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6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2-6-20 13:14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心正   人正   字正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发言



                        成再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白水县老年书画学会副会长)
   

  我有幸出席今天杨陌先生《漫斋心墨》书法专集出版座谈会,心里特别高兴和快乐。沈鹏先生题书名,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十分够档次。白水书画人才济济,也有不少人出书,杨陌这很亮丽,我们大家都为他是白水人而骄傲。
  算起来杨陌从军有20多年,是个老兵,作为过去当过他的老师,深深感觉到北京好、部队好,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铸造了新一代青年书法家杨陌。回首他的青少年时期,我当时负责全县美术书法辅导工作,他好学、多思、爱笑、美丽,关于未来我们师生俩谈及最多。他在部队常给我来信,寄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毛笔小品,寄来孙过庭《书谱》和王羲之《十七帖》,还寄来谢德萍先生《风华正茂》书法作品,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点评我写的《兰亭序》粗作等。他太关心家乡,太关心家乡这一大群书画朋友了。
  大家晓得,白水自古以来文化气息浓厚,山美水美人也美。西安易俗社在白水呆过,西安美院农场呆了七八年,西北政法学院也呆过。过去我们文化局文化馆、俱乐部经常把省美协、省艺术馆、地区艺术馆,户县、合阳等兄弟县市的作品和名人,请来白水讲课,刘文西、钟明善、李世南、萧焕等著名艺术家也来过。县里展览颇多,展品中有全国少年儿童的名作,如上过中央电视台、长春师大附小六岁作者赫幼明《振兴中华》大幅楷书作品等。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年少的杨陌品学兼优,很得各位老师的爱护。杨陌也很勇敢,自己去西安碑林参观学习,给日本友人寄书画作品。在以后的这十多年,他从部队回家常给县职中美术班、白水少年书法学校讲课。我们大家时时关注他的进步,他参加全国、全军书展,特别是参加了沈鹏书法工作室的攻读等等。我早已退休多年,他不忘这个过去曾当过的老师,还常常发短信问候,每年回来见见面,一如继往,全面联系各界朋友,重友情,特别是孝敬父母,他真是心正、人正、字正,字如其人。送给我的这本书,我要好好读,虽说我是画画的,自己也爱书法。他的字传统味浓,道法自然,不怪、不做作、不外表、不装腔作势,不像有的人写的字狐假虎威,这些都是他心里真善美的体现。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似乎是看着他长大的,把“天道酬勤”和“学海无涯”八个字送给他,就再好不过了,仍然祝他刻苦学书,谦和为人,永攀书法艺术的高峰,为社会、为人民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书法艺术作品。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6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03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春来陌上杨柳新
                  ——写在杨陌《漫斋心墨》发行仪式上


                              曹泉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杨陌与我交往已有十多年,我长他好几岁,因我教了多年的书,他称呼我“老师”。实际上师徒的名份八竿子打不着,对我的尊称,是源于他的谦厚。因为有书法这一共同的癖好,性格志趣相投,多年来便联系得较频繁。首先是他每次回来,都邀我小酌于酒桌,满足我的口福之欲。其次便是来自于所有节日的短信问候。他发得多,我回的少。他的细心与我的粗疏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会心的默契。
  他当兵出身,部队的性质属于“御林军”,常能出入于“内府”,见多识广,圈子里都是当今书坛重量级的“腕儿”,我倒是从他那里长了好多见识。
  在书法圈,他出道早,十几岁杨陌的名字就上了县志。到京城后,如蛟龙入海,他应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除此之外,当然与他的天赋和勤奋分不开。凡是能成大器的人,学识都不会单一,凡是聪明的人,学识也不可能单一。凡是有灵性的人,对所有的东西都必有自己的见解,有灵性也就会有悟性,有悟性方能洞彻某一学问的深蕴。聪明的人兴趣广,接受力强,有灵性的人,目有所触,心必有所悟,往往不师自能。杨陌学历不高,但比齐白石强得多。由于他的识见和聪明,他对书法的理解以及对笔墨的把控能力,远远超过了一些有学无才的大家。
  试观他的作品,无论是章法的处理,拟或笔墨的运用,再到字形的腾挪擒纵,无不将个人的聪明与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传统经典,深解其理,有继承,也善于创新。他真草隶篆无所不涉。所以笔底能做到万毫齐发,收放自如。加之京城的人脉地气,更是滋养了他作品雄奇霸悍的廊庙气象。
  杨陌的书法之路,是一步步稳健地踩踏出来的。他能成功,是一种必然。《漫斋心墨》问世,对他来说,是鞭策,是诠释,更是里程碑。荣宝斋的版本,沈鹏的题签,胡抗美、曾来德的序言,足以把他推到“皇门重袭,君临四海”的辉煌巅峰。
  我个人一生除书法外,另一个嗜好是藏书,藏书的第一大要求是版本,而我平时对版本挑剔到了特别刻薄的程度。就像一个文人无法容忍满嘴喷粪的乡野鄙夫一样。《漫斋心墨》温雅庄重,试想,凭荣宝斋的眼力,沈鹏的人品,断然不可能在瓦釜上镶金嵌玉。妙才骋技,宜本其实,杨陌万马军中能取其上将,乘力致功,这是常山赵子龙的本领。
  我爱这样的版本,我更爱杨陌,因爱其人而宝其书,清夜密赏,心向往之。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6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06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苦练出成果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发言


                         鱼君明(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白水县老年书画学会副会长)


  我初识杨陌(原名杨永孝)是1982年后季。当时他就读于白水县北井头初中一年级,时年13岁。每逢节假日,他只身步行到白水县城我的“刻章部”,眼前我竟然被一个眉清目秀,干练而活泼的少年所吸引,这可能是缘分吧!我喜欢他、爱他,他也喜欢我、尊敬我,就这样在爱的互动下,我俩结成30载忘年之交的书法朋友。
  昔日,每当杨陌到来时,他都恭敬地问:“鱼老师,您忙着哩?”我答:“不忙。”当他提及整天想着写字,我知道他的个别学科成绩还不够理想,但他在师生心目中仍然不失为一名好学生,因为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时包揽了全校的黑板报。我曾给他说:“练字要选帖,爱什么帖,就照什么字帖写,熟能生巧,基本笔划是关键。求其形,而取其质。”每当他的习作展现在我眼前,确实非同寻常。现在想来,我只能用“天赋”二字来解释杨陌。毕业后,一个忠厚、诚信且有专长的孩子被白水县北井头乡政府招收为打字员。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成天沉浸在大量的刻版和书写之中,想起来对一个孩子而言,是苦难磨练了他,使他掌握了书法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他能尽职尽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悟出了基本功的重要,他几年的付出初见成效。作为蒙师,责无旁贷,兴趣之时,治印促之。小小年纪便成为白水县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1985年荣获全国少儿大字比赛奖后,日本朋友为其索书。当他被《白水县志》入编榜书《西岳》二字,对一个少年来讲谈何容易,能外乎他的勤学苦练,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悟性有机地结合吗?由于成绩斐然,1987年被北京部队破格录取。他锲而不舍地提炼、探索,再提炼。从1990年至今,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奖,为自己树立了亮点,为家乡增添了光彩。
  纵观杨陌殿堂之作,传统大气,诣深书精,不外乎根深叶茂。他的作品中蕴藏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在,更能彰显出“法而不法”地探寻中国书法为大众服务的新路子。正是这样,社会方能认可,人们也就欢迎,在发展的过程中,更能做大、做强。
  谨以此语勉励我的忘年交杨陌先生,再造辉煌!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6

本帖最后由 邢秀山 于 2012-6-20 13:16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养眼   养心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发言                                       


田玉民(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仓颉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首先,对《漫斋心墨》书法集出版发行,向作者杨陌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贺!   
         其次,今天能够荣幸受邀参加这个座谈会,在学习欣赏杨陌先生书法集的同时,并就自己最为关心、关注和喜欢的中国书法艺术这个话题,来和各位领导、大家以及同道们研讨交流,聆听高见,感到非常高兴。为此,谢谢主办会议的渭南市文联、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以及杨陌先生本人!
         今天,赏读杨陌先生书法集《漫斋心墨》,启发很大,感想很多,想说的话也很多,但由于会议时间所限,我只简单谈两点体会:
  一、杨陌,人不错。
  古人有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现如今,我们也常说一句话:“做事先做人。”引伸到书法话题上就变成“学书先做人。”我感觉,我所认识的杨陌,以及通过今天座谈会,使我更加深层次认识的杨陌,就是一个成功做人的典范,否则,他大概也很难在事业上,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其一,杨陌是个大孝子。他家有老父亲健在,每年为此从北京千里迢迢回白水的次数甚至比我们一些人从白水城几里路、几十里路回乡下的次数还要多。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格品德之根基、之源泉。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的基本道理都做不到,何谈对国家之忠,对人民之爱,对朋友之仁?
  其二,杨陌是个白水赤子。他虽身在北京,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家乡的文化建设,特别是作为仓颉故里这一特殊历史文化地理之乡的书法艺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他不但尽可能地积极参加家乡的书画艺术活动,还充分利用自己在京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奔走,联络沟通,介绍白水,宣传白水,为白水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出力献策。这一点,凡家乡的书画人皆有目共睹,非常感动。
  其三,杨陌诚实、善良、谦虚、热情,具备了一个成功书法家最为难能可贵的人格品质。而这一点也正可能就是他通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否则,他不会遇到那么多的好老师,也不会拥有这么多的好朋友。即便是在他业已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今天,他仍然能时刻保持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不恃才傲物,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不拉名家架子,不使名家性子,不耍名家脾气,如此等等。仅此一点,我觉得他就值得我等在座的无分年长的、年幼的、搞书画的或不搞书画的,都来好好向他学习。同时,也值得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大腕”好好深思。
  二、杨陌,是一个称职的、优秀的、前途无量的书法家。
         说称职、优秀,杨陌现在是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的他应该当之无愧。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书法艺术水平,经过他少年时期,特别是参军入伍至今整整一个青年时期,前后计约30年的孜孜以求和不懈努力,加上在北京工作的条件、机遇等难得的客观因素,其足迹一路踏来,目前已实实在在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巅峰时期。观赏杨陌书法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是一个诸体皆能、全面发展的书法家。他的楷书风格多变,书路宽阔;行书灵动自如,恬静秀美,如少女婷婷玉立;他的章草于继承中大胆创新,既古朴厚重,又气象万千;他最上手的狂草书法,洒脱豪放,笔势俊逸,一泄千里,气魄雄浑;还有他的隶、篆笔意,熔古铸今,妙趣天成。观杨陌作品给我的第二个感觉就是,他作书取法乎上,师古不泥,功力扎实,挥洒自然,完全达到了心手双忘,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总而言之,看杨陌作品的最大感受就是四个字:养眼、养心。   
         在我看来,杨陌这本《漫斋心墨》书法集的面世,其实仅仅应该只是他艺术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小小的梳理和小结。杨陌今年才四十岁出头,再过20年才能到我这个年纪。因此,他的人生道路还长,他的书法艺术道路还长。以今天为起点再次出发,20年后,他在书法艺术上又将到达一个怎样的高度?他还会创造出怎样更加惊人的业绩?我们虽不可妄断,但可以期待。   
         谢谢大家!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6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16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热爱成就未来
      ——贺杨陌先生《漫斋心墨》出版


                王世军(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仓颉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在京老乡杨陌将新出版的书法集《漫斋心墨》送我一本,大概是我们俩同龄人,而且有着同样的对书法偏爱的缘故吧。我一口气翻阅了整整两个小时。三句话便涌上心头。
  一句话叫“美不美,家乡的水;亲不亲,故乡的人”。杨陌生于家乡白水县,这儿是著名的“文祖仓颉故里、中国苹果之乡”,由于文字祖师——仓颉,生于斯、创造于斯、葬于斯,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长在这块黄土地的人。县土地面积小,人口也不多,但崇尚文化,勇于创新的精神长存。近多年来个人出书就达成千册,各种文学艺术协会组织就达十来个,而且拥有中、省、市会员级别的就成百人,仅书画组织就有三家。杨陌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从一个农村娃,自学成才,一步一步地奋斗到京城,从县书协会员奋斗到中国书协会员,实乃家乡之荣。因为他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挚爱书法。
  另一句话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熟悉杨陌,从小就爱写字,曾荣获全国少儿书法大赛奖,当年一幅“西岳”大榜书,已永久地记录在县志里,农家孩子那种特有的执着,经常临池不缀的“狠劲”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直到他每次从北京回来的交流,我发现他对书法下了真功夫。因为,他在书法这块田地里勤耕细作,出力流汗,得到今天的收获是一种必然。
  第三句话叫“山窝窝也能飞出金凤凰”。家乡白水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无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没有重要的国省道,是个典型的山窝窝。然而,十来岁之前未出过这个山窝窝的杨陌凭着一股对书法艺术的挚爱,立志高远,勤学善悟,持之以恒,终有所成,北京荣宝斋出版的《漫斋心墨》,这可能不是杨陌的第一个集子,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集子。因为这个“金凤凰”正值青壮年,一定会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请杨陌先生斧正。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7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24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杨陌先生《漫斋心墨》隆重面世


                                                    于存录(首届渭南市政协委员、原白水县文化局副局长)
        
                                                                     首都军营二十春,勤奋执毫成一家。
                                                                     今拓巨著回故里,气壮山河人惊煞。
                                                                     一方白纸天地大,奇峰秀峻韵味佳。
                                                                     抽丝拉筋见功力,墨迹欲动笔生华。
                                                                     无愧仓邑一独秀,墨海蛟龙跃天下。
            

                                                                        乡    情

                        手捧心墨话杨陌,茫茫漫步写岁月。昔日少年见灵气,再度军营苦蹉跎。
                        浓淡干湿终飘逸,雅风豪气翰墨作。峻岭起伏欲翻浪,横刀立马劈山岳。
                        墨海今日一蛟龙,树帜京华曾几何。国展多次显光彩,群雄举指吟赞歌。
                        仓颉后生师先古,北国才子风光多。故里激越情不尽,乡音涛涛若江河。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7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28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有味道有感染力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发言


                                    赵景民(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白水县书法协会副主席)


  杨陌先生《漫斋心墨》书法集的出版问世,是书法界的一件盛事、喜事,可庆、可贺,细细品读,使人感到有味道、有感染力。
  从他的《楷书毛泽东词三首斗方》中不难看出,他楷书功力深厚,整篇字看起来密密麻麻,但给人以乱石铺路、闲散活泼、自然有趣之感,小字有大气象。既存高古的气息,又反映出作者极强的创新意识。一个《好大王碑》让他给临活了,我认为,这是他临帖技巧的体现,从现象上看是作者在临帖,但实际上达到了好似创作的一种效果。最后我想谈一谈杨陌的草书,杨陌的草书豪放大气、质朴自然,这与他本人的心性气质不无关系,他在用笔上把方与圆、正与侧、顺与逆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墨法上干湿浓淡表现自然,有诗情画意。章草显得沉稳、幽雅且富有变化。今草因取法张旭、王铎、傅山,气势磅礴,奔放不羁,连绵飞动,行若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漫斋心墨》既记述了杨陌先生学习书法的艰难历程,也总结了杨陌先生在书法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又对我们书道同仁们是一个启迪、鞭策和鼓舞。望杨陌先生在浩瀚的书法海洋里继续搏击,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7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33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诚朴谦和说杨陌


                                     王孝文(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仓颉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杨陌书法集《漫斋心墨》的出版和发行使我们白水乡党感到高兴,感到欣慰。特别是那些熟悉他的书画同仁,更是欣喜万分,奔走相告。大家都为这个仓颉故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这个从黄土地里走出去的年轻书法家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赞叹不已。
  这个年届不惑的青年人,虽然在书坛纵横二十多个春秋,已取得了令人羡慕的艺术成就,但他最令人敬佩和折服的地方,是他没有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而高高在上。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白水儿女的正直良知和深厚感情,一个农民儿子的质朴和纯厚。他始终能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白水青山,他始终以平凡的心境,谦和的姿态,深深的情谊,对待着每一位乡亲父老,对待着他的小伙伴、小同窗,对待着家乡的书画事业,帮扶着家乡一切有求的人,尤其是书画同仁。
  我知道杨陌的名声已是多年前的事了,而我认识杨陌才几年时间。这几年的相识,便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是我众多忘年交中最成熟、最富有人情味,也是最谦和的一位青年。
  大概是2009年正月,他的母亲病故,他托人请我撰些悼念文章。我怀着同情之心,也怀着见识这位书坛新秀的期望到了他家。在迎接的亲属中,我似乎没有见到书法家杨陌,而是见到一位满身皓素,满眼含泪,悲切和蔼的孝子,这和农村一般孝子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刚从北京回来的杨陌。他饱含深情地向我述说母亲的往事,有泣有诉,不时拭泪。他动情地述说,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使我了解到杨陌有这么一位饱经坎坷,慈祥贤惠的母亲,我也似乎明白了杨陌之所以从小就醒事,就颖悟,年轻轻就在事业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委。基于这种感情和氛围,使我产生了撰文的激情和灵感,几乎是一气完成了给杨母的葬仪文。由此,交上了这位年轻的朋友,往来不绝,情谊日密。
  我的朋友遍及各地,而北京更是乡党朋友云集的地方。但唯有杨陌能经常惦记在偏远的家乡,还有这么一位年过古稀的朋友。几乎每次回家,都要请我,由他作东,聚谈一番。每逢节日,不是电话问候,就是短信发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尽管很简单,一般人却是做不到的。
  杨陌虽以书法饮誉京华,但他对乡亲、邻里、同学、老师,从没以名人自居。一回到家乡,就忙着访亲会友,询情叙旧,使大家都感到那么谦和,那么融洽,那么自然,那么亲切。
  白水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县,却有很多事须到北京求助解决。据我所知,凡去北京的乡党无论生熟,也无论公私,只要有求于杨陌,他都会放下手头的紧事,全力以赴,诚心诚意,为乡党提供帮助,为亲朋分担忧虑。为了故乡的事,他不仅牺牲宝贵的创作时间,而且尽力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社会资源。好多人走后留给他的是一摊招待费和一堆还不清的人情债,即使如此,他仍毫无怨言,乐此不疲。
  我对书画是一个外行爱好者,但我知道杨陌的书法艺术在社会上还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因为,很多同乡出外办事,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听说杨陌是你们白水人,能搞到一幅杨陌的作品吗?”往往,杨陌的作品一送到手,气氛就缓和了,话也投机了,所求的事成功的成份就会增加。于是亲朋邻里之间要求他作品的人络绎不绝。对于润格不菲的杨陌书作,大部分都是白送。尽管如此,杨陌能体贴乡党的心情,能以最大的可能去满足乡党的要求。
  近年,白水的文化事业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仅书画组织就有好多家。经常搞这样或那样的书展、画展,而每次都希望有杨陌的作品来为展出增添光彩。所以,好些组织都向他发出邀请,请他任顾问或任名誉院长。凡有展出都请他出作品,面对家乡人们的殷切要求,杨陌尽管很忙,但仍尽量给予支持和帮助。常还不远千里,返乡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所以有人说,几年来,杨陌对家乡文化事业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学艺先学人,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杨陌成功之处,首先是他高尚的人品,以高尚的人品作为书法艺术的精神支柱。诚朴谦和,是杨陌人格的写照。杨陌把自己的精神世界融汇到书法艺术之中,使人们透过书法艺术,看到了书法家的精神境界,而以精神境界获得了书法上的空前成功,也以精神境界获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我爱杨陌的书法作品,我更爱杨陌的人品。我相信,在这个人品的导航下,艺无止境,杨陌的书法艺术会有更大的发展,会攀登更高的艺术峰巅。

                                 贺杨陌《漫斋心墨》出版

                           格调高雅荣宝斋,精美巨著京华来。仓颉后裔泼墨处,书坛少年展俊才。
                           雄文生根黄土地,健笔泄玉白云裁。故乡发行群英会,引得老翁诗兴开。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7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36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赠 杨 陌


                                             王俊荣(白水县文体广电局局长)

                                                                   漫斋苦求索,心墨写人生。
                                                                   勤苦出佳绩,谦和伴儒风。
                                                                   浓浓砚池趣,殷殷故土情。
                                                                   愿君更扬帆,艺海永攀登。

邢秀山 发表于 2012-6-19 14:58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19 19:39 编辑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
                      在陕西白水举行


            弘扬核心价值   唱响时代旋律


                           张百献(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渭南市文联党组书记)
   
  今天参加杨陌先生的书法座谈会非常高兴。白水县举办这个座谈会很有意义,既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又是对家乡游子的关爱与支持,也体现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也彰显了我们渭南书法界和谐共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刚才,大家都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既有对书艺的真知灼见,又有包含着对杨陌先生浓浓的情谊。可以说是一个学术的交流、情感的交流。
  借此机会,讲以下三点意见和大家共勉:
  一、文艺创作要弘扬核心价值,唱响时代旋律。
  文艺作品和文化作品是精神价值的主要呈现载体和传播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为此,我们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用生动鲜活的形式,丰富多彩的题材和个性化的艺术创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自觉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积极践行者。大家知道,才华不能决定作品的高度,思想才是感召人的力量,高尚的作品离不开高尚的精神和人格。只有努力提高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才能赋予作品深厚的思想和道德力量,才能奉献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二、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实现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根本途径。首先,要从立场和感情上真正融入人民,做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如果不能真正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产生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创作倾向,就会陷入“纯艺术”、“纯形式”的误区,一些昙花一现,速生速朽的作品,其失败就是没有把真情实感赋予人民。其次,要真正深入群众生活,从生活的宝藏中获得创作灵感和内容。再次,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总之,要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为文化创造的源泉。
  三、文艺创作要坚持紧跟时代,勇于创新。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文化领域一切进步的最根本原因和最鲜明标志。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日益增长。这种需要,不仅仅是单纯的数量需求,而是富有新意的文化创造。陈词滥调的反复咀嚼,复制式、同质化内容的批量生产供应都是缺乏创意的表现,都很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文化的创新力才是持续的文化生产力。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不断与时俱进,按照人民需求,创新艺术样式、艺术呈现和艺术表达,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创意新颖、品质厚重、人民满意、市场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满足和引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最后,祝杨陌先生书法创作的道路越走越宽,祝白水县文化事业大发展,人民更幸福,祝我们渭南早日建成文化强市,也祝各位领导、艺术家、朋友事业步步高、生活节节甜、心情天天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杨陌《漫斋心墨》出版座谈会在陕西白水举行