词文赋都能写,造成书写形式与文字内容牛头不对马嘴,这就是书法发展中不成熟的表现!现在已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中国书法必须变革!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8-10-10 16:47 编辑
《古从军行》诗句 书法情感基调:忧郁悲哀(感情基调——哀)书法创作选用了其中的两句诗“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句诗表现出了战争给戍边战士所带来的痛苦悲哀。一般说来,人在哀伤时呈现蜷缩之态,书法以此为结构造型。笔画臃肿,甚至笔画与笔画已堆积凝结在一起,仿佛喘不过气来,“哀”之形象跃然纸上。书法以“哀则气郁而字敛”为创作情感依据,在笔画和结构上以收敛为主,在章法上采用横幅以增加压抑感,塑造“哀”之形象,充分表现诗文的内涵意义。书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相统一。书写内容: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