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yumin 发表于 2005-2-6 12:18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看不见!

qutaishan 发表于 2005-2-15 22:45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盼望多发些!

csdhz 发表于 2005-2-16 11:52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真得太感谢了

狂草王 发表于 2005-2-16 13:18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这个贴子最后由汉唐书道在 2005/02/16 01:19pm 第 1 次编辑]

研究行书的贯气方法有二:
一种是以形求势,即通过分析前人的作品并从中摸索出其中内部的各种规律。
另一种是因势生形,即在熟练掌握前人各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于规律中获得自由(在书法术语中谓之“得势“)从而达到一种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境界。
前者是剖析法,后者是创作法,通过剖析,可以增強初学者对笔势的理解,只有理解后,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掌握笔势,一旦得势,则形体随之,无不如意,此時便可进入创作阶段,正如康有为<广艺舟双辑>所谓:“古人论书,以势为先。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当其落笔之前,覃思运意,时觉手心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时,则随意经营,迎机而导,愈引愈长,愈变愈奇,形随势生,笔态横出,血脉所注,精气所聚,奔赴腕下,如太虚之云,悠然而来,似大江之波,浩然而逝。况字如水火,本无定形,凡字得势则传。固故前人作书,无不以势为尚。
朱履贞<书学捷要>中说:“运笔又须挹其气象,随其所寓,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可见“势”是书法艺术中的“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共同美”。不善学者,徒求其形,不悟其理;善学者,以形求法,以法推理,若仅在点画形似上论气势,则恐非善学者所宜。(待续)

d168 发表于 2005-2-17 10:59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Thanks for sharing

杨致 发表于 2005-2-18 16:27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看不见

dufu9469 发表于 2005-2-20 13:17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看不见

lgh9009 发表于 2005-2-22 20:09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kk

xl27 发表于 2005-3-4 22:41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好东西

liuyux 发表于 2005-3-5 14:12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

very good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小晴<行书基础知识>第四章 谈谈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