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评永禅师
夜来读赵子昂帖,感觉赵氏与永禅师虽同是继承右军衣钵者,然而赵子昂甚得右军风味,永禅师长于经营单个字之用笔结体,字与字间则无行气贯通之,不类右军。永禅师之迹,惟千字文两种耳,管中窥豹或有不当也。
妄评永禅师
02妄评永禅师
不能“妄评”,也不需要“妄评”。妄评永禅师
总不能说“批评”吧?这是对前人的一点小小敬意。妄评永禅师
我懂你的意思。不过我说的是实的,你说的是虚的罢了。妄评永禅师
呵呵老狂看来两者都未得笔
即:未拥有个性化的笔法!
这才是右军的精髓,及对书史的意义!
妄评永禅师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4/01/05 04:08pm 发表的内容:呵呵
老狂看来两者都未得笔
即:未拥有个性化的笔法!
这才是右军的精髓,及对书史的意义!
有启发,正在努力。
妄评永禅师
有了个性化笔法就不能归入右军传人之例喽——像王铎妄评永禅师
此类话题很好!浅谈个人几点思考:
一、其真书价值胜于草书。对于理解写经作品以及初唐楷书的形成不无益处,抑或是楷书创作的另一种启示?
二、墨迹千字文是否代表了禅师书艺的最高境界?苏轼、米芾、何绍基对禅师作品均有较高评价,是指千字文还是另有他作?其实千字文这种书法范本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限制了书家个性的发挥。
三、当人们津津乐道其:“登楼40余年不下”、“退笔冢”和“铁门槛”时,反观其遗世之作,是否给我们另一种思考?
四、如何“妄评”?是隋人墨迹?僧人作品?还是王羲之七世孙的书法?
妄评永禅师
隋炀帝尝谓:“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时人间相互知底细,且皇上不用遮拦,观永禅师书
我以为此言不虚。而右军书本以筋骨胜,得其肉则
得其皮毛。可见永禅师确未得其祖用笔真谛!也难
怪张怀瑾在其《书估》中将禅师书列为第五等,以
为可敌右军草书四分之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